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

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作为新课程的践行者,他们的素质将决定历史教学的优劣。

广大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积极应对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本文就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师应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进行几点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新课程;专业素养;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教师成了拥有和传授历史知识的唯一载体。

而新的教育改革力求学生拥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从质疑到实践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由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摒弃传统教学中你教我学的单一传授模式,培养孩子多样化学习方式
以前大多数的历史教学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讲解到安排练习和作业批阅,都是由教师一个人操作完成。

而学生都是在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照猫画虎,他们的个人经验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通常是被忽视的,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

1.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与学生融为一体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新课标要求的首要条件。

新课程的要求使教师不再单纯的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
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应该在授课前组织学生积极的寻找,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源;上课时,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的兴趣点,积极主动的挖掘相关知识。

通过这种形式,历史教师不但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历史教师只要掌握好教学进度,及时拨正学习的“航向”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们的共同特点,又要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

除了对书本已有知识的学习,还要善于搭建共同参与,相互讨论的平台,使学生更自主的完成历史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对学生的评价亦不可用以成绩为主的传统看法,要用更注重过程,侧重发展素质的眼光去看待教学。

2.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手段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外,利用多媒体也能给初中历史课堂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可控性、模拟性和良好的交互功能,对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更易接受。

图文并茂的知识信息能有效渲染课堂的气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历史知识。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增加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率。

学生的学习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心理倾向,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文化底蕴
首先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外,历史教师还要涉猎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像自然科学、人文、军事以及艺术等也跟历史学科有很大的联系。

历史教师既要有较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能把握基本的社会发展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基本的哲学原理、基本的史学观点。

历史教师还要经常关注时事,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

这种跨学科知识,既是历史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构建学者型历史教师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平时的知识累积和“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

在自我进修的学习中可以利用方面的网络化获取新的历史知识,开阔视野。

其次除了满足知识层面的要求外,教师本身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要在“教书”上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在“育人”上能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具体的要做到注重自己的行为谈吐,仪表形象,为人处事等方面,因为教师的行为除了课堂上的关注,也会影响到学生课余的生活中去。

三、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用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制,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习的热情下降。

在处理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建立在平等,
友爱的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要达成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关系。

教师应该首先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来自教师的态度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要积极引导,尽力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多多给予鼓励和信任,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亮点。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作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积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自尊自爱自信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不断的深入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面对新挑战,作为历史教师,更应该积极应对,找到突破口,完成从形式到理念的全新变革!
参考文献:
[1]雷永丽.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1期
[2]胡冬梅.浅谈课程改革与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