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分管及负责工作工作计划
一、安全生产工作
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和节假日、重大活动等时段为重点,制定分项治理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领导和牵头部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道路交通安全:加大宣传力度。
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司乘人员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防范火灾的重要预防性工作,广泛利用拉横幅、贴通知、发传单等传统方式外,还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知识讲座,有效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意识;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烟花爆竹零售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并严格执行。
乡安监办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做到每季度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发放整改通知书,及时整改,如限期不整改的上报县级主管部门。
建筑安全(风电项目、红色纪念馆等项目):深入开展防坍塌、防坠落、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
二、环境保护工作
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微信、标语、传单、走进中小学开展专题课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知识、环保政策人人
皆知,户户皆晓;
2、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和综合利用。
严格落实乡、村、组三级网格禁烧监管责任,加大夏、秋季节农作物秸秆禁烧的巡查、检查频次,严格查处焚烧秸秆的违法行为;
3、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把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红旅小镇”作为当前全乡上下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乡、村、组、户共同努力,切实改善乡村环境,为“红旅小镇”建设打好扎实的环境基础;
三、卫生和计生工作
1、加强卫生和计生政策宣传、营造浓郁的工作氛围,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2、推进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怀扶助工作,解决一部分计生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
3、开展年度奖特扶、独生子女奖励摸底、申报和年审工作,确保应奖尽奖,不发生一起错报漏报;
4、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
5、积极推进计生协会建设工作;
6、认真做好医养结合工作。
7、组织完成两癌筛查工作;
8、组织完成2019年义务献血工作。
四、劳动保障工作
1、立足实际,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体系。
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等五类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工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役作出贡献。
做好宣传、申报,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一人;力争做到全覆盖。
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质量提升工作,加大宣传,告知提档缴费的益处,以
点带面,由已明晰益处的老百姓带头宣传,从身边进行引导,让群众自发积极提升缴费档次。
今年力争实现全乡提档缴费200人。
2、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
以统筹城乡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效应,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保持就业和再就业人数稳定增长。
认真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着力援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实施有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在职培训力度,健全职业技能培训。
努力完成我乡全年新增就业80人,贫困人口就业20人,就业技能培训15人等工作目标。
3、健全机制,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
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一体化信息系统资源,充实企业用工管理信息数据库内容,扩大网络化管理覆盖面。
依托网格,以劳动用工管理薄弱、劳资关系矛盾突出、农民工用量大、生产环境差的非公有制企业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和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切实提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好职能作用,妥善调处各类简单纠纷。
切实把问题解决在企业、解决在当时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针对已有矛盾的企业,要依法做好指导工作,坚持全程跟踪,确保劳动关系的平稳。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全年不少于3次。
五、党政办工作
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努力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管理、搞好协调。
1、搞好公文立卷归档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公文收发、立卷、归档工作,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办结文件,对处理完的文件及时立卷、归档。
确保各类文件无漏缺,泄密现象发生。
2、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一是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凡需要党政办配合的工作,都将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二是积极发挥协调职能,主动开展纵向和横向协调,致力于机关各办关系融洽和工作协调;三是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3、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保障后勤服务。
一是加强办公室自身的管理,厉行节约。
按财经纪律办事,严格控制办公经费、接待费,确保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坚持和完善机关的工作制度。
严格按照考勤、车辆审批、公务接待等相关制度办事,使机关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