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1目的和适用范围1.1.1目的为规范本项目路基工程施工,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各道施工工序工作落实到位,克服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倡导文明施工,编制本项目细则。
1.1.2适用范围本施工手册适用于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发布的及工地建设、公路工程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
1.2.2 河北省颁布施行的有关施工管理的文件规定。
1.2.3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
1.2.4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1.2.5河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河北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手册范本》。
- 1 - / 1151.3 主要内容本篇共12部分,分别为总则,施工准备,路堤施工,路堑施工,特殊路基施工,强夯,冲击碾压,路基排水,防护及支挡,取、弃土场整治,冬、雨季施工,路基整修及交工验收。
2 施工准备路基工程施工准备框图见图2-1。
图2-1 路基工程施工准备框图2.1 一般要求2.1.1在路基施工开工前,承包人总工及其他技术人员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文件、相关规范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2.1.2在开工前,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 3 - / 115测体系,并细化到各施工工点;对各类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等交底。
2.1.3按计划安排组织施工队、机械设备进场,并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2.1.4 编制总体(分项)开工报告,规划落实取、弃土场的位置选择,取样试验。
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3点(1点做比对试验);土质变化较大时,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2.1.5各项工程开工前要达到“四通一平”要求(通路、通电、通水、通讯和场地平整)。
2.2 人员组织2.2.1按计划安排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施工人员在发包人的要求限期内进场。
2.2.2根据合同工期合理安排路基专业施工队陆续进场,并根据工程需要专设软基处理、强夯、冲击碾压等专业施工队;编制(月、季、半年、年)劳务用工计划,确保特殊季节(农忙、节假日等)劳务人员数量。
2.2.3施工队伍的特殊工种人员具有安检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许可证。
2.2.4承包人及时统计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及时及工程所在地公安机关、劳动部门沟通办理相关手续。
2.2.5 适时组织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按时给劳务人员发放劳保用品。
2.2.6采取切实有效办法按时对劳务人员工资进行结算,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
承包人负直接责任,发包人负监管责任。
2.2.7 各施工工点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见图2-2。
图2-2 施工工点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注:施工工点的管理、技术人员均为承包人的人员,而非劳务队人员。
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工点安排,明确工点管理的相关负责人。
- 5 - / 1152.3 主要设备及管理2.3.1 路基施工主要设备配备。
1)挖运设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
2)摊铺平整设备:推土机、平地机。
3)压实设备: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
4)特殊设备:强夯机、冲击压路机、羊角碾等。
5)其它设备:洒水车、五铧犁、旋耕犁、砂浆拌和、运输设备等。
2.3.2设备管理。
1)施工车辆和各类机械设备按相关要求组织进场,并按照类别统一编号,规范标识。
标识牌具体要求见《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手册》。
2)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清洗,严禁带病作业。
设备停放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
3)主要设备应明确主机手及副机手。
2.4 临时设施2.4.1施工便道(便桥)1)施工便道(便桥)要求见《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段)公路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手册》。
2)便桥应满足载重和排洪要求,桥面宽度不小于4m,设置防护栏杆和超限标牌。
2.4.2 施工用水1)施工用水不得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水井或蓄水池加盖且确保取用方便,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根据工程的规模计算用水量以确定取水方式,保证有足够的存水量和方便及时的取水;配备符合要求的洒水车,以保证每层路基填料含水量的均匀和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以及运输便道、取土场等降尘用水量。
2.5技术准备2.5.1基本要求1)开工前,承包人将现场调查和核对的情况在接管工地14天之内书面通知监理人,然后根据监理人提供的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在28天内将复测结果提交给监理人。
2)经过复核,对存在异议的导线控制点,承包人及时提交书面报告给监理人,确认最终解决办法;对存在异议的水准点,承包人向监理人提交一份列有勘误高程的修正表,核对正确高程。
3)承包人将施工中全部控制桩进行加固保护,并在水准点、三角网点等处竖立易于识别的标志。
- 7 - / 1154)所有导线、中线、水准点、横断面复测和补测等工作,测量精度、技术要求等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要求。
5)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对破坏的桩位点及时恢复。
6)对每项测量成果监理人进行复核,双方签字确认,原始记录应存档。
2.5.2 导线点复测导线点复测所用仪器使用前进行标定;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进行加密,其精度及原有导线点相同;每标段导线起讫点(最少两个点)及相邻标段进行衔接联测,保证导线控制点全线闭合。
2.5.3 水准点复测水准点复测所用仪器使用前进行标定;水准点复核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及国家水准点闭合;加密水准点精度及原有水准点相同,并及相邻原水准点闭合;每标段水准点起讫点及相邻标段进行衔接联测,保证水准点全线闭合。
2.5.4中线复测开工前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恢复中桩要及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如发现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做断链处理,并整理好资料报监理人。
2.5.5 横断面复测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中桩、路堑坡顶、截排水沟、取弃土场等具体位置设置标识桩标识清楚并反映地形、地物、地质的变化,标出相关水位、土石分界等;及设计对应逐桩施测,施测宽度满足路基及排水设施的需要。
2.5.6试验准备1)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基底土样进行相关试验。
每公里至少取3个点;土质变化大时,按实际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取样时,监理人全程跟踪。
2)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
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颗粒分析、密度、有机质含量等。
3)路基填料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2.6 场地清理2.6.1一般要求。
1)承包人按设计图纸进行用地放样,确定路基施工界线;并加密界桩。
特别要复核桥台锥坡及挡墙等占地线是否及实际需求一致。
2)场地拆除清理及清除表土后进行压实,承包人重测地面高程及横断面,监理人复核,并做好填挖方断面及土石方调配方案,作为路基施工计量的依据。
3)承包人按工作量的大小,适当划分段落组织实施;清理和拆- 9 - / 115除工作完成后,承包人在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6.2 清理场地(附图A.1)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2)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区等的路段,清理场地前主动及保护区有关管理部门联系,辨别、确认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资源,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移植等妥善处理。
3)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mm~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达到规范要求。
清理的表土有序集中地堆放在弃土场内,以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其压实度达到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
4)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路基范围内的坑穴在清除沉积物后按要求分层填平夯实。
5)路基跨越河、塘、湖地段时,承包人采取措施修筑围堰,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等不适宜材料,并按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方案等进行填前处理。
6)对于鱼池、小河塘等地段,将水按相关要求排干,并对基底进行彻底清淤等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2.6.3 拆除及挖掘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等按设计要求予以拆除;对正在使用的道路设施及构造物,做出妥善安排之后,才能拆除。
2)原有结构物的地下部分,其挖除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图纸或监理人的要求。
对于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在杂物清除干净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严禁对坑穴进行倾填。
2.6.4 表土清理压实工序示意图。
见图2-3。
图2-3 表土清理压实工序示意图2.6.5 施工及监理要点1) 施工组织设计。
达到“一个符合、二个体系、三个特性、六项措施”的要求,即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及合同要求;组织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保证工程施工的有效管控;具有针对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2) 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横断面复测,保证线位正确,确定填挖数量,确定路堤填筑层数,计量有基础数据。
3)地表是否彻底清除干净。
是否存在坑洞、地穴,如存在,是否按照既定的处理方案处理。
坑洞、地穴处理时执行监理人旁站制度,严防倾填坑穴。
4) 基底碾压压实度满足规定标准。
对于达不到标准的地段,查找原因,并重新取样做标准击实试验。
监理人对所有标准击实试验进行平行验证试验。
5) 核实软土路基段是否及设计文件相符。
不符时,及设计代表沟通调整。
6) 平地机或推土机将原地表整平,平整度误差不超过50mm,保证地基能够均匀压实。
7) 原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开挖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原地面坡度陡于1:2.5时,按特殊路基设计进行处理。
2.7 试验路段1)试验路段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小于100m。
2)下列情况均进行试验路段施工:(1)填土路堤、土石路堤;(2)特殊地段路堤;(3)特殊填料路堤;(4)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5)采用新型设备的路基(主要是指碾压设备)。
- 13 - / 1153) 路堤试验段应包括以下内容:(1)填料试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等)、检测报告等;(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及性能(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以及安全、环保等要求);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特别是含水量、压实度检测方法、检测速度等;(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机械组合、进场设备数量和施工工期安排,进一步调整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调配机械设备,布设施工工点;(6)优化后的施工工艺;(7)优化后的工点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安全等体系;(8)原始记录、过程记录;(9)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10)摊铺的施工工艺、设备及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