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居事迹材料李淑芹是居民代表,也是居民组长。
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了30年的时间,对整个居民小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都愿意和李淑芹亲近,在居民中威信很高。
平常她就爱为社区的事情奔走,帮助居委会收卫生费、参与社区的巡逻值班等等。
居民小组里遇到谁家有困难了,她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李淑芹主动在居民小组内搞卫生,从自家卫生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带动居民小组的住户爱护环境卫生。
同时,她还主动承担居民小组内的各种宣传工作,宣传动员居民们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
尤其是流动人口家庭,李淑芹也不疏忽,号召他们一道参与社区各种活动,增强了社区居委会的凝聚力量。
在一个小小的居民小组中,街坊邻里、社区居民通过李淑芹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同为了和谐、健康、美好的生活努力着,奋斗着。
李淑芹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生活中的她,尊老爱幼,心态阳光,主动承担全部家庭事务,李淑芹倡导一家人都崇尚科学,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同时,还爱护公共财物,关注街道的环境卫生与安全,经常主动向社区居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见到有人从后门出去没有把门锁上,她就主动在那里帮助看守;冬天下雪后,她立即带头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
李淑芹一家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诚实守信,非常注意维护邻里关系,与邻居之间始终保持友好和睦,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多次主动探望并热心鼓励生病的邻居。
邻居们都特别愿意与她交往谈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需要帮助,也会想到李淑芹。
在李淑芹的心里始终装着她身边的邻居。
王玉兰是李淑芹的邻居,十五年前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因为丈夫的因病瘫痪,使得一家原本幸福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所有的重担突然就压在了这个王玉兰这个女人的身上。
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虽然居委会一直对他们家进行帮扶,但光靠输血是救不活人的,王玉兰深知这一点,因此她白天出去到建筑工地打工,晚上回来照顾丈夫和孩子。
那时的建筑工地上没有大型机械,主要靠的就是劳动力,王玉兰和男人一样干着和泥、抬沙子、搬砖的活,她要干男人干的活才能挣到和他们一样的钱,因为全家都要靠她来养活啊。
生活的重担压的她几乎喘不过来气。
李淑芹看在眼里,痛在心中。
只要她一有时间就会去帮助王玉兰。
由于白天王玉兰出去打工不在家,孩子一般都吃不上饭,要吃也是凉饭,李淑芹知道此事以后便叫三个小孩来自己家吃饭,虽说没什么好吃的,但是终究吃的是热饭。
李淑芹见王玉兰的孩子都渐渐长大,仅她打工的收入是不能让孩子继续读书了,于是便主动找到王玉兰,给她出谋划策劝她在居民区里开个小卖铺。
但是王玉兰知道,自己多年来不仅没有什么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哪有什么钱来开小卖铺呀!李淑芹深知王玉兰的忧虑,便告诉她说自己已经和丈夫商量好了,可以把钱借给她,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还。
就这样在李淑芹夫妇的帮助下,王玉兰的小卖铺开张了,不仅方便了居民,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王玉兰家的生活困难。
如今王玉兰一说起自己的生活,都会流着眼泪对大家说我这辈子多亏遇上了李淑芹这个好邻居啊。
李淑芹对王玉兰无私的帮助全社区的老少有目共睹。
也正是有了这种帮助,才使王玉兰走出困境,迎接新的生活。
对王玉兰的帮助只是李淑芹乐善好助的一个缩影,她帮人助困的事迹社区里每个人都能说出那么几件。
2009年除夕前两天,富锦市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
风雪交加的腊月二十八那天上午,80多岁的独居老人赵淑娴老人本想起身上厕所,却不小心滑倒在雪地里。
老人试图爬起来,却因为路面很滑而没能站起来。
在寒冷的雪地里老人喘着粗气,鼻子被冻得通红,手脚不停地颤抖……李淑芹恰巧路过老人的家门口,见此情景,急忙来到老人身边,瘦弱的她吃力地背起了老人。
李淑芹送老人到家后,马上替老人擦洗冻僵的身子,换掉湿了的衣服,煮了滚烫的姜茶,细心地一勺一勺地喂入老人的口中。
那年春节,李淑芹的家里添了一口人,就是赵淑娴老人,她把因摔倒而伤了腿的老人接到自己家里过年。
赵叔娴老人每每提起这件事时,都是两眼饱含泪花的。
在节假日李淑芹还组织学生为老伤残军人王忠仁打扫院子、担水、劈柴、擦玻璃等活动,特别是节日期间,孤寡老人需要社会的帮助,她组织学生多次到肖树礼和老王头家干活,干累了就让孩子们休息,给老人表演节目,其乐融融,即帮助老人干活,又使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尊敬老人的优秀品德。
有时受过李淑芹帮助的人会提着礼物去感谢她,每当此时她总是说我们都是邻里邻居的,算是一家人,干吗这么客气那。
就这样把别人回绝了。
在她心中她总是认为自己做的那些都是谁看见了都会做的小事情。
这种邻里情正像李淑芹常说的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份浓浓的情。
其实很多像她这样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学习,温暖着我们。
篇二:现代好邻里申报材料幸福家庭,从点滴做起提起xxx夫妇,在xx村委会xx村无人不举起大拇指的。
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xxx在镇里的一间家具厂做司机,作为一名司机xxx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对工作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单位里的同事和领导都对他赞不绝口。
xxx也是在镇里的一家电子厂里工作,工作中xxx刻苦耐劳,勤勤恳恳,在单位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员工的称号。
夫妻结婚14年来相敬如宾,夫妻恩爱,孝敬公婆,在这中婆媳和妯娌之间都相处得非常融洽,xxx视侄子如同己出,儿子和侄子活泼可爱,一家八口人互敬互爱,时常传出欢笑声。
和xxx家比邻相连的xxx一家因在外边承包鱼塘,所以长期在鱼塘里居住,家里只留下年迈的老母亲和患有精神病的弟弟在村里居住,不方便照顾,xxx担心老婆婆母子二人不能自理日常所以每天早上去敲敲门,晚上还去看看老婆婆母子二人,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或者煲汤都会送点给邻居的老婆婆。
近段时间老婆婆因骨质疏松全身疼痛,老人家舍不得花钱,不愿住院,xxx还二话不说的每天悉心的照顾老婆婆的日常起居生活,苦口婆心的开解老人家,劝老人家接受治疗,最终老人在xxx的劝说下到医院接受了治疗。
xxx和xxx除了是好邻居之外,在村里还是好搭档,他们二人中xxx是村里的村长,xxx是村里小队的队长。
他们时常不遗余力的为村里的大小事务奔波,他们二人做事从来都有商有量,从未试过脸红,为村里开抗旱渠、杜绝鼠疫等,全部都做得井然有条,村民都为有他们这样的村干部而感到自豪。
正因为全心全意为村民着想,夫妻二人与村里的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和和睦睦,一片祥和。
每年的三月份是村里申报种粮植补的月份,种粮直补是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利益,作为xxx村小队长的xxx非常重视这件事,使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惠及每一个村民。
当上级单位宣布开始做种粮直补工作时,xxx回到村里非常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并且如实做好田亩登记工作,真正做到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桥梁。
而六月份是购买农村医疗保险的月份,农村医疗保险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和民生工程,这直接关系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xxx非常重视农村医保开展工作。
每年盛夏六月天,xxx逐家逐户地走访每一个在村里居住的家庭,询问其是否需要购买农村医保,当村民对医保存在疑问时,他就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解释。
而有些村民户口在xx村,但是搬到城里住的,xxx就一一打电话去问这些村民是否需要购买医疗保险,尽量使这个国家政策惠及每个村民。
由于xxx比较繁忙,xxx在工作闲暇之余也会协助他挨家抵户的到每一个家庭去填报申请表。
夫妻两人在处理村务工作时便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夫妻两人同心同力处理好村务工作之余,也非常关心xx村村民的生活琐事。
当邻居的年轻夫妻吵架时,xxx和xxx会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上前劝架,然后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替他们分析所发生的事情,为他们提供解决的办法。
而夫妻两人下班回家便会辅导孩子做作业,当有其他家庭的小朋友过来一起写作业,他们都会一起辅导,耐心教导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教导孩子学会做人,掌握知识。
邻里们都很感激自己遇到这么负责友好的xxx和xxx。
在xx村,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村民,谁有困难,有疑难都会愿意找xxx和xxx夫妻俩寻求帮助,他们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平时他们宽容待人,严于律己,深得村民的喜爱。
在村里,正因为有像xxx和xxx这么热心的村民,村里一片祥和,处处飘着和谐的笑声。
一个祥和的村居需要和谐的邻里关系,从xxx和xxx夫妻俩身上,我们读懂了热心、慈爱和责任。
倘若我们的邻里之间都像他们一样多一份帮助、多一份慈爱、多一份理解,就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
篇三:好邻居事迹材料好邻居事迹材料某某,今年47岁,是某某街道某某社区的朴实居民,也是某某街道科长。
作为一名家庭妇女,她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仅仅有条;作为一名街道干部,她体恤民情,深入基层,摸底调查辖区困难职工等生活境况,并给予援手。
她一直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街道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事,任劳任怨地服务于社会。
同时她是一个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与时俱进的人,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经常学习,专研工会等法律法规知识。
某某同志平时喜欢文娱活动,也经常引导大家参加娱乐活动,在社区组织的“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演出活动时,她还代表小区参加此次活动,为小区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某某同志还非常关心着邻里周围的环境卫生,她环境意识特别强,随时随地见到垃圾就扫,见到纸屑、塑料袋就拣。
由于她公德意识强,模范作用好,也感染和教育了邻里的年轻人。
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并带头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经常帮助老人。
就像雨天为老人撑伞、雪天把老人扶上楼,自己浑身都被雨水给淋湿了也无怨言,看见老人拿重物,就主动送上楼。
在她的带动下爱人也经常帮助楼里的老人。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为党、为人民积极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
她热爱跳舞,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结实了不少的邻里好友,每次去市场买菜,她都要问问邻居是否需要,然后为她们顺便带回来,一次次的温暖着邻居们的心。
邻居谁家要是一时有了急事时,只需说一下,她也尽力帮忙。
她平时与邻为善,守望相助。
邻里之间遇事谦让,热心主动给予周围邻居帮助,帮助化解邻里之间矛盾,从未与人红脸、争执。
她说:“大伙有缘住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得为咱这个大家庭多费点儿心,多出份力。
”话虽朴实,却道出了一位她心系群众、大公无私的胸怀。
某某同志是一名朴实的群众,又是一名为民办事的好干部,在朴素的生活点滴中,用爱心和奉献,为塑造友善、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被人们称为爱家助邻的好模范。
某某社区篇四:千名好邻居事迹材料梁儒杰同志典型材料梁儒杰同志1975年参加税收工作,历任专管员、会计、副所长、征管科长、税务稽查大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