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实践有感
9月22日,一个十分让我期待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学校领我们去北京。
来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先观了卢沟桥,进了宛平城,亲临了当年七七事变的现场。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 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重修建,桥长266.5 米,桥上两侧共有 1.4 米高的望柱281 根,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众所周知,卢沟桥是我们的伟大历史的精华,“卢沟晓月”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由于雕刻艺术高超,卢沟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几乎没有相同的一只,桥东端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书“卢沟晓月”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卢沟晓月”四个大字雄浑有力,雕刻精美。
可以说,卢沟桥是我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见证,是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见证,更是我国繁盛的见证。
1937 年7 月7 日晚,日寇以一名日军失踪为借口,要过桥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了廿九军守桥部队的拒绝,廿九军与日寇因此展开了激战。
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团结对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
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
历史过去了, 卢沟桥仍然是见证,它见证了廿九军的鲜血、生命和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尊严的决心,它见证了我国屈辱和落后就要被挨打的历史,它更加见证了我国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
现在我们再次重温这段历史,桥头已经了修建抗日战争纪念馆,里面陈列了大部分抗日的史料,无论是一张张血泪的照片,还是一个个锈迹斑斑的武器,即便是一双双的草鞋,都是我们的珍贵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得出的血的教训,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莫大讽刺和最为有力的证据!
接着我们来到了景德镇,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
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
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珐琅彩底釉多为蓝色,故名景泰蓝。
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6年慈嬉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
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再次修复。
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
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
一见到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湖中借杭州西湖长堤,仿东海神山仙岛。
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
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
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
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
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
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最后,我们从北如意门出了颐和园,结束了游览。
第三天,也就是9月24日,我们一起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到了广场,天还是蒙蒙亮,这时的广场已是人山人海,只见每隔两米就有一位身穿绿色迷彩服的军人,等到6:03时,我突然听见有人喊:“来了!来了!升旗手来了!……”
我定睛一看,就在天安门城楼正前方,两列英姿飒爽的升旗手身着整齐的军服,戴着洁白的手套,正向我们走来,他们昂首挺胸,手势整齐,步伐划一,“唰,唰,唰……”真像一个人在做动作。
几分钟之后,升旗手已走上了升旗台。
庄严的时刻到了,随着国歌的响起,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人们的心中越也起了思绪的波涛。
我禁不住轻声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许多年前,中国为了独立解放,为了战胜日本,中国有多少人血洒战场,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染红了国旗,为我
们换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战场上他们英勇顽强,奋不顾身,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无私奉献。
十年文革,又出了多少文人,他们用笔做矛,用文章作为武器。
讽刺了当时腐败的地方官员,为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又能为祖国做什么呢?一曲国歌结束了,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接着我们来到了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
大学第一个假期里我去游览了来自故宫,我被它的雄伟、壮丽深深地吸引了。
故宫建筑屋顶铺满了五彩缤纷的琉璃瓦,上面塑造了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
我们是从后门——神武门进入的,游览了御花园,那里的松柏高耸、挺拔,郁郁葱葱,有许许多多珍贵的花草,蝴蝶、蜜蜂在花草中翩翩起舞,亭台、楼阁坐落其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可以说是目前保存最为华丽的古亭。
接着,我们参观了钟表馆,我被那里陈列的各式各样的钟表惊呆了。
大的好像一块巨石,小的则像一颗精巧的珍珠。
每个钟表都制作得十分精美,图案设计引人注目,匠心独运。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向日葵形状的钟表,它“长”在一个金黄色的小花盆儿里,枝干挺拔,两片叶子青翠欲滴,简直就像真的一样,金黄色的花瓣里有一个小巧玲珑的钟表。
那个六角星形的钟表上镶嵌着许多绿白相间的宝石在闪闪发光,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钟表,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我一边参观景物一听着导游的讲解,原来故宫的建筑
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参观了故宫,我真是大开眼界,它那富丽堂皇的建筑、珍贵的文物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为我的祖先感到自豪!不禁惊叹古人精湛的工艺、超人的技术、专注的精神。
我为我的祖先感到自豪!
随后我和同学参观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是原历史博物馆向四周扩建后重新命名的。
站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前,一种宏伟、庄严的气氛就笼罩在我身上。
国家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着,仿佛与比邻的毛主席纪念堂共同诉说着中国复兴的辛酸历程。
走进国家博物馆,首先参观的便是复兴之路主题馆。
国家博物馆于国庆六十周年前夕开放,展出“复兴之路”大型图片、雕塑展览,结合声光电,借助珍贵历史文物,向人们阐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时代变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才真正走向独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成为大国、强国。
走进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我的心陡然沉静下来,长安街上喧嚣的车流仿佛都化成了无声的岁月之河。
观看了展现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一穷二白的面貌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只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来到北京的第四天我们逛了奥体公园、鸟巢水立方、中国科技馆、定陵果脯厂、八达岭长城、观看了国粹杂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八达岭长城。
从城上海下面的风景十分美丽,我们登到了第七个城楼。
9月26日,来到北京的最后一天了,上午我们参观了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
形状呈U形。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
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
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
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然后我们吃了点饭就来到了火车站,坐着动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