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诗歌.ppt

现代诗歌.ppt

现 代 诗
诗 歌 教 学
《静夜》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郭沫若: (1892——1979),我国近代著 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 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 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生的主要 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 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 戏剧《屈原》、《武则天》等等。
写作背景:
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星 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 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面对当时 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 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当时五四风波已经消退。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 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 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浪 漫气息浓郁的诗,这诗收录在《星空》
内容总结:
月光
海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实
松林
白云 疏星
联想
天河 想象
鲛人 流珠
表达诗人忧国思乡之情
分析诗内容
1、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 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景物: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夜晚,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 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 ──朦胧、恬静的美。 2、第二节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作 者想象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景物: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想象了一个鲛人流珠的凄美的故事——— —实质写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从而抒发 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 人的思恋之情。 注解: 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 鱼 ,最美、最神奇,最神奇的就是眼能泣 珠。诗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 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 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 此来抒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