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差比例系数校验方法(经典)

母差比例系数校验方法(经典)

以A 相差动进行逻辑试验
为方便试验,取与基准变比相同的间隔进行试验,如果变比不相同,则需进行换算。

RCS915母差装置
TA 极性要求支路TA 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 同名端在一母侧。

二次侧电流角度如图所示:
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

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大差高值0.7,大差低值0.6;小差值0.7。

动作判据为:
cdzd
m
j j
I I
>∑=1
∑∑==>m
j j
m
j j
I K I
1
1
其动作特性曲线
∑I
I
cdzd
I
IHcd :差动起动电流高值:高值动作;
ILcd:差动起动电流低值:低值返回;
启动值试验:把甲线刀闸位置强制到IM(IIM),往甲线A相加电流(高值),保护动作,减小电流,至低值,保护返回。

母差保护的工作框图(以I母为例):
△U1 : I母电压工频变化量元件
△Z : 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
Icd : 差流起动元件
△BLCD1: I母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
△BLCD : 大差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
BLCD' : 大差比率差动元件(K=0.2)
BLCD1' : I母比率差动元件(K=0.2)
BLCD : 大差比率差动元件
BLCD1 : I母比率差动元件
Ubs : I母电压闭锁元件
SW : 母差保护投退控制字
YB : 母差保护投入压板
大差比率高值校验:母联合位,大差比率取用高值0.7,小差比率取用0.7。

将甲线、丙线合于IM,电流大小相同I1,方向相反;乙线合于IIM,电流I2流入母线;母联合位,无电流。

此时,
IM小差:恒满足Id1=0;Ir1=2I1;
IIM小差:Id2=I2;Ir2=I2;恒满足K=1;
大差:Id=I2;Ir=2I1+I2;
K= Id/ Ir= I2/(2I1+I2);改变I2,当K=0.7时,差动动作。

大差比率低值校验:母联分位,大差比率取用低值0.6,小差比率取用0.7。

将甲线、丙线合于IM,电流大小相同I1,方向相反;乙线合于IIM,电流I2流入母线;母联分位,无电流。

此时,
IM小差:恒满足Id1=0;Ir1=2I1;
IIM小差:Id2=I2;Ir2=I2;恒满足K=1;
大差:Id=I2;Ir=2I1+I2;
K= Id/ Ir= I2/(2I1+I2);改变I2,当K=0.6时,差动动作。

小差比率值校验:母联分位,大差比率取用高值0.6,小差比率取用0.7。

将甲线、丙线合于IM,方向相反,甲线电流I1、丙线电流I2;母联分位,无电流。

此时,
IM小差:Id1=| I1+I2|;Ir1=| I1|+|I2|;
K1= Id1/ Ir1=(I1-I2)/(I1+I2);
IIM小差:Id2=0;Ir2=0;
大差:Id=| I1+I2|;Ir=| I1|+|I2|;
K= Id1/ Ir1=(I1-I2)/(I1+I2);
K=K1恒成立;
改变I1或I2;母差动作。

母联死区保护逻辑框图
母联TWJ 跳一母
母差跳一母一母比例差动元件大差比例差动元件母差跳二母
二母比例差动元件
跳二母
合位死区:
母差动作,母联电流满足,同时跳位开入;死区即可动作把另外一条母线跳开。

由于跳位开入和母联检修压板并联,可以通过母联置检修压板实现跳位开入,方便试验。

此装置,死区保护是直接出口。

TA极性要求支路TA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同名端在二母侧。

二次侧电流角度如图所示:
差动保护试验:
大差比率高值1、低值为0.3;小差比率值固定1。

比率K值校验同RCS-915。

死区保护:
此装置,母联跳位和合位同时接入到装置,母联置检修不能实现跳位开入,试验方法有别于RCS-915。

此装置死区保护是一个状态,作用于退出母联电流,至于能不能出口跳开关,还需要求退出母联电流后的差动保护满足动作方程。

试验方法:用状态系列,并且带两幅开出接点(继保仪开出接点是保持的)。

状态1:正常状态,合位接点闭合;
状态2:母差动作,合位接点断开,分位接点闭合;
状态3:分位接点断开
注意时间配合。

大差比率高值0.5,低值0.3;小差比率高值0.6,低值0.5。

比率差动动作条件:
大差高值、小差低值同时动作,母差动作;
大差低值、小差高值同时动作,母差动作。

大差比率低值校验:(大差低值0.3、小差高值0.6)
将甲线、丙线合于IM,电流大小相同I1,方向相反;乙线合于IIM,电流I2流入母线。

此时,
IM小差:恒满足Id1=0;Ir1=2I1;
IIM小差:Id2=I2;Ir2=I2;恒满足K=1>0.6;小差恒处于高值;大差:Id=I2;Ir=2I1+I2;
K= Id/ Ir= I2/(2I1+I2);改变I2,当K=0.3时,差动动作。

大差比率高值校验:(大差高值0.5、小差低值0.5)
将甲线、丙线合于IM,,方向相反,甲线电流I1、丙线电流I2。

此时,
IM小差:Id1=| I1+I2|;Ir1=| I1|+|I2|;
K1= Id1/ Ir1=(I1-I2)/(I1+I2);
IIM小差:Id2=0;Ir2=0;
大差:Id=| I1+I2|;Ir=| I1|+|I2|;
K= Id1/ Ir1=(I1-I2)/(I1+I2);
K=K1恒成立;
改变I1或I2;母差动作。

(此方法仅适用于小差低值≤大差高值情况)
小差比率低值校验方法一:(小差低值0.5,大差高值0.5)
甲线合于IM,电流I1,乙线合于IIM,电流I2,母联合位,电流IM,
平衡状态:I1=I2=IM>Iqd;
大差K=(I1-I2)/(I1+I2);
IM小差:K1=(I1-IM)/(I1+IM)==(I1-I2)/(I1+I2);
改变I1,IM动作。

IIM小差:K2=(I2-IM)/(I2+IM)==(I1-I2)/(I1+I2);
改变I2,IM动作。

(此方法仅适用于小差低值≥大差高值情况)
小差比率低值校验方法二:(小差低值0.5,大差高值0.5)
甲线合于IM,电流I1;母联合位,电流IM;IIM电压给上,闭锁二母母差。

大差:K=1;
小差:k1=(I1-IM)/ (I1+IM);
改变I1;IM母差动作。

小差比率高值校验:(小差高值0.6,大差低值0.3)
甲线合于IM,电流I1;乙线合于IIM,电流I2;母联合位,电流IM。

设法固定大差K值介于0.3与0.5之间;
即0.3<(I1-I2)/(I1+I2)<0.5。

得2I2≤I1<3I2。

取I1=2I2;得大差K=0.33。

IM小差Id1=I1-IM;
Ir1=I1+IM;K1=( I1-IM)/( I1+IM)。

设定I1=4;则I2=2;改变IM,母差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