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工艺库电气部分
0302030101-T1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
0302030102
防火涂料
1.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并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措施:
回流线和边相、中相之间的距离,宜符合“三七”开的比例
应安装在两个边相电缆和中相电缆之间,并在中间点换位。
接地点直接和接地极相连
新建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线路
电缆防火、水工程
电缆防火
0302030101
防火包带
非阻燃性电缆用于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易受外因波及而着火的场所,宜对该范围内的电缆实施阻燃保护;对重要电缆回路,可在适合部位设置阻火段实施阻止延燃。
电缆笔直度应满足附件厂商要求。
确定外半导电屏蔽层剥切点,形成一定长度的光滑、平缓的锥形过渡。过渡部分必须顺滑。
用专用工具将预制件扩张,并套入电缆本体。扩张时不得损伤预制件,预制件扩张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宜超过4小时。
完成接头铜盒的密封处理,要求密封可靠,无渗漏。
0302020103-T1
0302020103-T2
0302010401-T1
新建35kV~110kV电力电缆线路
0302010402
电缆保护管安装
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
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2.5m,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管。
地面以上2m部位应加装保护管,保护管埋入深度应不小于0.5m。
新建35kV~110kV电力电缆线路
电缆附件安装工程
0302020101
交联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35kV以下)
中间接头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点必须相适应,设备其连接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终端尾管必须有接地用接线端子。
(加工棚、温湿度控制、加热效直内容)
电缆外护层的剥切要求不得损伤电缆内衬层、铜屏蔽带和金属护套。外半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层,金属屏蔽断口要均匀整齐,不得有尖角及快口。
0302010302-T1
0302010302-T2
0302010302-T3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电缆沟/隧道/工作井敷设线路
0302010303
电缆蛇形敷设
采用垂直蛇形应在每隔5~6个蛇形弧的顶部和靠近接头部位用金属夹具把电缆固定于支架上,其余部位应用具有足够强度的绳索绑扎于支架上。
采用蛇形敷设的电缆,应在每个蛇形弧弯曲部位用夹具把电缆固定于防火槽盒内或桥架上。
0302020103-T3
新建110kV及以上单芯电力电缆线路
0302020104
交联电缆预制式终端安装(110kV以上)
终端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点必须相适应,设备终端和GIS终端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装置,其连接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终端尾管必须有接地用接线端子。
在多雨且污秽或盐雾较重地区的电缆终端,宜具有硅橡胶或复合式套管。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
0302010102
沟槽开挖
根据围护要求,先进行围护施工,然后根据电缆沟的平面尺寸和埋深,进行开挖沟槽。深度应满足电缆敷设的深度要求:自地面至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10 kV以下为0.7m;35 kV及以上为1m;穿越农地时分别为1m和12m。
根据施工图纸开挖沟槽,开挖路面时,应将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分别堆置,堆置处和沟边应保持不小于0.3m通道。
在电缆沟和隧道内敷设电缆时,在转弯处应放有足够数量的转角滑轮,必要时还需搭建放线的支架。
0302010301-T1
0302010301-T2
0302010301-T3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电缆沟/隧道敷设线路
0302010302
电缆支持及固定
金属制的电缆支架应采取防腐措施。电缆支架表面光滑,无尖角和毛刺。
0302010104-T1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直埋线路
电缆排管敷设工程
0302010201
排管通道
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7m。
电缆用的管径宜符合:D(管子内径(mm))≥1.5d(电缆外径(mm))
管群多使用18孔以下
电缆截面不得大于1000mm2
排管建成后及敷设电缆前,对电缆敷设所用到的每一孔排管管道都应用疏通工具进行双向疏通。清除排管内壁的尖刺和杂物并,防止敷设时损伤电缆。疏通检查中如有疑问时,应用管道内窥镜进行探测,排除疑问后才能使用。
阻燃防护或防火段,可采取在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当电缆数量较多时,也可采用阻燃、耐火槽盒或阻火包等。
2.在接头两侧电缆各约3m段和该范围内邻近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上,宜采用防火包带实施阻止延燃。
1.使用前将电缆表面将油污尘土等清洁干净
2.包带采取搭接一半方式绕包两圈,每卷包带要求紧密地覆盖在电缆上。
选用适合的压接钳和匹配的压接模具,将接地绝缘电缆或同轴电缆压接到电缆排上。若是同轴电缆,注意外芯导体需整齐,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剥切好箱体接地线,压接接地端子,然后连接到箱体接地排上
0302020106-T1
新建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线路
0302020107
回流线安装
应安装在两个边相电缆和中相电缆之间,并在中间点换位。
表3-2输电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电气部分)
项目编号
设计要求
施工工艺要点
成品示例
适用范围
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
电缆土建工程工艺标准库
电缆敷设工程
直埋敷设工程
0302010101
样沟开挖
通过收资,了解排管所经地区其之相关的管线或障碍物的情况,并在适当位置进行样沟的开挖
电缆敷设工程必须根据设计书和施工图,在敷设电缆前要挖掘足够数量的样洞,查清沿线地下管线和土质情况,以确定新电缆的正确走向。样沟深度应大于电缆敷设深度。
在套入应力锥前,应确认套入部件的次序和方向,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应力锥和电缆绝缘表面在套入过程中因碰擦而受损。
将电缆尾管与金属护套处进行密封处理,要求密封可靠,无渗漏。
0302020104-T1
0302020104-T2
0302020104-T3
新建110kV及以上单芯电力电缆线路
0302020105
按附件施工工艺要求,选择圆形围压、六角形围压或点压方式进行压接。
预制件受压后自动扩张,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预制件是否定位在要求位置上。
0302020101-T1
新建35kV电力电缆线路
0302020102
交联电缆预制式终端安装(35kV以下)
终端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点必须相适应,设备终端和GIS终端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装置,其连接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在终端、接头或转弯处紧邻部位的电缆上,应有不少于一处的刚性固定。
在垂直或斜坡上的高位侧,宜有不少于2处的刚性固定。长度大于1km的电缆隧道多使用每5米固定一次。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支架上。
当隧道(工井)内的电缆在转弯处无法固定在托架上时,应将电缆每隔1m左右用专用夹具悬吊于隧道(工井)顶上(单芯电缆的悬吊固定夹具禁止用导磁材料),或用可移动的支架(顶天立地)及横臂支架托住。电缆沟内的电缆在转弯处无法固定在托架上时,应制作专用的支架或用水平横撑,顶住两侧沟壁作托架。
0302010201-T1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穿管线路
0302010202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时,电缆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弯曲半径应根据不同电缆的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根据电缆敷设方案敷设电缆,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卷扬机、过路管口、转弯处以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地方应设有专人负责检查,检查人员互相之间必须配备通讯设备保证敷设过程中信息畅通。电缆敷设时,电缆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弯曲半径应根据不同电缆的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转弯半径≥20d)。敷设速度7-10m/min。
绑扎绳索强度应按受绑扎的单芯电缆,当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电动力验算。
电缆进行蛇形敷设时,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蛇形节距和幅度进行电缆固定。
必须使用专用电缆夹具。
0302010303-T1
0302010303-T2
0302010303-T3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电缆沟/隧道敷设线路
电缆登塔/引上敷设
0302010401
直埋敷设电缆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敷设后应对已敷电缆进行测绘作为竣工资料
(加敷设速度控制、牵引力、侧压力控制内容)
制作拉线头并安装防捻器,根据电缆敷设方案敷设电缆。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卷扬机、过路管口、转弯处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处等必须有专人负责,互相之间必须配备通讯设备。
焊接时防止虚焊。
0302020105-T1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
0302020106
接地箱、换位箱
金属护套的绝缘应完整良好,金属护套与保护器之间连接线不得采用裸导线,一般采用同朱同轴电缆安装孔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安装孔尺寸,打好地脚螺栓,并固定箱体。
剥切接地绝缘电缆或同轴电缆,并作好尺寸标记。
电缆敷设后复土前通知测绘人员对已敷电缆进行测绘。
0302010103-T1
0302010103-T2
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直埋线路
0302010104
回填土
盖板上铺设防止外力损坏的警示带后在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
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电缆上面应有150mm的土层,盖板上铺设防止外力损坏的警示带后再分层夯实复土至路面修复高度。
0302020102-T2
新建35kV电力电缆线路
0302020103
交联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110kV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