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汇总表

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汇总表

测量数据处理系列课程的改革与设计
邱卫宁
王新洲、陶本藻、姚宜斌、孙海燕
20
测绘学院
三峡基地测绘工程实习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花向红
邹进贵、汪志明、许才军、梅文胜
21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图像处理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
贾永红
关泽群、刘继琳、崔卫红、潘鹏
22
电子信息学院
创建开放式实验平台与培养三创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2
生命科学学院
《分子生物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张翼
郭德银、朱应
13
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改革
宋健
戴冀斌、田宗文、吴巍、唐燕
14
口腔医学院
非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口腔健康课程的实践
台保军
彭彬、李成章、李祖兵、黄薇
15
动力与机械学院
基于Web的本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巫世晶
李元瑛、邹玲、李汉宁、汪毅能
16
4
基础医学院
构建基础医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息学院
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柯亨玉
田茂、隋竹翠、邓德祥、徐新
一等奖12项
序号
院(系)
项目名称
申报人
主要合作者
备注
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理论力学》课程创新建设
熊铁华
韩立朝、梁枢果、朱永华、孙习方
陈小桥
隋竹翠、王少雄、张望先、
谢银波
12
计算机学院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吴产乐
许先斌、蔡朝晖、宁闽南、贺莲
二等奖22项
序号
院(系)
项目名称
申报人
主要合作者
备注
1
文学院
多学科视野中的《文学概论》课程改革
张荣翼
李建中、冯黎明、唐铁惠、高文强
2
文学院
古典诗词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同步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王兆鹏
谭新红
3
文学院
中国现代话剧教学汇演的研究与实践
8
数学与统计学院
《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
蔡东汉
9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教学实践---《深圳市龙岗区地图集》的设计与研制
马晨燕
祝国瑞、詹长根、阮晴
10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胡承正
刘惠军、周详、龚茂枝、揭泉林
11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研究与实践
曹瑰华
席美云、蔡凌霜、王福来、程功臻
2
哲学学院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赵林
苏德超
3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投资学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卢汉林
4
法学院
互动教学---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方法
李傲
5
WTO学院
应用法语(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银新力
余敏友、宋小春
6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图代数课程建设
胡鹏
游涟、吴艳兰、刘沛兰、王海军
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论力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
王波
8
生命科学学院
深化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黄诗笺
谢志雄、方呈祥、邓凤姣、汪小凡
9
动力与机械学院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研究
汪小澄
张世荣、陈正、张红梅、袁立宏
10
城市设计学院
《土建工程制图》教材及计算机辅助备课系统
张竞
丁宇明
11
测绘学院
工程测量学课程创新体系的研究
尹晖
张正禄、梅文胜、李英冰、叶志伟
陈国恩
张园、李樵
4
历史学院
《社交礼仪》教学研究与实践
李荣建
李帅男、宋和平、方爱平
5
经济与管理学院
立足中国经济实践,强化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训练,探索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新模式
严清华
曾国安、文建东、张平、张秀生
6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组织学创建
周宁
黄晓梅
7
体育部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孔军
易勤、胡剑波、胡晓华、郑策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于Web和VRML技术的土木工程结构系列课程CAI多媒体课件的研制
张玉峰
何英明、李大庆、杨翔
17
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类生产实习配套音像资料的研究与制作
周宜红
伍鹤皋、胡志根、王均星、刘全
18
水利水电学院
水工结构专业毕业设计案例教学网络课件
陈敏林
陈胜宏、李桂荣、汪卫明、徐明毅
19
测绘学院
附件一2006年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特等奖5项
序号
院(系)
项目名称
申报人
主要合作者
备注
1
历史学院
新世纪世界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向荣
潘迎春、严双伍
2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综合性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运行模式
佘双好
袁银传、戴正清、张乾元、程凌
3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陈彰评
姜中兴、杨楚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