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楼设计项目说明书

综合楼设计项目说明书

方案设计说明1 设计总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望谟县WMPD2016-15地块详细设计方案.1.1.2设计单位:重庆名威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1.3 建筑地点:位于望谟县平洞轻工业聚集区南部。

1.2 设计依据1.1.1 设计任务书1.1.2 相关设计规范1.1.3建设单位设计意向1.3工程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3626.72m2。

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

总建筑面积:12346.92m2(计容积率面积)。

1.4设计范围根据设计合同,本次设计内容为:该项目的详细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等专业的方案设计说明和方案设计图纸。

1.5设计标准根据周边建筑设计特征,该项目外墙饰面,主色调采用玻璃幕墙。

户内均按毛坯房设计,装饰二次设计;卫生洁具、给排水管线、强弱电管线、消防、暖通及室外装饰一次到位。

立面造型新颖大方、舒展得体,具有时代特色。

1.6设计等级1.6.1建筑等级根据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规定,本工程建筑等级为一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6.2防火等级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其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1.6.3抗震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显示,基地所处位置为6度抗震设防,本工程按6度抗震设计。

框架及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1.6.4建筑防水要求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二道防水设防。

卫生间基层刷防水涂料一道。

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2 总平面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1.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1.2.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2.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2.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2.7国家及贵州省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2.2工程概述位于望谟县平洞轻工业聚集区南部。

紧邻规划十六路,与开发大道隔河相望。

环境优美,适宜办公、商业、服务业建设。

2.3总体构思结合地形和设计条件,在狭小的用地里,我们将最好的朝向和地块最有价值的商业面用足。

在设计中,通透的裙房与街角交相辉映;所有房间都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建筑的布局达到以下目的:●通过与道路交叉口相呼应的街角广场来强化烘托商业活动;●塑造高雅的城市地标,其尺度既与周边建筑环境相统一,又与城市的尺度相和谐;●创造高档综合楼独有的标志性,其建筑标志性和功能性相统一起来。

2.4竖向设计该地块现状整体地势平坦,地块整体基本按照平坡式处理。

2.5交通组织出入口分别位于平洞大道上,地下车库入口设于地块的西北侧,满足交通安全要求,通过入口的美化点缀,增强了入口的引导作用,有效地组成入口的景观效应。

建筑的交通组织流线互不干扰为原则,将入口放置在建筑的南侧,后勤入口放置在建筑的东北侧,通过大堂联系起来。

地面停车位供社会车辆使用,采用了绿化停车的模式,在保证停车数量的基础上,美化环境,尽量减少停车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内部车辆,沿地下停车库车行入口至地下车库停放。

内外道路形成环状道路,符合消防要求,消防车道的宽度大于4米;建筑单体平面布置均满足人员疏散要求;道路结合硬质铺地,保证消防车能顺畅进入院内到达每个角落。

2.7景观绿化设计本地块设计东北角为街角广场,为了将建筑与城市环境更好地融合,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以下一些手法:首先是将建筑、场地、公共绿地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纳入到建筑的场地规划设计之中。

在形态上,采用了较为自然的形态,加入植物、坡地等提升自然品味的要素,与建筑严谨、理性的风格形成对比。

再有,在具体的手法上,进一步强化环境与建筑的一体化关系。

一方面结合地形特点,一方面也是为了呼应建筑的处理手法,让环境更好地衬托建筑主体。

2.8环境保护措施地块以生态、人文为设计理念,灵活的建筑布局,最大限度地加大绿地,由于地块狭小,整个地块的绿化率较小。

地块排水设计中做好废、污水的处理排放,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制,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废污水处理后排入中心路污水管网。

设计中尽力作好噪声的处理,办公、客房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以利隔声。

3 建筑设计说明3.1 设计依据3.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3.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23.1.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163.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1.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3.1.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3.1.8《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2-20143.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3.2 建筑平面布置建筑平面紧扣分区明确、功能合理、充分考虑地形及朝向。

设计尊重基地环境,挖掘地块价值,充分优化环境设计,结合对周边环境的分析,借景与内,创造出怡人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理念,表现了建筑自身亲和力。

3.2.1.内部功能设计目标是使人能一目了然的解读内部的功能和流线系统,并使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和步行活动相呼应,同时客人仍可以方便到达娱乐中心和餐饮中心,享受其中。

3.3 建筑立面设计整体外观以简洁、明快、现代特征为基调,使立面富于韵律和整体感,赋予现代建筑一种全新的感觉,从而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建筑风格。

整体形象简洁而又不失细节。

建筑主色调为浅色,浅色调给人以舒适、自然、和谐的感受,加强“亲和力”的营造;则散发着强烈的现代徽派气息,给人以朴素、庄重、雅致之感,符合高档酒店的功能要求。

3.4 建筑剖面设计该地块竖向标高根据规划十六路设计标高确定,一、层层高4.80米,二-四层层高4.2米,五至十二层层高3.6米。

地下室层高4.2米。

房屋总高详见方案图纸。

3.5 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本工程底层及建筑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内配残疾人厕所。

3.6 室内装修设计室内装修污染控制类别为I类,装修材料必须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

3.7 建筑材料表3.7.1建筑材料及装饰表4 消防设计说明4.1 设计依据4.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4.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144.1.3《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4.1.4《民用建筑水灭火设计规程》 DBJ08-94-20074.1.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J50084-20054.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54.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4.1.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20054.2 工程概况4.2.1规划总建筑面积23758.22平方米。

4.2.2建筑使用性质:办公、宾馆及商业4.2.3建筑物的分类与防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其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4.3 总图防火设计4.3.1建筑周边情况总平面道路结构和单体建筑周边的路网均符合消防要求,消防车道的宽度大于4米;建筑单体平面布置均满足疏散要求;四周道路设置与消防相应的硬质铺地,保证消防车能顺畅到达各角落。

4.3.2消防间距与周围建筑的距离均大于13米最小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4.3.3消防车道沿建筑外围设环状消防通道,道路宽度大于4米。

4.3.4疏散场地主要的出入口前预留集散的空地,满足紧急疏散时的要求。

5 节能设计说明5.1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13]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2015]4、《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GB/T15225]5、国家、本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5.2建筑节能设计5.2.1屋面部分屋面采取保温隔热处理。

保温材料为无机保温砂浆,保证整个屋面的传热系数小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034-2013)中规定的要求。

5.2.2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应对其按外墙处理,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保温。

5.2.3外窗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要求,外窗的传热系数根据窗墙面积比而不同。

根据估算,本建筑外窗传热系数K应小于3.0w/m2.k,遮阳系数数sc应在0.44-0.55之间。

所以本工程外窗选用双层中空透明玻璃6+9A+6。

外窗框料采用铝合金断热型外窗型材。

5.2.4外遮阳设施本建筑窗墙比较小,而且大多数窗与窗之间的距离较小,故不考虑外遮阳措施。

5.2.5内遮阳设施为了改善室内舒适度,遮挡眩光,在东、西、南三侧采用浅色玻璃纤维织物内卷帘式遮阳,操作形式上为手动。

5.2.8给排水节能设计1.室内排水管道选用柔性PVC-U排水管,水嘴采用陶瓷阀芯。

2.卫生器具配件与水池(箱)液位控制阀采用质优、可靠性强的产品。

坐便器采用6升二档式冲洗水箱,小便器和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

3.加强物业管理措施,对重要设备监控。

5.2.9电气节能设计1、变配电设备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

2、本工程照明灯具以荧光灯及气体放电灯为主,COSφ>0.9,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应急灯采用节能型光源,既提高了功率因数,又降低了能耗。

6 环保设计说明6.1编制依据6.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法》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条例6.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条例6.2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因素6.2.1废水排放因素本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来自厨房、卫生间。

6.2.2固体废弃物因素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

6.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防治措施6.3.1污水处理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废水分流方式,高层排水立管设置专用通气立管。

底层排水单独排放。

地下室积水设集水坑收集,由潜污泵提升排放。

室内生活排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污水管道,最后接入市政污水管。

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系统排至室外雨水窨井,汇集基地地面雨水一起纳入城市雨水系统。

6.3.2固体废气物处理袋装、定点收集,每天定时外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