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历史与现状-马辛

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历史与现状-马辛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个小的高潮。
新世纪开始后,国内心理咨询日益红火,社会需求 迅速增加,培养心理咨询的专门人才成为一个非常迫切
的任务。为了促进心理咨询行业的职业化,满足人民群
众对心理服务迅速增长的需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 郭念锋、张建新、姜长青等专家,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的大力支持了,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 合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实际,起草了《心理咨询师国家 职业标准》。
经过充分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最终于2001 年8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试行。该试行标 准的颁布,在我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进程的历史 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2年,依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与中国就业培训技 术指导中心组织编撰出版了《心理咨询师培训
教程》(三级、二级),这标志着心理咨询师
疗机构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咨询科室,从此,心理
咨询工作在我国以空前的速度迅速展开。
我国大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进程是从上个
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的。世纪之交的中国,处
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社会压力增加, 国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心理学界、精神 卫生界专家从心理健康知识的大众普及工作开始, 后来发展到培训心理咨询的专门人才,90年代末
些都不是国家认可的证书。
目前唯一被国家承认,有法律地位的就是 国家人社部包括前劳动部颁发的,通过国家统考 获得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证书。心理咨询师也 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开展工作的法定名称。
要提高认证质量,关键之一是各级认证、考试机构 如何把好准入门槛,严格选拔合格人员;关键之二在于 政府是否有具体的主管部门。我们协会多次向有关部门 反映了情况,政府部门也在考虑规范市场,提高认证质
从历史缘起及服务内容看,心理咨询与心理 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互相重叠、相通,具有助人的 目的、机制大同小异。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更多
是普通人群,提供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心
理帮助。而心理治疗主要针对临床患者,提供矫 治性、康复性的心理帮助。
从行业的从业人员背景和社会管理角度看, 由于存在以上差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我国 社会的发展历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处境上的不 同,处于不断分化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 之中。
高水平的能承担督导职能的专家也非常有限。中国
心理卫生协会已经成立了心理咨询师工作小组,十 二五期间将专题研究和促进我国督导体系的建立。
我们的想法是,先借鉴我国港台地区 的成熟经验,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先做
试点,探索我国心理咨询师的督导策略,
取得经验后,再通过行业管理组织和政府 部门制度化,向全国推广。
理咨询师行业管理组织何时建立?等等。
我下面就我们协会掌握的有关
情况,就上述大家关心的问题说明
如下:
1、如何提高心理咨询师的认
证质量?
现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鉴定规模很大, 但质量不理想。由于利益驱动和监管的缺乏, 现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鉴定在许多地方变成 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
按国家标准,咨询师考试的报名门槛本来 就不高,比如三级咨询师需要心理学相关专业 大学专科或其它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但有些地
具体来说,要开心理咨询门诊都找不到审批的 机构,卫生、人社、民政、工商,各个部门都似乎 该管,但都不管,也不知道怎么管。很多咨询师都 在现有机构,如医院、学校、企业进行心理学服务,
或者干脆注册一个信息服务、工商咨询或教育培训
类的工作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规避监管的
问题。
心理咨询师要变成一个成熟的职业, 应该有配套的法律和制度。中国心理卫生 协会未来5年,将协助政府把促进心理咨 询师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作为工作 重点。
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即将出台的 《精神卫生法》这部涉及全民福祉的法律框架 之下,进一步合理界定心理咨询工作的地位、 功能、业务范围,以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 师、精神科医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 关系。
从长远看,可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省的经 验,逐步提高心理咨询师准入标准,利用目前
已有100多所大学开设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专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又编撰了《国家心理 咨询师培训教程》(一级),并对05版二、三级 教材进行了修订。一级教材和二三级修订教材今 年都已经出版发行。
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 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 理人际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
彬、龚耀先、许淑莲、陈双双等人,曾使用“综合
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这种综合疗法 包含了心理咨询的大量内容,为我国心理咨询工作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 20世纪60年代中期,心理学再次被摧残。
一直到80年代,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才在新 形势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1986年,某些医
今年5月公布的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稿, 各地心理卫生专家和广大心理咨询师都很关注。 在国家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期间,我协会及时 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并用协会的名义,向国务 院法制办表达了我们的意见。全国许多心理卫 生和心理咨询组织也积极提出了建议。
无论精神卫生法正式版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规
定涉及多少,我们认为,为了促进心理咨询事业 健康有序地发展,应该有法律和制度明确心理咨 询师的从业要求和标准,明确监督管理、继续教 育等;明确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要求、监管要求 等;明确心理咨询的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服务的 技术规范、管理制度等。
部门完善鉴定体系,提高认证质量。
2、如何协助政府促进心理咨询师
执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从道理上说,心理咨询师取证后就可以合
法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一方面大部分
咨询师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咨询师
的执业制度和法律环境也不具备。现在,还没 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来规范心理咨询活动。除极 个别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心理咨询师 进行职业活动的配套法规。
的有利形势,使将来的心理咨询师绝大部分都 拥有心理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彻底扭转目 前心理咨询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复杂、水平 参差不齐,以致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局面。
3、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成 长需要高水平的督导,我国的督 导机制何时建立?
心理咨询师取证后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要成 为真正的能为社会所认可的专业人士,还有漫长的 路要走。其中职业后教育和专业督导不可或缺。我 国的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和督导机制尚未建立,
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的内容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从2003年开始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鉴 定试点工作,到2005年5月止,全国参加三级和 二级培训的学员累计达到2万多人,近8千人取得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2005年,在充分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 心理卫生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进 行了修订,并于2005年8月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400名心理学工作 者和心理咨询师由于成绩突出,受到了国 务院、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军队和各 级地方政府的表彰。
但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的心理咨询师队伍的规模还很小,整体水
平还不高,还远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进程现在还处于初级 阶段,培训鉴定方式还不很完善,取证后的继 续教育和职后管理还未跟上。
中国的临床心理学及健康心理咨询工作,如果从那
时候开始算起,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1937年,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我国刚刚萌芽的临床心理学和 健康心理咨询工作全面停顿。
我国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作为临床心 理学的内容之一再次兴起,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 叶。当时,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王景和、钟友
我国心理咨询师 职业化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马辛
各位领导 各位专家 心理咨询师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委托,就我国心 理咨询师职业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等 问题向大会做报告,请大家提宝贵意见。
我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历史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手段, 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积极支持发展的领域,现在已 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心理咨询(counseling)指在良好的咨询关系 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师运用咨询心理学 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进 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促进其个体的良好适应和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我国早期的心理咨询工作 与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密不可分。但近 20年来,相对独立于卫生系统的心理咨询 工作迅速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 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他
比较关心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于1937年与丁祖荫
一起,翻译出版了F.D.Brooks的《青年期心理学》。
今年五月份,参加心理咨询师各级别培
训的学员累计达50万人左右,取得证书
约25万人。特别是08年以来,连续3年,
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人
数都以50%的速度增加,非常惊人。
据有关资料,09年统考人数9万余人,10
年14万余人,今年仅五月份考试,参加的人
数就达9.6万人。心理咨询师已经成为人社 部国家职业资格统考职业中人数排第二的职 业(人力资源师人数最多),按现在这样的 增长速度,排第一也指日可待。
区,连这个标准也没有很好的执行,有的大学
一年级学生就开始报考三级,有的造假文凭报 考三级。二级的情况也相当混乱。
此外,社会上假心理咨询师证书泛滥,除了假冒 二三级证书以外,还有大量的假冒一级心理咨询师证
书。就我们所知,人社部到现在为止,没有授权任何
机构在任何时间开展一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工作,也没 有颁发过一张一级证书。还有亚洲心理咨询师、国际 注册心理咨询师、华人心理咨询师、世界心理师、心 理督导师等培训和证书也在社会上有不小的市场,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