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7日,一向以娱乐节目称霸的湖南卫视开始接档以礼仪公德为主题的娱乐性脱口秀——《天天向上》。
节目由汪涵、欧弟、田源、钱枫、俞灏明、矢野浩二、金圣恩、董贝克八位主持人为主体的主持阵容,采用全国第一支偶像男子团体的概念,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
这档娱乐节目,以游戏、即兴短剧为主,把标准的世界礼仪通过幽默的形式轻松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作为2008年湖南卫视的重点主推节目,在上档之前,湖南卫视做了一系列的宣传计划,为加强宣传效果,还首次打造七期宣传预热节目——《天天向上——前传》,并于8月4日开始,以日播的形式播出。
不得不承认,湖南卫视在宣传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天天向上——前传》确实起到了造势作用,更因为有郭冬临、范明、何炅等知名幽默人士的加盟,使得不少人开始关注这个还未上档的大型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以一个小故事依托,以第一人称叙述,即“一千五百年前,有一间古老的书院,因为坐落在半山的位置,人们叫它半山学园。
它的创始人也就是我曾经身兼宫廷首席乐师与国学师,发愿让儒雅学风与翩翩礼仪跨越门庭与家世的阻隔,在每位学子身上闪光。
1500年以来,我一直就在这里,从来没有离开过。
穿越时空的我,永远守护着我的学子们,愿美好文字、音乐、礼仪与阅历,陪伴着他们慢慢地成长……”以这样新颖原创性的方式给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增加了一份历史感和神秘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天天向上》自开播以来就不断赢得好评,特别是在第二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颁奖典礼上,《天天向上》获得《综艺》年度节目,而这档节目的的制片人张一蓓也获得提名。
而在《新周刊》2008电视榜单中,《天天向上》获得最佳娱乐秀节目,其主持人群荣获最佳娱乐秀主持人群,而其中的主持人欧弟则荣获年度新人奖。
种种获奖荣誉正说明这档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以及传播范围之广,以及湖南卫视再一次在新节目创新上获得成功,芒果台真是当之无愧的娱乐节目之王。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在我国并不是新的类型,“脱口秀”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节目中主持人通常不事先备稿,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
2004年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在东方卫视播出;2005年央视经济频道开办了“借鉴国际电视新型态的夜间轻资讯”的栏目《今晚》;2006年,浙江卫视同欢乐传媒倾全力共同打造《太可乐了》,湖南电视台也将已在其地面频道播出的《越策越开心》进行“素材增值”后在卫视频道播出……这些节目基本上是在借鉴美国流行的夜间脱口秀节目《Tonight Show》、《与大卫·莱特曼共渡夜晚》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后形成的一种由主持人的表演秀、明星访谈二大部分组成的新型节目形态,主持人的“脱口成章”和“秀”为节目最大看点。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东方夜谭》、《今晚》等首批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娱乐脱口秀节目已经相继退出,这反映出了以纯粹搞笑幽默为主的娱乐脱口秀节目的生存空间过于狭窄。
但是《天天向上》为何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呢?
在天天向上中有个特色环节是“中华文明礼仪”这个环节。
到目前为止每期的“天天向上”中间都有一个“中华文明礼仪”的环节板块,以半山书院为背景,每期的“中华文明礼仪”讲述的都是徒弟阿毛和师傅的问答,问答的过程中会向人们传播一些知识使人获益匪浅,且故事幽默、知识易懂,这也形成了“天天向上”这个节目的一大特色。
这一特色表明娱乐脱口秀节目如果想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必须寻找节目的创新增长点,那就是不断扩展新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究竟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才能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呢?
我们都知道电视节目不是无源之水,它立足于传统艺术的深厚土壤中。
民族艺术是民族精神的形象载体。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中国民族戏曲、民歌、民乐、民间舞蹈、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我国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造独具特色的文艺作品的深厚坚实根基,也是我们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独特优势所在。
我们必须扬长避短,用“电视化”了的典型的民族艺术形式表现当前的思想内容,发掘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独特内涵。
这才是我们不断寻找地节目的创新增长点,即将中华文化结合电视手段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保持节目的持久发展。
显然,《天天向上》中的“中华文明礼仪”板块,很好的把中国民族文化和电视娱乐形式结合,让我们在娱乐的同时又学到民族文化。
这种让观众在极富娱乐综艺的同时学习和了解礼仪知识的方式正是《天天向上》节目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前各式各样的节目注重娱乐性,特别是有些节目因为过度重视
娱乐性,宣传或播出一些低俗、庸俗的内容的时候,我们在策划节目或增加节目新元素的同时,要结合文化的元素,即将文化的内容和娱乐的形式完美的结合,这才是娱乐节目的增长点。
虽然中国电视起步晚,在节目形式上大多借鉴外国的节目形式,但是,并不意味着要照搬照抄,我们应该在结合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本土化。
将文化和娱乐结合是中国的电视节目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