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第三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3第三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1、不燃烧体:用不燃材料制成的构件,在空 气中遇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 不炭化的材料。如砖墙体、钢混楼板等。
注:钢结构通常在450~650℃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 生很大的形变,导致钢柱、钢梁弯曲,结果因过大的形变而 不能继续使用,一般不加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为15分钟 左右。
2、难燃烧体:用难燃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 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在空气 中遇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 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 经过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在空气中遇到 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 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柱、木楼板等。
(四)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 根据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验证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确定。
(五)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意义 1、为正确制定和贯彻建筑防火法规提供科 学依据。 2、为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和建筑物的耐 火等级。降低防火投资,减少火灾损失提 供技术措施。 3、为火灾烧损后建筑结构的加固工作提供 依据。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等级的主要指标。
第三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授课人
胡奇
□教学目标: 熟悉建筑构件及其燃烧性能分类。
建筑构件是指构成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或柱、 楼板、楼梯、门窗、屋顶等各个部分。建筑 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判定建筑构件 承受火灾能力的两个基本要素。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构件的材料的 燃烧性能而定,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可分为: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一)涵义: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 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 二)影响因素:材料的燃烧性能、构件的 截面尺寸、构件表面的保护层厚度。
(三)判定条件 1、构件失去支持能力或称失去稳定性。 2、构件完整性被破坏或称失去完整性。 3、构件失去隔火作用或称失去隔热性。
(六)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
1、处理好构件接缝构造,防止发生穿透性 裂缝。 2、使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加大构件厚度。 3、使用非燃性材料。 4、构件表面抹灰或喷涂防火涂料。 5、加大构件截面。 6、粗钢筋配于截面中部,细钢筋配于角部。 7、承重构件提高材料强度等级。 8、改变构件支承条件,增加多余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