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长劳模事迹材料
篇一:煤矿公司矿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煤矿矿长,1980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三号矿生产科副科长、科长等职。
***同志凭着执著和顽强、智慧和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樊家河煤矿三号矿走上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努力,面对企业经济困难
***年**市煤炭市场不景气,煤炭价格低,市场销售皮软,多数煤矿亏本经营,***煤矿也不例外。
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生活很是困难,群众怨声载道。
在矿上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经过全矿职工民主选举,把有能力善管理、时任生产科长的***推选为***矿的矿长。
***同志深知“矿长”的分量,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干,决不能辜负了大家对自己的期望。
在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的问题上,***同志与矿领导班子深入调研,外出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稳定为重点,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奋斗目标。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同志深刻认识到没有创新和管理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为使矿井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运行,他从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执行入手,狠抓制度的健全完善,率先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他提出的《矿长不定期井下安全检查》、《违章处罚管理制度》、《安全奖励考核办法》
等规章制度至今仍是矿上工作的重心。
在他带领矿一班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全矿职工四个春秋的奋力拼搏,使企业走出了困境,200*年企业经营效益呈现良好的转机,200*年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热心工作,加强各项工作
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同志提出了“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上任以来,他始终坚持把安全作为工作头等大事来抓,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力打造安全型矿井。
为能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他制定六项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制定矿级领导不定期查岗制度,从“一通三防”、顶板、机电设备、运输等环节做到领导时刻抓安全;其次从抓现场管理,对井下实行现场动态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大劳动纪律的处罚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措施,对早上井、晚下井、班中脱岗等行为,严肃处罚;四是夯实安全目标责任,各部门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五是坚持每周定期安全业务学习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造就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职工队伍;六是严格监控采、运、储、装全过程,实行安监人员现场带班、跟班、包队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
近四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死亡事故。
(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同志在广泛征求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后,不断优化各项经济运行体系。
制定安全、生产、经营岗位考核与收入相挂钩的分配制度,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体系。
凭借他这种细中求严、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使矿利润实现最大化。
20xx年生产原煤20.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459万元,上缴税费总额1642万元,实现利润2248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并足额交清全年职工养老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三)矿井技术改革与创新工作
为提高矿井核心竞争力,***同志高度重视矿井技术改某和技术创新工作。
在每项技改中,他都不惜大投入,总要选购最先进、最节能的环保设备。
几年来,企业共投资300多万元全面实施主巷道改造、井下运输改造、煤台改造、风井工程等四大工程。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同志经常深入实地,检查施工队有没有偷工减料、看设备安装位置是不合适、设备调试运转正不正常。
四大工程的实施,使主巷道由原来的轨道拓展为宽阔的硬化路面,运输改变了由过去电瓶车牵引运输为防爆四轮车运输,修建了井下煤台大大提升了运输能力,在风井工程中新增加两台旋式大主扇和多台风筒、通风机,有效地解决了矿井的通风问题。
同时投资
近1000万元,对矿井安全生产所需设备进行更新,井下供电系统进行改造,建成地面、双回路供电系统,矿井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力争实现年产30万吨目标。
(四)建设数字信息系统打造现代化矿井
***同志把打造科技型、数字化矿井抓在手上,以创建“一流的信息矿井”为目标,累计投资180多万元,全面加大矿井的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建设,全力打造数字化矿井。
一流的数字监测监控系统全面形成,覆盖全矿井的各个环节,对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煤尘浓度、供电情况等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在线监控报警,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篇二:煤矿劳模事迹材料
主要事迹***同志九0年黑龙江矿院选矿系毕业参加工作,一直耕耘在选煤工作一线,为人忠厚,较强的上进心、进取心和责任感,高级工程师,技术上管理上都出类拔萃,成为我公司煤炭系统工作业绩上和技术业务上的佼佼者。
一、扎根矿区、勇挑重担
***从参加工作以来扎根生产一线,一直从事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参与铁选厂所有的工艺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压过滤机、浮选机改造,在此期间多篇论文和技改项目作为第一责任人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荣获公司级特等奖,在把理论联系矿区实际的工作中默默地耕耘着,在技术业绩不断成熟与进步的同时,更是挑起了生产和行政的管理工作,多次被评为公司级科技明星、管理明星和先进先进生产工作者。
自担任车间主任以来,更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劳动在一线,与职工一起摸爬滚打,没有周末,更没有节假日,生产就是号令,一旦车间生产有任务,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及时赶到生产一线,
靠前指挥、现场解决问题,保证生产畅通无阻。
二、准细管理、带好队伍
面临公司改革求生发展情况下,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导致厂内职工队伍不移动、思想波动大,车间工人从原来的125人缩减到75人,去创业中心50人,在克服人员短缺的条件下,工作越来越多,人员越来越少,劳动量大,职工的情绪变得恶性循环,他就想办法稳定队伍,除耐心细致思想工作外,采取工资分包、砍块工资的办法,采取工资向技术岗位和苦脏累险倾斜的办法,向多劳动者倾斜,稳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生产工分张榜公布,按基分、出勤天数,满勤分和奖励分共同组成的总分计算成工资总额,使职工一目了然,并制定详细的工资管理办法公平公正,调动职工积极性,完成生产任务,稳定职工队伍。
三、以人为本抓管理,攻坚克难抓管理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一直悬挂于浮选车间每名员工的的心里,他用鲜活的例子教育每名职工忽视安全就是对自己和家人,同事最大的不负责任,更谈不上幸福,所以他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抓安全。
在多油多尘部位采取防范措施,在职工检修作业时亲自监督和防范,班前课每日一问不流于形式,车间护栏等与安全有关的防范措施亲自检查、加固等等,使他在任期间未发生一起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在车间管理方面也是一丝不苟,从每天的技术指标管理到材料、配件、修旧利废管理,都亲自制定规章制度,降成本、提效益,一直是他放在心上的利刃,节约挖潜,先后想办法修旧利废,修不锈钢滤网、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