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高三)

201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高三)

一、倾听交流听录音,回答问题,每则录音读一遍。

听下面的消息,完成信息判断1~3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为它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

()(1分)2.蜘蛛张网说明当天天气晴朗。

()(1分)3.空气湿度大,水汽多,有利于蜘蛛吐丝。

()(1分)听下面的新闻,完成信息判断4~6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紫外线照射能保护皮肤少受阳光侵害。

()(1分)5.压力与从毛囊向皮肤“转移”的黑色素干细胞数量成反比例。

()(1分)6.有人因压力过大“一夜白头”之后,就不会再恢复黑发了。

()(1分)听下面的介绍,完成第7题。

7.符合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内容的一项是()A.“散文”名称的由来。

B.“韵文”的特点。

C.“韵文”兴盛时的历史背景。

D.古今文体的不同之处。

听下面保险公司员工的对话,回答第8题。

8.下面理解和分析最不准确的一项是()A.他们在争论谁的公司的支付速度快。

B.女员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女员工在“快”字上做文章,说明自己公司的理赔速度快。

D.二人的争论危机在幽默的氛围中土崩瓦解。

听孙聪与记者的对话,回答第9题。

9.下面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这位记者是在刺探我国的军事机密。

B.引用修辞的运用,让孙聪轻松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C.答非所问,转移话题是孙聪一贯的作风。

D.孙聪的回答风趣幽默,既保守了秘密,又回答了刁钻的提问。

听下面的对话,回答第10题。

10.下面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刚才是北京站。

B.老大娘的姑娘来北京站接站。

C.老大娘坐过了站。

D.车已开了,可是老大娘的女儿没赶上车。

听下面的导游词,回答第11题。

11.下面与导游词介绍的山相符的一项是()A.武夷山B.泰山C.天姥山D.华山听下面的对话,回答第12题。

12.女孩的言外之意是:。

听下面的邀请函,回答第13题。

13.这封邀请函的邀请人是:。

听下面的歌曲,回答第14题。

14.这段歌曲引用了《》中的“,”两句。

听下面的对话,回答第15题。

15.这段对话出自我国古典名著《》,这是和的对话。

二、积累运用16.汉字的造字法中,有一种是会意造字法,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请你根据提示及图片猜测,下面的汉字是()提示:《说文解字》解释此字:“捋取也。

从木从爪。

倉宰切。

”A.武B.采C.析D.劳1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李浩作为首席飞行员操纵无人机圆满完成侦查目标、高空拍照、传送图像等任务后顺利返航,这标志着我军察打一体无人机融入作战体系。

B.她并没参加勤工俭学活动,领到这笔钱时有点懵。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在这个祝福的时刻,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祝愿朋友们中秋快乐!D.面对雾霾治理问题,她坦诚:“治理是有效果的,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冬天情况确实比较严峻。

”18.下列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源于《诗经》,描写战士们在上战场之前立下誓约,表达“同甘共苦”的兄弟之情。

B.凌波微步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武功,是逍遥派的独门轻功步法。

曹植文章中有“陵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描写的是洛神。

C.晚唐文学家吕温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这首诗是对著名才女上官婉儿才情品性的评价。

D.元好问有一首咏物词《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它歌颂的是鸳鸯的爱情。

19.某同学想了解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下列著作中,不能获得相关内容的一项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战国策》D.《汉书》20.请你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

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

“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21.根据示例,从“龙虾”“花瓶”中任选一个,写一段哲理的话。

示例:面包: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觉得空虚。

指南针:立场坚定,东西再好也禁得住诱惑。

22.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给这幅漫画拟写一个生动的标题。

(不超过6个字)(2)你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23.《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

请你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所给的上联,拟写下联。

有勇有谋,完璧归赵显神勇;。

24.意大利插画师Federico Babina 是一个喜欢天马行空创作的人,他在作品中设计出各种奇怪的建筑,分别诠释不同的童话故事。

观察下面两幅图,请你猜测它们诠释的是哪两个童话故事。

(1)(2)25.连线。

吴趼人《老残游记》黄道台李宝嘉《孽海花》九死一生刘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玙姑曾朴《官场现形记》金沟三、辨识填空26.阅读下文,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空缺处。

(填入选项即可)夏日赏荷文/ 陈耀中雨后的早晨,空气清新。

步出院子,一池清荷凸显眼前。

放眼望去,满塘荷叶象撑开的一把把绿伞罩着水面,①(A.错落有致 B.鳞次栉比C.凸凹有致),青馥馥的;一些刚冒出的嫩荷,②(A.羞愧B. 羞涩C.惭愧)地卷着淡绿色的叶片,偶尔有从缝隙中透出零星的水中折射的波光。

荷叶间探露株株荷花,粉红的,乳白的,红白相间的,形态各异,有的花开莲座,有的尖头圆脑,还有那初长的挂着金须的小莲蓬夹杂其间,一个个或直或弯地竖着脑袋。

我欣赏荷是从叶开始的。

小时候在荷塘边玩,总爱掐一匹荷叶戴在头上,捉迷藏,遮太阳,还用来盛水,水珠儿一滴滴的③(A.黯淡无光B.珠圆玉润C. 晶莹剔透),在荷叶上翻来滚去,玩蔫了都舍不得丢,清香味萦绕在身上久久不散。

我那家乡小镇的店铺,过去包红糖、红枣什么的,清一色地只用荷叶,干荷叶一片一片的,象千层饼似地在柜台旁④(A. 码B.堆C.挂)得老高,上面还悬挂着一串牛皮纸制包装线,站在店铺外面就闻着一股荷叶清香。

看那老店员用荷叶包装物品也是一种享受,三包两缠的,瞬间捆成一个几乎密不渗水的三角荷叶包,俨然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可惜,这门传统的技艺今天已消失得⑤(A.销声匿迹B.烟消云散C.无影无踪),人们似乎对它完全没有理念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这种美好环保生活,已经被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所取替。

荷塘最富有生机的是晨光之后。

原本头天下午就逐渐⑥(A. 收拢B.舒展C.绽放)的荷花,经过一夜的酣睡,在拂晓过后开始慢慢地苏醒,花瓣渐渐张开,一直伸展到它的每一片花瓣⑦(A.蕴含B.饱含C.溢出)光晕。

天放晴了,莲荷被朝阳染得微带金光,荷塘上泛起一层薄薄的金色,一片绿色的生命在水面上欢快地轻舞着。

随着太阳的光辉,荷花越发出落得秀丽,就象绿毯上亭亭玉立着的一个个花季少女,身上罩着艳艳的光环。

每每此时,也是赏荷人和摄影爱好者驻足荷塘⑧(A. 活跃B.活泼C.沉闷)的时候。

我原先不知道荷花是早开晚闭的,以为那合拢花瓣的荷花是花期欠成熟的荷蕾。

后来上网查阅,荷花花瓣分布着特殊的薄壁细胞,光合作用自然控制花瓣的开合。

原来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神奇得让人难以置信。

闭瓣的荷花又是一种美。

受太阳光射强弱的影响,晴天阴天或雨天,荷花闭合的时间有早有晚。

下午在荷塘上,就少有荷花盛开的景象,大部分花朵已闭拢得⑨(A.滴水不漏B.天衣无缝C.十全十美),由敞开的笑口转而变得羞答答的,但与那娇嫩的花蕾相比,明显有一份鲜艳硕壮的成熟。

“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中来。

”莲荷之秀,得之阳光雨露所滋养;荷花之美,在于天地精气所孕育。

由此,便对“出污泥而不染”有了很自然的⑩(A.诠释B.阐释C.注释)。

赏荷怡心,咏荷怡情,倡荷怡人。

(选自《黄冈日报》3017年7月8日)四、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27~28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27.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别”“谪居”四字,切合“送”和“贬”二字。

B.“巫峡”“衡阳”四字,切合“贬”字。

C.“江上”“城边”四字,切合“送”字。

D.“圣代雨露”和“送”字切合。

28.叶燮在《原诗》中,曾经指责此诗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地名太多,影响诗意。

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9~33题。

名实篇文/ 颜之推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今不修身而求个名於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於镜也。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於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虑子贱云:“诚于此者形於彼。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平迹,但察之未熟耳。

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

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尝於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

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

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

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

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

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今,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

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齎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

”民庶称之,不容于口。

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

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选自《颜氏家训》)2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清名登.而金贝入(2)但察之未熟.耳3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31.下列对第二段画直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有一件事伪装出现假,就要毁掉百件真实的事情,这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

B.因为有一件事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

对好名声的贪求永远不满足,将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