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雪绒花》课件

《雪绒花》课件


关于作者
《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 一首歌。 1959年,美国作曲家理查 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 二创作了音乐剧《音乐之声》,演出后 大受欢迎。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 同年,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 利的一个真实故事。
见习修女玛丽亚 是个性格开朗,热情 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姑娘。修道院 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 应这种与尘寰隔绝的 生活,该让她看看外 面的世界。
就这样,她来到奥地利当上了退役军官特拉普 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特拉普为人正直,不幸死了 心爱的妻子后,特拉普就用军人的方式管教孩子,家 里缺乏生气。
孩子们一开始对新来的玛丽亚有着很重的抵触情绪,想 了种种的古怪方法捉弄她,玛丽亚毫不介意,她带孩子们去
野外做游戏,教她们唱歌、跳舞,很快博得了孩子们的喜爱。
特拉普刚开始对此 很生气,但当他看到孩 子们个个生气勃勃,家 庭重又充满了欢乐温馨 的气氛时,渐渐地接受 了玛丽亚,他自己也变 随和了,和孩子们的关 系更加密切。
玛丽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 得到了上校的爱。他们组成家庭并 去旅游,等他们回到他们的城市时, 德国侵略者已经侵占了他们的祖国 和家乡,还要让上校到海军去服役。 上校热爱祖国,决不肯为敌人工作。 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瑞 士。
二拍
一拍
三拍

半拍
音乐小知识:三拍子指挥图示:
《雪绒花》为 C 大调、 3/4 拍,全曲为两段体 结构(即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方整,带 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曲调朴实感人。
找一找主题音乐
主题音调在全曲中先后3次出现,赞颂祖国 祝愿祖国之情贯穿全曲。
音 乐 节奏
二要 段体 素
A段
舒缓
B段
出现
休止
旋律 情绪
起伏变 化较小
五度 跳进
亲切 抒情 热情 激动
B乐段的第二乐句是A乐段原乐句的再现,在 祝福祖国万年长青的歌声中结束全曲。二声 部主要起烘托作用,更增加了歌曲的美感。
构唱一 构唱2
构唱3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就在他们整装逃跑之际,被敌人 发现了,上校假称是去萨尔茨堡参加 音乐节演出,可敌人看守很严。上校 一家在这个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 目就是演唱《雪绒花》。当《雪绒花》 这首歌曲响起的时候,听众们一齐高 唱起来,歌声使敌人感到恐惧。后来, 上校一家为了尊严,终于躲过敌人, 奔向异国他乡 。
2.认识几种 常用音符
猜 花 名
雪绒花约有40个种类,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一带。这种花在阿尔卑斯山脉中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 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
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
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 花的人都是英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