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牛顿流体研究报告

非牛顿流体研究报告

【引言】最近’非牛顿流体’经常
【研究目的】(1)初步了解非牛顿流体的制备方法与识别标准
(2)初步认识非牛顿流体的特殊性质
(3)非牛顿流体的创新应用
【器材】淀粉,水,硬质小球,两容器,一表面光滑的长棍,一中空导管
一碟一碗一杯一筷子
【研究过程】1以淀粉:水=3:1的比例先加水后加淀粉混合两物质,搅拌的淀粉糊(非牛顿流体)
2用一保鲜袋包着穿个洞再再用力挤.
3再使其自由流下
4在一只有粘弹性流体(非牛顿流体的一种)的烧杯里,把实验杆插进流体中
再旋转。

5把流体装进一杯中,微向侧倾致有流体留下,再立正.
6用一重球从高处落下打到流体上。

【总结与思考】
【本研究查的资料】(1)淀粉糊型非’的制法
(2)非’的辨别标准
(3)非牛顿流体特性及研究
3.1 射流胀大
如果非牛顿流体被迫从一个大容器流进一根毛细管,再从毛细管
流出时,可发现射流的直径比毛细管的直径大
3.2爬杆效应
在一只有粘弹性流体(非牛顿流体的一种)的烧杯里,旋转实
验杆。

对于牛顿流体,由于离心力验的作用,液面将呈凹形;而
对于粘弹性流体,却向杯中心运动,并沿杆向上爬,液面变成凸
形。

甚至在实验杆的旋转速度很低时,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3.3无管虹吸
将管子慢慢地从容器里拔起时,可以看到虽然管子已不再插在
流体里,流体仍源源不断地从杯中抽起,继续流进管里。

甚至
更简单地,连虹吸管都不要,将装满该流体的烧杯微倾,使流
体流下,这过程一旦开始,就不会中止,直到杯中流体都流光。

3.4连滴效应(其自由射流形成的小滴之间有液流小杆相连)
3.5拔丝性(能拉伸成极细的细丝,可见笔者另一文“春蚕到死丝方
尽”)
3.6剪切变稀
3.7液流反弹
(4)非’目前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