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消防建设方案V1

智慧消防建设方案V1

智慧消防建设方案目录一、建设背景 (4)二、建设理念 (4)2.1、以城市智慧消防为立足点,极大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5)2.2、以城市智慧消防为结合点,全力推进协同管理和统筹决策 (5)2.3、以城市智慧消防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协调发展 (6)2.4、以城市智慧消防为根本点,有力助推消防产品流通规范有序 (6)三、建设原则 (6)四、工作目标 (8)五、需求分析 (9)5.1、火灾防控“自动化”需求 (9)5.2、灭火救援“智能化”需求 (10)5.3、业务管理“透明化”需求 (10)5.4、数据整合“共享化”需求 (10)5.5、消防办公“远程化”需求 (11)六、系统架构 (11)七、建设内容 (12)7.1、建设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12)7.2、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实战指挥平台 (13)7.3、建设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14)7.4、建设数字化预案编制和管理应用平台 (15)7.5、建设“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16)八、建设功能 (17)8.1、分级报警功能 (17)8.2、指挥功能 (17)8.3、消防移动端(消防车)功能 (18)九、新技术应用 (18)9.1、5G 技术赋能模块 (18)9.2、智慧消防 AI 预警融合模块 (19)十、建设价值 (20)10.1、档案信息规范化 (20)10.2、消防巡检数据化 (20)10.3、接警、告警智能化 (20)10.4、资源管理动态化 (21)10.5、信息传递实时化 (21)十一、建设意义 (21)11.1、提高全社会火灾防控能力 (21)11.2、提高消防部门管理能力 (21)11.3、提高消防队伍快速反应能力 (22)一、建设背景2019 年共接报火灾 23.3 万起,亡 1335 人,伤 837 人,直接财产损失 36.12 亿元,与 2018 年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 4%、8.7%、0.8%和 1.9%,火灾总量没有出现波动,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全年仅发生重大火灾 1 起,同比减少 4 起,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仅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的 2016 年多 1 起,特别重大火灾则连续四年实现了零发生。

城乡居民住宅火灾虽然只占总数的 44.8%,但全年共造成 1045 人死亡,占总数的78.3%,远超其他场所亡人的总和。

值得关注的是,住宅火灾中,电气引发的居高不下,已查明原因的火灾中有 52%系电气原因引起,尤其是各类家用电器、电动车、电气线路等引发的火灾越来越突出,仅电动自行车引发的较大火灾就有 7 起。

2、建设理念本项目遵循“一个平台”建设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按照“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思路,整合汇聚各系统、各部门及社会单位的消防一体化数据资源,充分复用消防信息化建设成果,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应急的需求,以手机 APP 为重要载体,实现手机端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应急指挥效能;同时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消防多样化、消防资源深度挖掘及应用,将社会化消防监督管理、消防灭火救援涉及的各类要素和所需的消防信息链接起来,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监测、预警、处置、治理,有效提升城市消防综合防控水平,为火灾预防、防火监督、灭火救援、后勤保障等提供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决策依据,提高消防工作的判断力,辅助消防体系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达到消防工作有的放矢,全面开展的目的。

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平时与应急结合,通过对现有消防资源整合共享,实现基于“一张图”的消防大数据平台,为应急做好充分准备;为快速排除险情提供辅助决策,实现高效合理利用消防资源,有效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整体应急能力。

同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数据支撑,填充政府应急资源、救援力量数据。

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对相关模块进行完善和扩容,具备各类不同类型网络接入能力,实现多种传输和接收消防物联网信息。

平台对所有上传至平台的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并提供统一对外标准化接口,方便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对接及共享。

2.1、以城市智慧消防为立足点,极大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城市消防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的载体,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消防建设与应用将成为推动消防监管升级、发展新型应急技术的重要手段,促进市消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消防具有范围广、关联广、责任重等特点,建设城市应急平台能够准确地掌握各方面数据,给予日常防火、应急指挥翔实的信息基础,有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保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起立足于市消防现状和需求特点、与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相连接的安全保障体系,而城市消防应急的应用将为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一个最佳环境。

2.2、以城市智慧消防为结合点,全力推进协同管理和统筹决策通过统一的市消防支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推动城市智慧消防应用的信息资源挖掘与分布式处理,实现数据的统一共享,推动医疗、电力、煤气、气象、环保、交通等其他领域和消防领域的信息互通,在应对重大化学品泄漏事件、危化品爆炸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严重气候灾害时,有效进行协同处理、协同决策。

2.3、以城市智慧消防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协调发展城市智慧消防的建设与应用,对基础设施、设备的大规模数字化,不断影响相关社会行业的处置模式,进而对相关行业建设物联网产生强烈促动作用,如学校、医疗、环保、交通、工商、水务、规划、城建等各政府部门。

通过共同建设行业物联网应用,深化数据融合,从而实现由下至上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2.4、以城市智慧消防为根本点,有力助推消防产品流通规范有序基于城市智慧消防的建设和应用,一方面可以密切监控社会消防器材的配置、更新情况,减少公共消防漏洞;另一方面可以辅助对消防器材配置、更新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与过去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而得到社会对于消防器材的精确需求,使企业有规划地进行生产。

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企业生产销售、用户采购安装都有了一整套流程数据可查,监督了企业与用户的行为,实现经济活动的规范化转向。

3、建设原则为全面做好全区消防安全工作,扎实推进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火灾防控力量整合到位、火灾防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全力构建社会化火灾防控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火灾防控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党委关于提升政法及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的部署要求,加速推进现代科技与消防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转型升级,现提出如下智慧消防落实方案。

统一规划:要做点顶层设计,全国一盘棋,要有人来画蓝图,分任务,要有一个统筹,把企业和政府相结合,协同合作共建智慧消防。

统一标准:有些内容要定标准,比如物联网标准。

消防车、消防器材接入物联网的接口要出厂设计好统一标准,尽量不要后期再加装。

1、突出精准防控按照“纵向贯通、横向交换、条块融合”的原则,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来源,对消防内部、外部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和挖掘分析,为火灾风险研判、灭火救援指挥、队伍管理分析、消防宣传服务和领导指挥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

2、突出协同共治建设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平台,推进面向政府部门、社会单位、中介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消防社会化发展进程,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形成多元共治、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全社会共享的社会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

3、突出服务实战按照“信息互通、快速便捷、辅助指挥”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国的应急通信系统,提升应急通信网络覆盖能力,搭建“一张图”的实战指挥平台,整合灭火应急救援基础信息和社会资源,做到灭火救援预案随机调阅查询、作战全程评估和灾害事故发展趋势预判,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响应迅捷、决策科学、处置高效。

4、突出服务民生全面提升消防移动业务工作效能和移动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消防基层基础工作向深度、广度延伸提供保障,为社会公众个性化消防安全需求提供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5、突出警地融合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科技力无尽”的理念,坚持走“军民联合、警地融合”的道路,充分发挥天津、上海、沈阳、四川消防研究所的作用,加强与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借助社会优势资源,借助“外力”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充分运用先进实用的消防科技成果。

4、工作目标按照《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全面促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消防警务勤务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实现“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

1、火灾风险预测精准化:在哪块会发生火灾,会在什么时间发生火灾,会发生多大的火灾,为什么说他会发生火灾?这林林总总的问题,严重困扰着政府和消防部门,“防”永远是第一位的。

2、火灾防控智能化:智慧消防,做的最好的,就是要把火灾防得住,要知道哪儿风险最大,在哪儿应该使劲。

消防警力有限,在哪用,很关键,需要智慧,希望系统能直接告诉我,给我数据,给我决策,给我预案。

3、、作战指挥科学化:打仗,是消防管理人员的核心任务,怎大打,怎么运用人力,拿什么设备,从哪入手,用什么战术,危险有多大,安全防护怎么做,医生和相关部门怎么配合,被困楼上的怎么自救,一系列的事,要讲科学。

4、人员管理正规化:队伍不牢,地动山摇,这个消防应急队伍怎么管理,管要严,更要管的好,要有一个网格化的管理手段,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要详详细细,才能更好的排兵布阵。

5、需求分析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人口聚集、新建筑涌现、高层建筑增多、消防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给整个城市的消防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市政府作为整个城市消防安全的守卫者,必须坚定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狠抓城市火灾防控工作基础建设,同时要充分结合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用信息化手段来建设平台,准确把握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客观规律、体现区域特色的火灾防控应急略构想,提高城市火灾安全防范能力,大力提升政府部门及居民生活安全指数。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4 个阶段。

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