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数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 集合及其运算 一.集合的概念、分类: 二.集合的特征: ⑴ 确定性 ⑵ 无序性 ⑶ 互异性 三.表示方法: ⑴ 列举法 ⑵ 描述法 ⑶ 图示法 ⑷ 区间法 四.两种关系:

从属关系:对象 、 集合;包含关系:集合 、Ü 集合 五.三种运算:

交集:{|}ABxxAxB且 并集:{|}ABxxAxB或 补集:UA{|U}xxxA且ð 六.运算性质:

⑴ AA,A. ⑵ 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⑶ 若BA,则ABA,ABB.

⑷ UAA()ð,UAA()ðU,UUA()痧A. ⑸ UUAB()()痧UAB()ð,UUAB()()痧UAB()ð. ⑹ 集合123{,,,,}naaaa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2n,所有真子集的个数为21n,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所有二元子集(含有两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2nC. 第二章 函数 指数与对数运算 一.分数指数幂与根式:

如果nxa,则称x是a的n次方根,0的n次方根为0,若0a,则当n为奇数时,a的n次方根有1

个,记做na;当n为偶数时,负数没有n次方根,正数a的n次方根有2个,其中正的n次方根记做na.负的n次方根记做na. 1.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两个关系式:()nnaa;||nnanaan为奇数为偶数 3、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mnmnaa;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1mnnmaa. 4、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⑴ mnmnaaa; ⑵ mnmnaaa;

⑶ ()mnmnaa; ⑷ ()mmmabab; ⑸ 01a,其中m、n均为有理数,a,b均为正整数 二.对数及其运算

1.定义:若baN(0a,且1a,0)N,则logabN. 2.两个对数:

⑴ 常用对数:10a,10loglgbNN; ⑵ 自然对数:2.71828ae,loglnebNN. 3.三条性质:

⑴ 1的对数是0,即log10a; ⑵ 底数的对数是1,即log1aa; ⑶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4.四条运算法则:

⑴ log()loglogaaaMNMN; ⑵ logloglogaaaMMNN; ⑶ loglognaaMnM; ⑷ 1loglognaaMMn. 5.其他运算性质:

⑴ 对数恒等式:logabab;

⑵ 换底公式:logloglogcacabb; ⑶ logloglogababcc;loglog1abba;

⑷ loglogmnaanbbm. 函数的概念

一.映射:设A、B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中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这样的对应就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二.函数:在某种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y,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

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记做()yfx,其中x称为自变量,x变化的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x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叫做函数的值域. 三.函数()yfx是由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四.函数的三要素:解析式;定义域;值域. 函数的解析式 一.根据对应法则的意义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xxxf2)1(,求函数)(xf的解析式. 二.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形式,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43ffxx,函数)(xf的解析式. 三.由函数)(xf的图像受制约的条件,进而求)(xf的解析式. 函数的定义域 一.根据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求定义域:

⑴ 整式:xR ⑵ 分式:分母不等于0 ⑶ 偶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 ⑷ 含0次幂、负指数幂:底数不等于0 ⑸ 对数: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真数大于0 二.根据对应法则的意义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如:已知()yfx定义域为]5,2[,求(32)yfx定义域; 已知(32)yfx定义域为]5,2[,求()yfx定义域; 三.实际问题中,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决定的定义域. 函数的值域 一.基本函数的值域问题:

名称 解析式 值域

一次函数 ykxb R

二次函数 2yaxbxc

0a时,24[,)4acba

0a时,24(,]4acba

反比例函数 kyx {|yyR,且0}y

指数函数 xya {|0}yy

对数函数 logayx R

三角函数 sinyx cosyx {|11}yy

tanyx R

二.求函数值域(最值)的常用方法:函数的值域决定于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因此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往往取决于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常用解法有:观察法、配方法、换元法(代数换元与三角换元)、常数分离法、单调性法、不等式法、*反函数法、*判别式法、*几何构造法和*导数法等. 反函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反函数:设函数()yfx()xA的值域是C,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得

到()xy.若对于C中的每一y值,通过()xy,都有唯一的一个x与之对应,那么,()x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y()y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1()xfy,习惯上改写成1()yfx.

二.函数()fx存在反函数的条件是:x、y一一对应. 三.求函数()fx的反函数的方法: ⑴ 求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

⑵ 反解,用y表示x,得1()xfy ⑶ 交换x、y,得1()yfx ⑷ 结论,表明定义域

四.函数()yfx与其反函数1()yfx的关系: ⑴ 函数()yfx与1()yfx的定义域与值域互换. ⑵ 若()yfx图像上存在点(,)ab,则1()yfx的图像上必有点(,)ba,即若()fab,则1()fba

⑶ 函数()yfx与1()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函数的奇偶性:

一.定义:对于函数()fx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x,如果满足()()fxfx,则称函数()fx为奇函数;如果满足()()fxfx,则称函数()fx为偶函数.

二.判断函数()fx奇偶性的步骤: 1.判断函数()fx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称可进一步验证,如果不对称; 2.验证()fx与()fx的关系,若满足()()fxfx,则为奇函数,若满足()()fxfx,则为偶函数,否则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二.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三.已知()fx、()gx分别是定义在区间M、N()MN上的奇(偶)函数,分别根据条件判断下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列函数的奇偶性.

()fx ()gx ()fx 1()fx ()()fxgx ()()fxgx ()()fxgx

奇 奇 奇 奇 奇 偶 奇 偶 奇 偶 奇 偶 奇 偶 偶 偶 偶 偶

五.若奇函数()fx的定义域包含0,则(0)0f. 六.一次函数ykxb(0)k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0b; 二次函数2yaxbxc(0)a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0b. 函数的周期性:

一.定义:对于函数)(xf,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则)(xf为周期函数,T为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2.如果函数)(xf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xf的最小正周期.如

果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函数()fax的最小正周期为||Ta. 函数的单调性

一.定义:一般的,对于给定区间上的函数()fx,如果对于属于此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x,2x,当12xx时满足: ⑴ 12()()fxfx,则称函数()fx在该区间上是增函数; ⑵ 12()()fxfx,则称函数()fx在该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 ⑴ 取值; ⑵ 作差、变形; ⑶ 判断: ⑷ 定论: *2.导数法:

⑴ 求函数f(x)的导数'()fx; ⑵ 解不等式'()0fx,所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⑶ 解不等式'()0fx,所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复合函数[()]yfgx,设()ugx,则()yfu,可根据它们的单调性确定复合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