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化妆与形象设计》
二、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容专业
1、前言
课程的性质
《化妆与形象设计》是美容美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分析人物特点和进行人物化妆与造型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培养对象是有意向从事彩妆妆师、造型师、美容师、发型师、服装搭陈列师、色彩顾问、化妆品导购员、形象设计顾问等工作的学生。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造型能力—培养职业形象—通过中级证书考试,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学生上,既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及职业形象,最后就是要学生能顺利通过中级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教学模块:化妆基础知识、形象设计知识,建议授课2~3学期,总教学课时为576课时。
2、课程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展史和发展方向;
(2)、了解形象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3)、了解化妆品基础知识
(4)、学习设计理念
(5)、掌握整体搭配知识。
技能目标
(1)、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2)、具备彩妆造型和发型造型的能力;
(3)、具备服装造型的能力;
(4)、具备设计整体造型和修改造型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顾客沟通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形象;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美容、美发专业学生在专业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实训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各个章节均要有一套简明的技能操作图解,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结合专业,又要富有新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6)教材内容要反映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的准确性、独特性、规范性,文字表述力求简洁。
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培养,可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的。
(2)要处理好各个章节的独立性和联系性,如妆面色彩搭配、发型风格、服装搭配等,各联系的功能和操作手法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但是技术的原理和功能是相通的,方法也是有共性的,在授课时要注意知识的个性与共性,避免知识的遗漏和准确性。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示范性教学。
要有完备而清晰的示范案例,要有现场的示范教学活动。
本课程是一门非常形象和直观的专业课,教师在讲授具体化妆技巧或项目时要有示范,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技巧操作要点和注意容易错误的地方,要让学生掌握操作手法的准确度和规范度,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和效果。
(4)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和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从而增强专业技能。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师要求:具有教师资格上岗证,取得高级化妆师、形象设计师以上资格,并在专业岗位上工作多年,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参与教学。
(2)实训设备要求:能满足教学用的实训设备,如化妆镜、化妆工具、发型工具、色布、服装、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利用实训中心,让学生有实际操作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工作室、影楼、化妆品公司的工作氛围,利于学生对于整个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3)带领学生分阶到有关岗位,如化妆品专柜、影楼、工作室、摄影棚、剧组进行了解学习实践,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和更快的掌握学习的内容。
教学评价
(1)建立专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以每章节学习任务为一个考核项目,分阶段进行考核,
根据课堂听课状态和课外作业,以及本人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建议本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为主。
(3)建议在教学中按课程教学项目分别进行综合评价,按不同的权重计算总成绩。
(4)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及格。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美容专业(2~3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