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
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
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
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
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
图Ⅰ为xx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
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
线图。
回答3~5题。
3.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A.森林火灾B.火山喷发
C.龙卷风D.沙尘暴
4.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5.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
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6~8题。
6.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7.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
8.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
提高植被覆盖率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9-11题。
9.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
10.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3、4、5月
C.乙——5、6月D.乙——12、1、2月
11.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
右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13.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
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
()
A.西南B.东北
C.西北D.东南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
行政区,读图,回答第14题。
14.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
古拉山
15.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16.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17.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
南C.台湾、云南D.台湾、湖南
1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A.山体位移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
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9-21题。
19.该流域()
A .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 . 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 .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20.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21.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 A .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 .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 .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 .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右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平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题。
22.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 A .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B .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C .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D .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23.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 .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 .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 .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24.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
其主要原因是 ( ) A .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 . 海拔高,降水多 C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 .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25.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35086 890E 褎23392 5B60 孠 19989 4E15 丕
F 38127 94EF 铯-`30705 77F1 矱36872 9008 逈39466
9A2A 騪25263 62AF 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B B D A C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D B A C D C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C
D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