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研课件 期末重难点突破 一等值线
七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研课件 期末重难点突破 一等值线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5)下图反映的是该区域气温年变化和逐月降水量情况,据图完成下列问 题。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C.③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
D.④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大
9.①③两点的气温差△T最可能是( B )
A.4℃<△T<8℃
B.4℃<△T<12℃
C.8℃<△T<12℃
D.12℃<△T<16℃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此处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项目是攀岩;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
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由此可判定,图中风向为西南
风。B处相对于A处降水少的原因在于A处位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A位于向阳坡,B位于背阳
坡,A比B雪融化快;C位于鞍部,不适合滑雪;B比A坡度陡,适合滑
(3)两条等高线之间出现闭合等高线,可以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分 析。 ①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 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数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这就是“大于大 的”原则。 ②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 超过一个等高距。这就是“小于小的”原则。 注:第(3)个规律可以用于其他等值线图中。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13.(泰安中考)泰安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某地区开展研 学旅行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该地区资料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 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答案】B
专题强化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图上量得索道的长度为5厘米,实际水平距离为500米,则该图的比
例尺为( A )
A.1:10000
B.1/1000Biblioteka 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例3.读“北太平洋东西两岸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A点的降水量小于250毫米 C.C点的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B.B点的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D.D点的降水量小于250毫米
【解析】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并不相同,应根据相邻两条线的数值 来判断四点的数值范围。A点在250毫米和500毫米之间;B点在2000毫米线 以内,且按变化趋势可知,越向里面越大,故应大于2000毫米;C点在 1000毫米和2000毫米之间;D点在250毫米和500毫米之间。
雪。
【答案】(1)陡崖 A (2)西南 A处位于迎风坡,B处位于背风坡,迎风坡
降水多于背风坡 (3)B
二、等温线图判读与应用 1.等温线图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 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稀疏,气温差异小,密集,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地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 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凸出,有时向南凸出,这表明等温线 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11.若①地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下列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气 候类型与其一致的是( C )
12.若②地为亚欧大陆东岸的山东省滨州市,下列月份与季节搭配正确的
是( B )
A.1-3月为春季
B.9-11月为秋季
C.10-12月为冬季
D.5-7月为夏季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1)图1所示区域地形以 山地 为主。 (2)同学们驻扎在张村附近的B处,此时B处的气温为22℃,估算该区域最 高峰山顶的气温约为 16.9 ℃。 (3)公路沿线C、D两地设置凸面镜(图2)的应是 D 地。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同学们认为图3中a、b、c各地段最适合利用为 耕地的是 c 。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1)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数值一定相等,等高距一定相 同。 (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①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坡度较陡。 ②在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 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 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 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不一致,则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1)B (2)C
三、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2.等降水量线与海陆位置—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3.等降水量线与地形: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等降水量线与洋流:暖流经过的地方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变大,寒流减 小。 5.等降水量线与纬度位置:赤道地区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回归线西 部、内部和极地地区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小。
(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
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
(2)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析】图中的等温线主体是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影响,且数值由南向 北大致递减。甲地的气温低于周围,主要是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 低。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图”。完成7~9题。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7.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差是( B )
A.2℃
B.4℃
C.6℃
D.8℃
8.关于图中四地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①地是高温中心
B.②地是低温中心
D.丁
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 回答3、4题。
3.①地比②地( B )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4.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D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例1.(南充中考)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形部位名称:D
目:
。
A.攀岩
C.游泳
,此处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项
B.滑雪 D.漂流
(2)图中风向为:
,B处相对于A处降水少的原因:
。
(3)此地降雪丰富,考虑雪融化快慢、坡度陡缓等因素,滑雪场最好建在
A、B、C三地中的 。 【解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地形部位D为陡崖,
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 成5、6题。
5.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B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
6.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D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2.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 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 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 影响。 (2)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
(3)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 (4)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 (5)洋流因素:暖流流经处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流经 处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6)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例2.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滨州中考)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从图中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C ) A.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是陆地,②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冬季 B.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C.图中等温线能反映世界气温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D.图中等温线能反映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课件:期末重 难点突 破 一等值线
2.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3.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相减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 出它们的气温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 壁,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 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