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朱鹤岩1,张功2(1.北京华辰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5;2. 美国Vi-Cor公司中国区产品经理,北京,100085)摘要:本文通过应用酵母培养物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的试验研究,发现酵母培养物能够改善母猪窝产活仔数、仔猪断奶重、哺乳期间仔猪成活率等生产性能,并同时与前人的研究报告做了对比,其试验结果具有相似之处。
因此,本试验具有指导生产实践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及猪场经济效益的作用。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母猪生产性能;母猪窝产活仔数;仔猪断奶重;断奶仔猪死亡率。
ABSTRACT: A trial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yeast culture on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sow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yeast culture is abl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live littermate, weight of weaning pigs, rate of survival pigs during lactation etc.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this trial is to some extent similar to those of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before.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trial can be taken as practical guidance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sow performance and profitability of swine farms.Key words:Yeast Culture,performance of sow,number of live littermate,weight of weaning pigs,mortality rate of weaning pigs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在品种引进、饲料营养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越来越接近于国外先进水平,但是在母猪的生产性能方面我国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母猪乳腺发育和代谢的营养调控、母猪胎儿生长的营养调控(宫内生长迟缓)、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饲料添加剂研制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探索(蒋宗勇,2007)。
因此,本文从饲料营养角度对如何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做了一个试验探讨,并同时与前人所做的相关试验做一个比较研究。
1我国母猪生产性能的差距与原因1.1差距表1 母猪繁殖性能国内外差距指标欧洲先进的水平﹡﹡国内一般水平国内较好水平窝产活仔数>11.7 10.1﹡11.1﹡死胎率<6% 10% <10%断奶到配种间隔<6天7 <6-7天配种率>85% 80% >80%母猪平均生产周期143-150 天160天148-158天分娩窝数/头年>2.35 1.9 2-2.2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24.7 19.7﹡23.5﹡断奶仔猪数断奶后死亡率<1.5% 10% 5%﹡:陈代文,2006; ﹡﹡: Prof.dr.ir.Leo A.den Hartog,2006由上可见,我国在窝产活仔数、死胎率、每头母猪每年分娩窝数及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断奶后仔猪死亡率等与国外均有较大的差距。
仅以每头母猪每年提高的断奶仔猪数量相差5头计算,50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场将每年少提供2500头断奶仔猪,大约相差25万元的经济收益。
这说明母猪的生产效率指标,直接决定着养猪生产的效益。
1.2 核心差距的主要原因导致差距的原因涉及管理、技术、品种、疫病、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影响母猪体内环境进而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的角度综述前人的工作,供读者参考。
1.2.1 死胎率高的主要原因(1)分娩过程:分娩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窒息,这是由于子宫缺氧引起的(Randall , Can J Comp Med,1971),缺氧症是母猪分娩时遭受到的主要危害(Dawkins,1966)。
所以,改善分娩过程中的缺氧状况,是改善死胎率的途径之一。
(2)肠道大肠杆菌:由于食糜流动,大肠中大肠杆菌数量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产前突然减少饲喂量,会使食糜流动速度减慢,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急剧上升,这些大肠杆菌会直接进入子宫,导致子宫感染,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状况。
(Dr.Bert van Gils, 2007)(3) 妊娠期激素作用:配种后1周内是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阶段,此时母猪开始分泌妊娠激素。
母猪的日增重速度过快会产生大量生长激素,与血液中妊娠激素(孕酮)拮抗,对胚胎发育不利。
所以,从饲喂技术入手,一般控制饲喂量为1.6—2.0公斤,初产母猪饲喂量要更低些,否则胚胎死亡率高。
(Dr.Bert van Gils, 2007)1.2.2 配种率低的主要原因1.2.2.1氨浓度影响青年母猪的发情率(Malayer et al 1987)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青年母猪24--30周龄之间,圈舍中氨气浓度对青年母猪的发情率有较大的影响,浓度高于22ppm 时将推迟青年母猪配种使用的时间,这将降低母猪使用的效率。
1.2.2.2哺乳期间的母猪失重情况影响再次发情的时间母猪在泌乳期间应该失重。
在泌乳期间损失20公斤的体重(不包括乳猪出生重、胎盘和102030405060发情率%羊水重)是比较正常的。
如果母猪在泌乳期间增重,那在泌乳期它们就可能发情,这将导致断奶后2周内它们不会再发情,从而延长了配种间隔期,降低母猪年产仔窝数。
(Dr.Bert van Gils, 2007)1.2.3 乳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在分娩后的6小时内下降50%,如果母猪分娩的时间延长,这样后出生的乳猪从初乳中得到的免疫球蛋白就少,被动免疫力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乳猪就容易感染疾病;另外,如果母猪产后食欲不振,或者肠道中大肠杆菌多,其分泌内毒素,内毒素会使促进泌乳的激素失去活性,使泌乳量下降,母乳不足,影响出生后的乳猪体况,就容易出现弱仔被压死、饿死、或患病死亡的现象(Dr.Bert van Gils, 2007)。
.2.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途径从分析死胎率高、发情率低、乳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中可以发现,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量和体增重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2.1改善母猪肠道健康状况母猪在妊娠与哺乳阶段是母猪生理负担较重的时期,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正常体况,同时还要满足胎儿和乳猪的健康成长需要,而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均通过肠道的正常功能而获得,所以,有“养好母猪就是养好母猪的肠子”的观点。
目前,从营养技术角度维护或改善母猪肠道健康的产品已经成为热点,如酵母培养物、微生态活菌制剂、植物提取物等,这些产品都具有改善母猪肠道健康状况的作用。
2.2 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有研究证明,哺乳母猪采食量影响哺乳效果(Kokestu.Y,Dial.G.D,1997),详见下表2:日采食量(kg)断奶窝重(kg)窝产仔数3 50.0 10.854 51.3 10.805 51.8 11.006 53.0 11.03>6 54.4 11.17 另外,哺乳母猪采食量影响下次繁殖性能(Eastham.PR Smith,WC Whittemore, CT Phillips.P,1998),研究结果如下表3:采食量高采食量低差异再次发情天数(天) 5.1 9.0 3.9妊娠率(%)84.5 65.5 19排卵率(%)16.4 17.2 0.8胎儿生存率(%)81.4 67.2 14.22.3 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通过提高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如微生态制剂产品、消化类酶制剂等,降低肠道中氨气的产生量和氮的排出量。
肠道中氨气浓度的降低将增加氧气在肠道中的浓度,也增加对胎儿的氧气供给量,从而减少胎儿因缺氧而造成的死亡率;环境中氨气浓度的降低,将减少对母猪发情率和呼吸道的影响,也降低对乳猪生长的危害,从而降低乳猪的发病概率。
2.4 科学饲喂妊娠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喂技术,即影响胎儿的着床、成长,也影响母猪哺乳期的哺乳能力。
如果母猪分娩时太肥,会发生分娩过程慢,死胎变多;母猪腿部有问题,压死乳猪数量增多;泌乳期间采食量下降,体重损失大,结果导致奶水少,繁殖性能下降;高淘汰率导致母猪有效生产时间缩短。
另外还要注意母猪的便秘问题,如果母猪发生便秘和排出很硬的粪便,那产后乳房炎、奶水不足和子宫炎的发生机率升高。
表4 妊娠期采食量影响泌乳期采食量妊娠期饲养水平高中低泌乳期每天饲料摄入量(kg) 3.4 4.5 4.9 (Mullen; Williams,1989)3 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试验3.1 试验目的为剂产品,配成全价料饲喂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猪了研究如何能够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在了解影响其的原因和途径之后,作者选择了酵母培养物作为饲料添加,以探讨饲喂酵母培养物能否改善母猪肠道内环境,并了解其效果状况。
3.2 试验分组与试验材料选择健康、遗传背景相同,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24头,在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等条件平衡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12头)和试验组(12头)。
试验组母猪产前7天开始按2.5kg/公斤/吨全价料的添加比例饲喂酵母培养物(麦可食产品,美国Vi-Cor 公司制造)至乳猪断奶(30日龄)结束,合计饲喂37天。
试验时间为2007-7-1至2007-8-7,地点在北京大兴种猪场。
酵母培养物由美国Vi-Cor公司制造,在中国市场上的商品名为麦可食,其产品是采用酵母细胞经过特定生产工艺三级发酵制造形成,主要为酵母细胞的代谢产物。
有效成分为:活性肽、有机酸、免疫多糖、酶类、酵母细胞、维生素、代谢活性物质、未知营养因子等。
金褐色,烤香味,流动性和稳定性好,粗蛋白21%,粗脂肪1.6%,粗纤维13%,葡聚糖30-35%。
3.3 试验日粮两组的基础日粮成分完全一致。
对照组母猪基础日粮不添加酵母培养物。
试验组母猪全价料基础日粮添加2.5kg/吨的酵母培养物。
3.4 饲喂与记录妊娠母猪按预产期提前7天入圈,按膘情每天投喂3.5-2.0公斤,分3次饲喂;哺乳母猪每日7:00、11:00和17:00三次饲喂,潮拌料随意采食;哺乳仔猪7日龄开始提供教槽料,全期自由采食和饮水,环境、温度、免疫和驱虫等按猪场的常规饲养管理进行,在相同日龄(30日龄左右)给仔猪断奶,清晨空腹测体重。
记录母猪每天的采食量;仔猪10日龄及30日龄断奶时称个体重(窝重),记录死亡率,计算乳猪哺乳期日增重。
每天观察并记录猪舍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