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下列符合此主题的是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封存B.使用可降解塑料袋C.将难处理的工业废渣填埋D.焚烧生活垃圾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B.碘升华C.纸撕碎D.铝氧化3.下列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Ca B.Cu C.C D.O4.Ce2O3常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Ce2O3属于A.有机化合物B.氧化物C.碱D.盐5.K2FeO4是一种高效净水剂。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6.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珍贵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CO2灭火器扑灭C.误服重金属盐溶液,喝鸡蛋清或牛奶D.NaOH溶液溅入眼眶,立即用手揉眼睛7.右图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B.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C.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8gD.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8.在化学反应2NaClO2+Cl2=2NaCl+2中,内物质的化学式是A.ClO2B.Cl2O C.NaClO D.NaClO39.下列是几种常见洗发水水溶液的pH,酸性最强..的是A.海飞丝— 6.90 B.清扬— 5.70 C.采乐— 6.83 D.潘婷— 6.64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的是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聚乙烯在空气中灼烧,产生刺激性气味D.铁锈加入稀盐酸中,得到浅绿色溶液11.实验室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4%的NaOH溶液200 g,需水的质量为A.8 g B.192 g C.196 g D.200 g12.下图是KMnO4制O2、收集、验满及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B.收集C.验满D.铁丝燃烧13.下列物质的检验或鉴别,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检验淀粉——加碘食盐B.检验碳酸盐——稀盐酸和Ca(OH)2溶液+13 2 8 313Al铝22.98C.鉴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D.鉴别NaCl和NaOH溶液——紫色石蕊试液14.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aCO3 →Ca(OH)2B.CO2→O2C.Fe2O3→ Fe D.CuO →CuSO415.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常见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B.等质量C9H8O4和C6H12O6所含分子数相同C.C元素质量分数为60%D.C、H、O元素质量比为9:8:4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6.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酸溶液一定显酸性B.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D.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7.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Array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该反应共涉及7种分子D.生成物中可能有氧化物18.下列物质的除杂实验中,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20. 向150 g 的Na2SO4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制得无水Na2SO4186 g,则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为A.22 g B.44 g C.57.6 g D. 无法计算三、(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9分)2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氮原子▲ ;(2)煤的主要成分▲ ;(3)+1价的氢元素▲ ;(4)人体中最多的物质▲ 。
22.(4分)用字母序号....填空:a.N2b.NaHCO3c.焦炭d.NaCl(1)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2)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3)可作调味品的是▲ ;(4)用于焙制糕点疏松剂的是▲ 。
23.(17分)变废为宝好处多。
(1)秸秆再生利用①我市一企业将秸秆经一系列处理开发出天然秸秆塑料,优点为▲ ;A.节约能源B.减少白色污染C.减少因焚烧秸秆产生的PM2.5②使用1吨塑料要排放3.13吨CO2,而这种塑料仅为1.6吨,若工厂化年产1.4万吨该塑料,则每年可减少排放CO2▲ 万吨(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③秸秆可制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草木灰中可溶物含K2CO3、K2SO4和KCl,下左图是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①农业上,草木灰可作▲ 肥,▲ (填“能”或“不能”)和NH4Cl混用;②KCl是▲ 溶(填“易”、“可”、“微”、“难”)物质,▲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③提取草木灰中K2CO3的步骤如上右图所示:则晶体A主要是▲ 和▲ (填化学式...)。
...),晶体B主要是▲ (填化学式(3)废旧电路板(PCB)回收利用①PCB中含:a、Cu、Ag、Pb(铅)、Fe等;b、塑料聚合物;c、陶瓷和玻璃纤维。
其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②用溶蚀法回收PCB中的Cu,原理如下:a、溶蚀:将Cu溶解在CuCl2溶液中,生成Cu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再生:将O2鼓入CuCl溶液,加入稀HCl,生成CuCl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置换:在再生液中加入铁粉,得到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4.(4分)右图是某品牌牛奶的标签,回答问题: (1)该品牌牛奶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 ;A .蛋白质 B.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D .维生素 E .钙 (2)该标签中没有提及的人体必需营养素为 ▲ ; (3)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常用 ▲ 检验淀粉; (4)钙是人体必须元素之一,缺钙会导致 ▲ (答一点..即可)。
四、(本小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5.(10分)水玻璃(Na 2SiO 3溶液)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洗涤剂生产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下图是用稻壳灰(SiO 2: 65%~70%、C :30%~35%)制取水玻璃的工艺流程:(1)反应时,要加热搅拌并加压的目的是 ▲ ;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操作A 的名称是 ▲ ,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 和 ▲ ;(4)可循环使用的洗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5)操作B 的名称是 ▲ ,实验室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 (6)该工艺能有效降低成本,是因为 ▲ 、 ▲ 。
五、(本小题包括2小题,除特殊说明的外,每空1分,共21分)26.(8分)实验课上,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 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氮化镁(Mg 3N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和水反应,生成Mg(OH)2和NH 3; 【实验步骤】①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1);营养成分每100克含 蛋白质≥3.3克 脂肪≥3.3克 碳水化合物≤5.5克 维生素D 3 40-160IU②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③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④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固体颜色,取少量固体加入水中。
【分析】(1)步骤①中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加水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镁条绕城螺旋状的目的是▲ ;镁条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④中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
加入水中,产生白色浑浊及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镁能在N2中燃烧,并生成Mg3N2。
(5)请你判断:2.40g镁条在某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为▲ ;[相对分子质量—— Mr(MgO)∶40、Mr(Mg3N2)∶100]A.3.33g B.4.00g C.3.93g D.3.96g27.(13分)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 = 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
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了3次实验:(不考虑稀盐酸挥发........)【查阅资料】:a、碳酸镁晶须受热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Mr(MgCO3)∶84、Mr(H2O)∶18、Mr(MgO)∶40、Mr(CO2)∶44]【实验步骤】①▲ ;②准确称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C装置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打开弹簧夹a , ▲;⑥准确称量C 装置的质量(如右表); ⑦重复上述步骤; ⑧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完善实验步骤:① ▲ ;⑤ ▲ ;(2)请计算碳酸镁晶须中的n 值。
(要求有计算过程,3分)▲(3)A 装置中盛放的溶液是 ▲ ; (4)D 装置的作用是 ▲ ; 【实验反思】(5)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原因可能是 ▲ ;(6)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 ;偏小的是 ▲ ;①反应结束后,没有通空气; ②称量C 装置前,没有通空气; ③没有A 装置; ④没有D 装置;⑤稀盐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 装置中NaOH 溶液浓度过大;(7)为精确测定n 的值,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同学称取13.8 g MgCO 3·nH 2O 进行热重分析,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热重曲线示意图。
则:①t 2℃时,剩余固体为 ▲ (填化学式...); ②最终剩余的4.0 g 物质是 ▲ (填化学式...); ③MgCO 3·nH 2O 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013年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模拟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编 号 1 2 3 实验前 228.00 228.00 228.00 实验后229.10229.11229.09一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1.(4分)3N C H 2O22.(4分)c a d b 23.(17分)(1)①ABC ②2.14 ③CH 4 CH 4 + 2O 2 ==== CO 2 + 2H 2O (2)①钾肥 不能 ②易 K 2CO 3 ③KCl K 2SO 4 K 2CO 3 (3)①ac b②a 、Cu + CuCl 2 == 2CuCl b 、4CuCl + O 2 + 4HCl == 4CuCl 2 + 2H 2O c 、CuCl 2 + Fe == FeCl 2 + Cu 置换24(4分)①ABC ②水 ③碘酒或碘水 ④骨质疏松(或畸形、佝偻病…等) 四、(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5.(10分)(1)使反应充分进行 (2)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 (3)过滤 漏斗 玻璃棒 (4)Na 2SiO 3(5)蒸发浓缩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6)原材料稻壳灰价格低廉 副产品活性炭有经济价值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21分,除有说明的外,每空1分) 26.(8分)(1)除去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以便镁条在氮气中燃烧(2)使钟罩内外气压一致,防止空气进入钟罩,影响后续(步骤③)实验,造成偏差(3)增大接触面积、积聚热量 3Mg + N 2 ==== Mg 3N 2(4)蓝 Mg 3N 2 + 6H 2O == 3Mg(OH)2 + 2NH 3↑ (5)(2分)CD 27.(13分)(1)①检查气密性 ⑤缓缓鼓入空气 (2)(3分)3次实验C 装置平均增重(1.1+1.11+1.09)g / 3= 3gMgCO 3·nH 2O ~ CO 2 84+18n 443.45g 1.1g 解得:n =3 (3)NaOH (浓)溶液(4)防止空气中的CO 2进入C 装置,造成误差(5)B 装置生成的CO 2带出的水蒸气一同进入C 装置 (6)①⑤ ②③④(7)①MgCO 3·H 2O ②MgO ③MgCO 3·3H 2O ==== MgO + CO 2↑+ 3H 2O+1K点燃 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