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议论文2014-09-05 14:43: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各种形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提高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学习重点和难点:寓言、故事类的审题学法指导1、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很多,审题时要注意灵活变通,不能僵化运用所学的方法。

2、要提高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需要不断地训练,多看看近年的高考题,了解审题要求。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认识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的特点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二、近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情况2010年:16套试题中有7道新材料作文。

2011年:17套试题中有10道新材料作文。

2012年:16套试题中有15道新材料作文。

从上面的数据变化看出,新材料作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到2012年甚至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看来新材料作文的考查已是大势所趋,应作为作文备考的重点。

三、高考体验思考一下下面的这道作文题如何审题,并总结一下审题的体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1、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涉及四个对象,但乌鸦是主要对象。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按照“何人—何事—何果”的方式将其中心内容梳理出来。

然后由果溯因,找到合适的写作角度。

何人:乌鸦何事:学老鹰抓羊何果:被牧羊人抓住何因:①盲目模仿②没有自知之明③一味好高骛远立意:①从自我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模仿;②人要有自知之明;③从自我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

2、也可以直接地从“牧羊人”和“孩子”的评价入手,理解材料,确定角度。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就是批评乌鸦脱离自我实际,盲目模仿,没有自知之明。

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啊!”乌鸦虽然失败了,但它也有可爱的一面,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勇气可嘉。

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1.整体性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意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抓住片言只语来做文章,尤其是那些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的作文题,否则很容易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的。

四清: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如果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

五、材料作文的类型从近年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来看,所提供的材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①一则寓言故事;②一个生活故事或新闻事实;③一句富含哲理或含义深刻的话;④一场就某一话题展开的讨论;⑤一首诗或一幅画;⑥多则材料……其中第一、二种比较多见。

一般来说,材料形式不同,审题的角度和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二课时一、寓言故事类的审题方法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所以寓言就是“寄托的话”。

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一个虚构的小故事里。

寓言的表现方式是由此及彼,借物喻人、借小喻大的手法,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和蕴含的深刻道理。

例题1: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难道不是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题2:2012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考:上述两道作文题怎样审题?【审题指导】这类材料的审题,关键是准确地理解故事的寓意或内容要义。

而准确地理解材料的寓意、要义的最好方法是:按照“何人—何事—何果”的方式将其中心内容梳理出来,然后由果溯因,即可找到合适的写作角度。

◆例题1的审题:何人: 哲学教授何事: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

结果:被一只青蛙驳得哑口无言原因:(1)理论与实践脱离;(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3)说话过于绝对。

立意:(1)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2)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3)看问题不能太过绝对;这道题也可以从青蛙的角度立意。

何物:一只青蛙何事:把哲学教授驳倒原因:(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立意:(1)要敢于质疑;(2)要敢于挑战权威。

◆例题2 的审题就不需要运用上述所讲的方法和步骤了,因为材料中有点明寓意的关键句:“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审题时主要任务是把这句话的含义琢磨透。

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我们不可或缺,却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比如父母的爱、老师或朋友的关心、他人的需要、道德修养、礼仪、纪律、责任、生存的环境、精神追求等。

二、课堂演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提示】这则材料也有关键句:评论家青蛙的感慨和思想家仙鹤的话,因此审题难度不是很大。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强调扬长避短,他看到了人才培养的规律,人才发展的规律。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比较全面地看问题,他看到了受教育者先天条件的制约,不盲目地模仿,不回避努力的因素。

同时,强调了兔子广泛地学习,多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生存本领。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既强调了奔跑的生存本领,同时又强调多发现、多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本领。

)从这两句话看出,故事谈及的是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的问题。

写作角度主要有以下三种:1、全面发展和发挥个人特长的辩证关系既要发挥优势,又要弥补缺漏,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2、从教育者的角度(野鸭的角度)看因材施教,发现特长,要从实际出发,要区别个性差异。

3、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兔子、松鼠等的角度)看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认清自我,张扬个性。

三、课外作业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从游客的角度(最佳角度)(游客是材料的主体,游客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为材料的主要矛盾。

)何人--游客何事--赶走老鹰,护送一只小海龟安全到海何果--信息错误,将有更多海龟被老鹰蚕食何因—好心办坏事立意:1.尊重规律,顺其自然。

2.爱有时也是伤害;3、要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避免好心办坏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