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看看生活中的哲学(课堂PPT)
看看生活中的哲学(课堂PPT)
21
• 感叹自己无知
•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曾经 说过,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 之不足。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 “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 感叹自己无知呢?”
• 他答道:“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 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 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 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 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 分当然也就更多了。”
B.用睿智眼光看待 真正的哲学可以 C.正确对待社会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
进与退\得与失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 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在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
7
生活中的乐观哲学
8
9
10
11
12
13
所谓浪漫就是帮老婆买白菜时顺手带回朵玫瑰花。
14
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的女人 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 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的呢?我 能忍受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谁不能做我 的朋友呢?
20
• 人类是禽兽的小学生 •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早在他那个
时代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密 切关系。他曾说过,人是禽兽的“小学 生”:“从蜘蛛那儿我们学会了织布和 缝补;从燕子那儿我们学会了造房子; 从天鹅和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22
• 哲学与诗歌的区别 • 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曾经这样评论道:
“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 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 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而诗的功 能却把整个心沉没在感官里;哲学飞腾 到普遍中,而诗却必须沉没到个别事例 中去。”
23
• 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 一天,有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贝克莱:
2
(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不相同, 为什么?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立场和 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不同
(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 我们一分为二来看待。
(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生活与哲学 的关系?
3
生活
高二选科
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煲汤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刻舟求剑”---否认事物的运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
作用
6
(2)哲学的任务? A.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
“先生,您认炎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 家?” • 贝克莱迟疑片刻,面带难色地回答道: “我是一位很谦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 出这位哲学家的名字,但作为真理的追 求者,我又不能不说真话。这回你应当 知道他是谁了吧?”
24
• 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吗 • 费尔巴哈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26
27
哲学: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1
你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我 们既不能盲目地张扬排名,也不能简单地否定排 名。作为学生,如果用片面的观点对待排名,排 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 一蹶不振,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过 排名了解自己的学习实力以及同别人的差距,做 到知彼知己,扬长避短,就会出现先进更先进、 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 他说:“如果小猫所看到的老鼠只存在 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 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 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这是因为小 猫不愿为了爱唯心主义而自己挨饿,在它 看来,对唯心主义的爱是只是痛苦。
25
结论:
•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 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 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 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 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 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 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 慧,才会爱生活。
15
现在的梦想决定着你的未来,还 是再睡一会儿吧。
16
每个人都是一段弧,能刚好凑成圆圈的两个 人便是一对。
17
我们开始相爱不是因为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人,而 是因为学会了完美地看待一个不完美的人。
18
只要你是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鸡场里也没 关系。
19
来听听小故事吧
• 好驭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暴
段考成绩 的好与差
矛盾观点
4
(1)生活需要哲学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 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 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5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