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作业参观青岛市博物馆(了解青岛历史)
历史作业参观青岛市博物馆(了解青岛历史)
青岛市博物馆概况
1、历史沿革
青岛市博物馆1959年 成立筹备处,1965年 正式建馆。原馆址位于 大学路7号30年代建成 的红十字会旧址。
随着青岛市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1997年,青岛市委市政 府决定在迅速崛起的东部新城区投资建设青岛市博物馆新馆。 新馆占地10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2001年6月24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
青岛市博物馆之行
• 学院:经管学院 • 专业班级:管理112班 • 小组成员: • 王立平 1111020207 • 冯晓 1111020210 • 朱政昌 1111020215 • 吉鹏飞 1111020212 • 李闯闯 1111020221 • 房琦 1111020225 • 指导老师:王建美
•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 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在青岛登陆。 1898年3月6日,德国政府强迫 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 约》,将即墨县仁化乡白沙河以 南地区和里仁乡的阴岛,即红岛, 及胶州的45个村庄划为德国租界。 1899年10月12日,德皇令将胶 澳租界内的新建市区称为“青岛 (Tsingtau)”。从此,青岛成 为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是年10 月,中国划界委员于希杰、彭虞 孙与德方勘界委员罗绅达订立潮 平合同和边界合同,青岛作为一 个城市正式诞生。
• 明清两代,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 国政策,但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口岸贸易仍不断发展。当 时金家口商贸海运日渐兴盛,出 现了许多商业船队载运货物往返 于南北两地,他们将豆油等货物 运至南方,再从南方运回桐油、 竹竿、木料等货物。自十九世纪 六十年代青岛口、女姑口、沧口、 沙子口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渔民聚 集和海上贸易的主要口岸,山东 腹地的经济特产由此源源不断运 往南方,南方杂货和进口产品经 此销向内地。至十九世纪八十年 代末,青岛口脱颖而出,成为我 国北方的商贸口岸和经济重镇。
近代部分1、清朝末年Fra bibliotek式建置(1891.6--1897.11)
• 鸦片战争,国门洞开。 1891年6月,随着外 强的入侵,中国海疆 危机加深,清政府批 准在胶州湾设防,青 岛正式建置。青岛建 置,是青岛构筑北洋 海防体系的重要内容 之一,促进了青岛由 海疆边陲向山东核心 区的转变。
2、德占殖民开发(1897.11---1914)
参观内容
• 第一单元——青岛史话 • 第二单元——彩瓷聚珍 • 第三单元——古钱今说 • 第四单元——百工奇技 • 第五单元——乡间画记 • 第六单元——左臂丹青 • 第七单元——青岛民俗展
第一单元——青岛史话
古代部分
1、东夷文化溯源
• 据古籍记载,上古东方民族 称东夷,青岛地区为莱夷 之地。生活在青岛地区的 东夷先民,以勤劳智慧及 海洋地利优势,创造了具 有滨海特色的东夷文化, 与祖国各地的原始先民共 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 史前文明。
4、北魏石佛像
镇馆之宝
• 该佛像身高一丈八尺,重 约30吨,俗称“丈八佛”。 头部雕高肉髻,面部瘦削 清秀,深目高鼻,眉间有 白毫相,其神态祥和、超 然。长颈,内着僧祗支, 胸前束僧祗支带,外披褒 衣博带式长衣,衣纹雕刻 成“v”形断面。双手施无 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莲花 座上,莲座下雕四方形的 须弥座。
德占时期青岛华人区 的街道
• 德国人拆除原来的中国村落, 按照其城市规划新建了一个 完全德式风格的现代港口城 市,奠定了现代青岛的城市 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基调。德 国为了实现其东方战略,重 点建设青岛。随着德国殖民 统治在青岛的建立和西方侨 民进入青岛,西方教育和文 化也随之传入。德国殖民地 当局设教堂,办学校,培养 殖民地开发所需要的各种人 才,使青岛成为中国早期受 西方文化影响的最大的城市 之一。
3、秦皇汉武寻疆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一中国,在全国行郡县 制,瑯琊郡为当时全国 三十六郡之一,今青岛 地区大部分为瑯琊郡属 地。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尤其是汉代冶铁技术的 广泛应用,促进了青岛 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汉武帝亲巡海 疆,登临瑯琊台,为青 岛史册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
5、北方千载古港
隋唐宋元时期, 青岛地区逐渐 成为对外交流 和国内南北贸 易的重要通道, 从而促进了这 一地区经济的 空前发展。
6、道教鼎盛崂山
•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 敬奉老子为教祖,道和德 是道教的核心思想。崂山 道教源远流长,汉代张廉 夫首开先河在崂山建庵修 行,为崂山道教的始祖, 后经唐朝道长李玄哲、宋 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相 继修建,基本形成了延续 至今的建筑规模,崂山成 为道教胜地。金元时期, 邱处机受元太祖成吉思汗 召见,“掌管全国道教”, 崂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 崂山成为“道教全真第二 丛林”。
2、馆藏情况
• 青岛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 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 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 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 件,其中书法、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 藏特色。馆内还收藏有4万余件青岛历史发 展各阶段留下来的文物资料,反映了青岛 建置以来城市的发展,是全面了解青岛历 史的重要场。
3、日占时期(1914.11---1922.12)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日本打着将青岛和山东权益 归还给中国的幌子,对德宣 战,于11月7日出兵占领青 岛。日本已经在德国建筑港 口、路、矿的基础上,一方 面进行物资的直接掠夺,另 一方面利用青岛及其腹地的 物产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大 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殖民 经济。日本人有数万人移民 来青岛定居,并在青岛投资, 青岛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轻 纺工业基地。
• 代表有即墨的北阡贝丘遗址、青岛胶州三里河文 化遗址、平度东岳石遗址。
2、齐国经济重镇
•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 的衰落,导致列国内乱、 诸侯兼并的局势。各国 在纷争的同时,经济有 了快速发展。今青岛地 区当时为齐国属地,社 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 展,尤其是即墨古城和 琅玡古港,在当时已发 展成为齐国东部重要的 经济中心城邑。
7、明清海防要地
• 明朝政府鉴于倭寇的 猖狂侵扰,在沿海一带 设立了大量军事卫所, 以加强海防。青岛地区 当时隶属莱州府,设有 二卫、五所、三巡检司、 十寨、一百二十六墩、 六十二军屯,占莱州府 卫所墩屯总数的大半以 上。其中鳌山卫和灵山 卫,东西成犄角之势, 是青岛地区两大重要军 事要地。
8、商贸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