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公司成本控制的构思与方案

关于公司成本控制的构思与方案

关于公司成本控制的构思与方案公司成本管理现状:1.成本统计、核算不全面2.工艺资料不完善。

3.成本数据系统无建立,数据零散,信息收集反馈存在一定障碍,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成本分析。

4.管理层成本控制意识强,但监控力度欠佳。

5.目前成本控制主要来源于事后核算,在此基础数据上进行明细分列,一旦基础数据有误,成本核算如同虚设。

鉴于上述的情况,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司的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成本数据和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成本核算方式确认与核算三、成本控制计划与分析一、成本数据和资料收集与整理1. 物料数据的归集仓库做好外购料入仓记录,编制入仓单,制作入仓单时保持与送货单的金额一致,如有疑问应及时与采购部反应;车间员工领料时应做好记录,编制领料单,记录发出材料的单位、时间、数量和审批情况,以加强对材料费的控制。

加强对退料的管理和核算,对于月末已领用未用的材料,如不再使用,需要退回到仓库的,应填制红字领料单,并及时办理退库。

并且每月末编制一张“收、发、存”的汇总表,具体格式如下图:财务应该盘点核实。

发现物料账实不符的时候,应该及时查找原因,随时掌握库存状态,保证公司生产正常运转。

当其他日常消耗品出现不良品/损坏部门时必须当月预计提入制造费用,损坏材料报废时,冲预提。

适用公式: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生产领用量=本月领用量+月初结存量-月末库存量-在产品耗用量2.直接人工数据的归集成型部/烧结部/研磨部/充包部这四个工序其实每天在记录的日报表,都可清晰每个基础员工的的产量记录,同时这表也是计件工资的原始记录,这对于我们计算和预测成本都提供了依据,但是这几个表格应该还需要做一份汇总表,汇总每款产品在四个生产工序生产量和所需要的工资,一个月下来就可以马上知道每款产品的生产值得占比,分析的时候也可以作为重点来调查。

具体格式如下图:核算标准工时,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机械设备具有多少能力,必须依据标准时间作为计量方法。

利用标准工时,生产管理部门可以更精确的做生产计划,如果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以依据标准工时来做人力调整。

目前我们公司成型和研磨都有标准工时,平时应该要抽取产量统计表通过标准工时工资核算下工人的工资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对碰一下,看有没有超出预算成本。

并且车间成本会计员应该每月随机抽取若干工人的产量记录审核每日的产量统计报表中的数据准确性。

适用公式: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总额标准工资率=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的比率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3.制造费用数据的归集生产费用的所有指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确认成本核算的对象后,对各县要素进行汇总,并且应该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四个工序的制造费用明细账,这样到了月底每个车间的制造费用就可以直接核算出来。

同时也可以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作为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进一步的论证产品月报表的重要性)适用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除以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分配率二、成本核算方式确认与核算企业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按照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并转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

经过我对公司产品的分析和研究,我司适合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为: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平行结转适用的范围:①半成品无独立经济意义或虽有半成品但不要求单独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②一般不计算零配件成本的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如: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根据生产办每月编制的盘点表可以清晰知道每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和重量,这个盘点表对核算成本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每个月财务人员应该要对盘点的数据进行抽查和核实,保证盘点表提供的准确性。

各工序计算步骤:1. 材料费用的核算归集好材料费用按其用途直接计入或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去。

对于材料的实际成本核算,公司可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1核算在各工序的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因为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月初在产品只需要计算原材料,人工和费用分摊到完工产品里,在产品不要核算。

只需要在产品使用对应的材料规格和对应的单价即可以计算出在产品的原材料,即月初在产品原材料=对应主材料单价*产品重量1.2核算各工序在本月投入的材料同样的盘点里本月投入的材料也有非常具体的数据,也可以根据对应的材料规格和对应的单价即可以计算出本月投入的原材料金额,同时可以根据仓库本月原材料的领料金额是否对碰,来审核一下计算的结果。

因为公司的原材料都是在第一工序中一次性投入,所以计算原材料时,只需要核算成型部的原材料的投入。

2. 分配本月投入产品的直接人工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应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根据后勤人员编制的工资表可以清楚各工序的直接人工。

然后按照直接人工的占比摊分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的工资,记入“制造费用”计算到产品的成本当中。

确认每个工序的工资之后在摊分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利用公式:每个产品占比工资=工序的工资总额*本月投入产品的重量/本月投入产品的总重量2.3制造费用的摊分首先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的用途归类,分别计入具到各工序的成本中,对于综合费用可以根据下列几种类型:(1)员工人数作为摊分基础,例如差旅费、福利费、保险费、活动经费、劳保等(2)占用面积作为摊分基础,例如开办费、厂房租金(3)四个工序平均摊分,例如叉车费用、电话费、办公费、招待费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如下图:按照这个流程把每个工序的单位成品计算出来之后,合计起来就是单个成本的完全成本。

最后就可以计算出每个工序需要的成本,具体操作如下图:根据盘点表上的完工产品数量*产品成本单价则可得出每个工序完工产品的成本情况,并且可知道每个工序在总成本的占比。

三、成本控制计划与分析成本计划的制定,便对个车间都具有约束力,成为考核的标准。

材料是公司资金的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制定一个完善的物料计划对公司的总体运行起到推动作用,现在我们公司主要使用的材料为铁氧体磁粉(包含几种不同的型号),所用原材料的品种数目较少,但占用最大资金比例,控制好物料就是控制好一半产品成本。

日常核算中应该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情况下,对发出的材料,应按计划成本进行。

1.物料计划的制定首先了解公司的工艺备料→成型→烧结→研磨→充包,接到订单,由工艺部根据订单上的产品出具详细的材料清单。

(但由于现在公司的材料使用的辅料有变化,比例还在调试中,等工艺成熟之后,应马上更新BOM。

)同时生产部也要应该做生产排产计划。

并且BOM应该另外多做一份汇总的格式,而不是单个个体,这样方便数据的提取,也方便知道公司产品所用材料的占比。

具体格式如下图:根据工艺部的物料清单可知道产品的消耗定额和生产部的排产计划可编制物料计划表,采购部根据物料计划表便可以做一份完善的采购计划。

一份完善的采购计划的作用:①可以维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避免。

②避免物料过多库压资金,阻碍资金的流动性。

经过研究,发现公司采购部应该比较适用采购方法为请存,占购点法:请购点=平均日需用量*采购周期+最低安全库存量根据了解,材料由下达到送货到厂大概应该要17天的(供应商需要的造货期时间大概应该要15天的+送货时间2-3天),领用材料后,备料部大概需要3天的时间材料才可以正式送到成型部正式生产。

那么采购期应该定为20天。

适用公式:最低安全库存量=日耗量*采购期=日耗量*20天。

2.成本分析2.1制定正常标准成本产品标准成本制定正常标准成本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是标准成本制度的起点和成本控制的基础,由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组成的,利用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相比揭示成本差异,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并据此加强成本控制。

为了便于分析差异,制造费用可分为变动和固定制造费用。

2.1.1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首先确定构成产品的直接材料项目,再分别制定各种直接材料的数量标准和价格平均值作为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其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耗用某种材料标准成本=材料的标准价格*单位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量。

其中,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已经包含运费,保险费,包装费,检验费、正常损耗等成本。

2.1.2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工资额标准,如采用计件工资的就用单位产品支付的计件单价,采用计时工资的,每一标准工时应分配的工资。

成型和研磨两个工序都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公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额2.1.3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必须先按照各工序分别编制,然后再将同一产品涉及的各工序单位制造费用标准加以汇总,得出整个产品的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其中各工序的制造费用标准可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

2.2 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法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事后总结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司可以通过利用多种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但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应该是因素分析法。

如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直接材料单位产品直接材料=产品材料耗用总量*材料单价单位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材料耗用量-计划材料耗用量)*计划单价单位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价-计划单价)*实际材料耗用量各项的标准成本确认下来之后,应特别针对上一年度公司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弄清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实施成本控制,并研究降低成本的各种具体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