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了解冬天的特点,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冬天,感受冬天的寒冷和快乐,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词,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难点:初步了解冬天,懂得冬天虽然寒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指名说,出示四季图。
2、师:春天一切都是新的,夏天想一个茁壮成长的小姑娘,秋天为我们送来了累累的果实,冬天就像一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有关冬天的词串,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板书课题:识字5,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反复练读词串
1、下面请你轻轻地打开你心爱的语文书,借助拼音把识字5的每个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读完用姿势告诉老师。
同学们读得可专心了,谁愿意来试试?
指名读,正音:刺猬,轻声读得又轻又短,齐读:刺猬。
再指名读,还有谁来试试?跟我读:蚂蚁,三声读到位。
3、如果把拼音去掉,你还记得它吗?
出示词串,读给同桌听听。
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师:每个字的字音不仅读得准确,声音还很响亮。
还有谁愿意试试?
4、按照顺序你记住了,打乱顺序你还记得吗?我们来开火车读,好不好?师出示词语卡片。
.
每个字的字音大家都读得很准确,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一起读一读。
5、这篇韵文非常有趣,里面还藏着不少秘密呢,自己小声地读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6、生自由读后,师:说说你的发现。
(冬天植物动物活动)你真是个善于动脑的孩子。
三.学习第一行词语
1、每一行词语为我们描述了不同的画面,要想读好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想象它所对应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想不想用这种小窍门读读第一行的词语?
齐读。
2、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3、今天我把北风也请到了课堂上,放风录音。
师:这就是北风,想
这样北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北风呼啸”(课件出示)。
呼呼地北风刮在你的身上,脸上,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几位同学说)像这样特别特别冷的感受我们称为“寒风刺骨”(课件出示)。
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北风”这个词语吗?
想象北风现在刮到你的身上了,冬天头上要戴上厚厚的帽子,身上要穿上厚厚的棉袄,受伤要戴上手套,你能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个词语吗?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北风。
4、你还看到了什么?(出示大雪房屋图)指名说。
像这样下了这么大的雪,我们称为“鹅毛大雪”(出示)
看到鹅毛大雪下了起来,农民伯伯可高兴了,因为这预示着来年是一个丰收年,这就是“雪兆丰年”(出示)
谁能读好“大雪”这个词?指名读,师:小雪花可喜欢你了。
还有谁想和小雪花交朋友?指名读。
谁再来试试?
咱们一起来吧这种冷的感受读一读,齐读。
5、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鹅毛大雪下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冬天到了,气温下降了,从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股强冷空气叫做“寒流”。
把这副场景带到课堂上?、谁能把这一行的词语,6.
指名读。
读出了寒冷的感受。
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学习第二行词语
1、学到这里,我们来放松一下,来猜一则谜语,如果你猜到了,请你悄悄地放在心里,一会儿再说出来。
一种花,脸儿黄,身上不穿绿衣裳,别的花儿怕冬天,只有这种花呀,开得旺。
指名说(蜡梅)同意的请坐好。
2、去年冬天,我在公园游玩时看到了美丽的蜡梅花带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可是它旁边有块木牌,写的名字却是这样的。
(出示:腊梅)这是怎么回事呢?遇到问题了我该怎么办?谁来教教我?
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
下面我们有请字典,同学们来查查虫子旁的蜡和月字旁的腊,然后读读他们的意思。
我把大家查到的意思打到了大屏幕上,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分别读两个字的解释。
(出示)
3、见过蜂蜡没有?今天我把蜂蜡带来了,(出示蜂蜡图)这就是蜂蜡,咱们来对比一下,(出示蜡梅和蜂蜡图)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颜色一样)
我们以前用月字旁的腊,是因为蜡梅花开在冬天,也就是十二月的时候开放,腊月开放,现在我们用虫子旁的蜡是因为它花瓣的外层颜色是什么颜色?(黄色)而且它的花瓣上好像有一层油,就像蜡一样的东西,所以现在一般都用虫字旁的蜡。
问题解决了,看来我们手中的小字典可真有用,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4、腊梅花还带来了它的两个同样不怕冷的好朋友呢!
谁愿意来读一读?(出示:蜡梅翠竹苍松)
5、谁来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指名说。
6、人们为什么特别愿意把竹子和松树称为“翠竹”和“苍松”?你们可以观察他们的颜色。
“翠”和“苍”就是指绿色,翠竹、苍松到了冬天仍然绿得那对了,么耀眼,所以大家称他们为“翠竹”和“苍松”。
7、冬天时,其他树木的叶子都掉光了,但是翠竹还是绿色的,一点儿也不怕冷,这就叫做“不畏严寒”。
(出示)
你来读“翠竹”一词,想象它不畏严寒的品质。
依次指导读“苍松”和“蜡梅”。
8、蜡梅、翠竹、苍松一点儿也不怕冷,在寒风中挺立,人们喜欢它们,佩服它们,给这三个好朋友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岁寒三友”。
9、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让我们轻轻起立,像苍松一样站直,让我们读出它们坚强不屈的品质,让我们学习他们不畏严寒的品质,齐读“蜡梅翠竹苍松”,让我们想象这种品质,把画面带到课堂中,再齐读。
五、感受韵文的魅力,学会生字
1、大家看,北风、苍松,风、松音相近,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的魅力,读起来就像一首小诗一样,不仅好听,而且有韵味,谁能把这种韵味读出来?(出示寒流到苍松)
2、让我们像他一样,脑子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齐读。
3、同学们把词串读得有声有色,那我们写字也要有模有样。
(出示“雪、蜡、翠”)
看这些生字,谁来给它们找找朋友?指名组词。
4、出示“雪”,你怎么记住它的?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
依次出示“蜡、翠”。
5、同学们注意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雪”,手伸出来一起写一写。
雨在上,竖别长,四点像小雪花一样排列整齐,下面横山要写均匀,横画比较多。
“蜡”,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虫在左,提拉长,注意避让,就像我们做人一样,要懂得谦让,下面是日。
“翠”,羽做羽字头时钩要去掉,下面点横相连,两个小人头顶天,注意十字竖只出一点点头,不能写到两个人中间。
6、生练习书写。
师:注意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足安,写完用姿势告诉老师。
.
六、作业
1、写几句完整的话,请尽可能多地用上课文中前两行词串活课堂上学到的词语。
2、查找有关冬天的诗歌,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设计:
识字5
翠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