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长木板A,质量M=4kg,A的最前端放一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质量m=1kg,A与B间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木板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取g=10m/s2.则:
(1)若拉力F1=5N,A、B一起加速运动,求A对B的静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2)为保证A、B一起加速运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求拉力的最大值Fm(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3)若拉力F2=14N,在力F2作用t=ls后撤去,要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求木板的最小长度L 【答案】(1)f= 1N,方向水平向右;(2)Fm= 10N。(3)木板的最小长度L是0.7m。 【解析】 【详解】 (1)对AB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m)a1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联立解得f =1N,方向水平向右;
(2)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m)a2对B,有:μmg=ma2联立解得:Fm=10N (3)因为F2>Fm,所以AB间发生了相对滑动,木块B加速度为:a2=μg=2m/s2。木板A加速度为a3,则:F2-μmg=Ma3解得:a3=3m/s2。 1s末A的速度为:vA=a3t=3m/s B的速度为:vB=a2t=2m/s
1s末A、B相对位移为:△l1=2ABvvt=0.5m撤去F2后,t′s后A、B共速
对A:-μmg=Ma4可得:a4=-0.5m/s2。共速时有:vA+a4t′=vB+a2t′可得:t′=0.4s撤去F2后A、B相对位移为:△l2='2ABvvt=0.2m为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木板的最小长度为:
L=△l1+△l2=0.7m。
2.传送带与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两者长度分别为L1=2.5 m、L2=2 m.传送带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到传送
带的左端,然后平稳地滑上平板.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块与平板、平板与支持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1,滑块、平板的质量均为m=2 kg,g取10 m/s2.求:
(1)若滑块恰好不从平板上掉下,求滑块刚滑上平板时的速度大小; (2)若v=6 m/s,求滑块离开平板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4/ms (2)3.5/ms 【解析】 【详解】
(1)滑块在平板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1=1mgm=3 m/s2 由于μ1mg>2μ2mg 故平板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122mgmgm=1 m/s2 设滑块滑至平板右端用时为t,共同速度为v′,平板位移为x,对滑块: v′=v-a1t(1分)
L2+x=vt-12a1t2 对平板:v′=a2t x=12a2t2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t=1 s,v=4 m/s. (2)滑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a3=mgm=5 m/s2 若滑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获得的速度为: v1=112aL=5 m/s<6 m/s 即滑块滑上平板的速度为5 m/s 设滑块在平板上运动的时间为t′,离开平板时的速度为v″,平板位移为x′ 则v″=v1-a1t′
L2+x′=v1t′-12a1t′2
x′=12a2t′2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t′1=12s,t′2=2 s(t′2>t,不合题意,舍去) 将t′=12s代入v″=v-a1t′得:v″=3.5 m/s.
3.某智能分拣装置如图所示,A为包裹箱,BC为传送带.传送带保持静止,包裹P 以初速度v0滑上传送带,当P滑至传送带底端时,该包裹经系统扫描检测,发现不应由A收纳,则被拦停在B处,且系统启动传送带轮转动,将包裹送回C处.已知v0=3m/s,包裹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º,传送带BC长度L=10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º=0.6,cos37º=0.8,求: (1)包裹P沿传送带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包裹P到达B时的速度大小; (3)若传送带匀速转动速度v=2m/s,包裹P经多长时间从B处由静止被送回到C处; (4)若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请写出包裹P送回C处的速度vc与a的
关系式,并画出vc2-a图象. 【答案】(1)0.4m/s2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2)1m/s(3)7.5s
(4)22
2
200.4/80.4/caamsvams()
()
如图所示: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包裹的加速度,再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包裹加速至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的时间,由位移公式求出匀加速的位移,再求匀速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得总时间,这是解决传送带时间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对加速度a进行讨论分析得到vc2-a的关系,从而画出图像。 【详解】 (1)包裹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sincosmgmgma
代入数据得:210.4/ams,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2)包裹P沿传送带由B到C过程中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可知:220L=
2vva
代入数据得:1/vms;
(3)包裹P向上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cossinmgmgma
得220.4/ams 当包裹P的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用时间为:1
2
250.4vtssa
速度从零增加到等于传送带速度时通过的位移有:2245220.4vxmma 因为x2
1052.52Lxtssv
则P从B处到C处总时间为:127.5ttts; (4)若
20.4/ams,则包裹相对传送带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位移等于传送带的长度,即:22CvaL 即:220Cva
若20.4/ams,则包裹在传送带上有相对滑动,包裹以a2=0.4m/s2向上匀加速运动, 有:222CvaL 即228/?Cvms()
两种情况结合有:22
2
200.4/80.4/caamsvams()
()
图像如图所示: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析求解。
4.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37,A、B两端相距12m,质量为M=1kg的物体以0v=14.0m/s的速度沿AB方向从A端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顺时针运转动的速度v=4.0m/s(g取210/ms),试求:
(1)物体从A点到达B点所需的时间; (2)若物体能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
度. 【答案】(1)2s(2)5m 【解析】 【分析】 (1)开始时物体的初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根据受力及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
度,当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时,求解时间和物体以及传送带的位移;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几何运动公式求解到达B点的时间以及传送带的位移; (2)开始时物体相对传送带上滑,后来物体相对传送带下滑,结合位移关系求解划痕长度.
【详解】 (1)物体刚滑上传送带时因速度v0=14.0m/s大于传送带的速度v=4m/s,则物体相对斜面
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1
解得:a1=gsin θ+μgcos θ=10m/s2
当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时:v0-at1=v 解得t1=1s
此过程中物体的位移01192vvxtm
传送带的位移:214xvtm 当物体与传送带共速后,由于μ=0.5Mgsin θ-μMgcos θ=Ma2
解得a2=2m/s2
物体向上减速运动s1=L-x1=3m
根据位移公式:s1=vt2-12a2t22
解得:t2=1 s(t2=3 s舍去) 则物体从A点到达B点所需的时间:t=t1+t2=2s (2)物体减速上滑时,传送带的位移:
224svtm
则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的位移21
1sssm
因物体加速上滑时相对传送带向上的位移为:12
5xxxm
则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5m. 【点睛】 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在传送带问题中的应用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根据运动公式求解时间和位移等;其中的关键点是共速后物体如何运动.
5.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板。开始时质量为m=2 kg 的滑块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现将力F变为水平向右,当滑块滑到木板上时撤去力F,木块滑上木板的过程不考虑能量损失。此后滑块和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