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责任成本核算细则(最新)

责任成本核算细则(最新)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二00五年七月序言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竟争,施工企业工程利润空间不断缩水,企业要想立足市场,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只有从狠抓管理入手,工程管理的两条主线是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

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公司领导高瞻远瞩,坚持“承揽与管理”两手抓的方针,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工作。

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关注下,在各部门、各公司的支持下,在广大业务人员的努力下,陆续推出了《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及制订了《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细则》,同时编制了集团公司企业内部定额,使我局的成本管理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企业是在改革中诞生,在艰难中起步,各项工作有待规范,在成本管理方面,各子分公司起点不一,业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宣传力度不足,成本核算意识相对薄弱,相关部门、人员对成本控制程序掌握不够熟练。

成本核算是个动态管理过程,是全体员工、施工生产全过程、企业全部职能部门的责任,它涵盖了从企业第一管理者到每一个具体施工的员工的责任,也包括了对企业投标、施工、保修、资金回收等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一个丝丝相连、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需参建人员全员共同参与。

为使工程参建人员更好地掌握责任成本管理办法,特将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印刷成《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操作手册》下发至各基层单位,要求全体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涉及到本人工作范围的成本管理内容,使我集团公司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上下互动、全员努力的良好氛围,推进企业效益规模与经营规模的同步发展。

二00五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责任成本管理体制及流程1、关于责任成本管理………………………………2、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3、责任成本管理的管理体制………………………4、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流程…………………………第二章工程成本评估测算1、工程直接成本测算评估…………………………2、工程间接费测算评估……………………………第三章项目部工程责任预算的分解1、责任主体与责任层次的确定……………………2、各责任区的责任范围……………………………3、项目部责任预算编制…………………………第四章责任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1、施工方案预控……………………………2、工程数量的控制管理………………………3、物资材料的控制管理………………………4、机械设备的控制管理………………………5、外部劳务管理………………………………6、验工计价管理………………………………7、间接费的控制管理…………………………8、项目动态调整资金的控制管理……………9、工程项目资金的控制管理…………………第五章责任成本会计核算办法1、责任成本会计核算的职能……………………2、责任成本核算的范围和方法…………………3、责任成本核算台帐……………………………4、责任成本核算的帐务处理……………………第六章成本分析及利益兑现1、成本分析………………………………………2、经济利益的兑现………………………………第七章责任成本报表制度1、局集团公司报表………………………………2、子(分)公司报表……………………………3、项目部内部责任成本管理基本帐表…………第一章责任成本管理体制及流程一、关于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责任”和“成本”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核算形式,宗旨是达到在保证合理工期、设计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

它是一项贯穿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的工作,须由全员参加、全方位、全过程实施。

二、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1、综合性:责任成本管理集预算管理、定额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管理办法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管理职能。

2、全员性:责任成本管理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广,需各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

3、可控性:责任成本管理以成本的可控性来划分责任,以责任的范围来确定职权,以完成的责任预算总额和责任盈亏来兑现经济利益,使得责任主体的责任、职权和利益紧密结合。

4、双向性: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是责任预算,而责任预算是单位工程量中数量和单价组成,因此责任成本管理更多的是数量和价格的双向管理。

三、责任成本管理的管理体制要形成完整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首先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根据二十二局集团公司现有的机制,责任管理体制暂分为三级:1、集团公司:既为责任成本的宏观管理层又为局直属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控制管理层。

组织拟定全局责任成本管理办法,编制企业内部定额及取费标准并定期进行修订,检查指导所属各单位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各单位主要项目的责任成本情况按季度汇总上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同时定期对各单位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全局内进行通报。

对局直属实项目进行项目评估并负责对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和兑现奖惩。

2、各子(分)公司:为责任成本管理的控制管理层。

制定详细的责任成本管理办法,指导下属单位责任成本工作,进行项目评估,根据需要,帮助下属单位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制定适应责任成本管理需要的内部工资单价、台班单价、间接费取费标准等,指导下属单位签定责任预算承包合同,按照局集团公司的要求定期上报责任成本管理报表。

3、项目部:为责任成本管理的操作层。

负责本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在公司的具体指导下制定本项目部责任成本实施细则,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划分责任中心,编制责任中心预算,与责任中心签定责任预算承包合同,及时办理验工计价,正确归集成本费用,定期考核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结果并进行考评兑现,按照公司的要求定期上报各种责任成本管理报表。

以上三个层次的管理均应设相应的责任成本管理职能部门,(项目部的职能部门可由计划部门兼任)同时必须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分)公司、子(分)公司对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指导。

四、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流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责任成本管理运行的基本流程为:1、由公司成本核算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工程成本测算评估,评估包括工程直接成本测算和间接成本测算。

2公司根据测算的结果确定该项目应收利润并据此与项目部签定施工承包合同书,确定上交指标。

3、项目部为责任成本管理的操作层,项目经理是责任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牵头负责成本核算管理的具体实施,划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4、项目部根据与公司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对总价进行二次分解到各责任中心和基层单位,并与各级责任人签定责任合同。

5、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责任单位与责任人根据各自的责任范围进行全程动态控制。

6、动态调整责任预算7、责任利润奖罚兑现。

8、公司根据项目部上交情况对项目部进行考评并兑现奖惩。

第二章工程成本评估工程中标后,由公司成本核算职能部门到施工现场,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别进行测算评估,以此确定项目上交公司的管理费比例。

一、工程直接成本测算评估工程直接成本是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所在地的价格水平,应用企业内部定额和费用计算标准计算的直接用于工程主体的费用。

测算的依据主要是:1、现场调查。

评估前首先应进行现场调查,将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包括施工规模、合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技术含量高低和施工地域的地理、自然、气候、人文及周边环境因素等都纳入现场调查范围。

2、市场调查。

通过市场调查,获取相关信息数据资料是准确分析预测目标成本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工程材料、设备的价格、当地人工价格、当地运杂费市场的物价走势及对成本的影响;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可能性和对成本的影响;对甲方的建设资金来源及构成、资金到位情况及外币汇率风险对成本的影响等。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制定合理的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使成本支出最小化。

4、甲方核定的施工图纸。

5、甲方制定的计量支付的有关规定。

6、与第三方达成的相关协议。

7、企业内部定额和取费标准。

企业内部定额作为集团公司实行责任成本管理的内部统一定额,是核算的依据。

适用于铁路、公路、市政等相关工程项目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核算。

8、上交的各种税金比例。

根据以上的编制依据,按照预算编制原则,测算出工程的直接成本。

二、间接费的测算间接费包括各工程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费、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检验试验费、监理费、工程前期投入费、利息支出以及其他费用等。

间接费的测算可分以下几部分进行:1、与人员编制、工资总额相关的项目,由劳资部门提供的上年平均职工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标准计算。

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费等。

2、与固定资产规模相关的项目,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协助测算。

包括行政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燃料费、过路费、财产保险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

3、与本行业规定有关的项目,按行业制度实行包干总量测算。

包括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等。

4、与地区政策、当地情况相关项目,由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测算。

包括土地使用费、房租费、环保费、排污费等。

5、与工程项目相关的项目,按预计发生额测算。

包括监理费、前期投入费、检验试验费、利息支出等。

测算格式见间接费用测算表对工程直接费和间接费的测算结果按照项目评估附表的形式填报。

进行工程成本测算评估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项目的评估力求做到全面、客观。

评估的结果及时上报公司成本管理领导,经公司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确定出该项工程的合理利润指标,据此与项目部签定施工承包合同,确立责任的主体,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以鼓励项目部超额上交管理费。

费用组成:直接成本核定的工程成本间接成本合同总额税金上交企业费用第三章项目部责任预算的分解一、责任主体与责任层次的确定明确责任主体是搞好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

责任成本是责任和成本两个主体的有机统一,实现责任和成本有效链接的是责任主体。

“谁签合同谁负责,谁负责谁承担”。

各单位行政主管是单位负责成本的主要责任人。

项目部与公司签定施工承包合同后,项目经理即对责任成本工作负全责,是责任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即:项目经理首先要同公司签定内部承包合同,同时还必须组织项目相关人员根据工程实际编制项目责任预算并逐级向下分解细化。

由此构成项目部的责任成本控制体系。

每个项目部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控制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由于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责任中心的划分方式可有所区别。

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层,项目部费用中心(项目部职能部门组建而成)和成本中心为第二责任层,具体的各成本中心和费用分中心为第三责任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