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指导教师:学号:姓名:院系:时间:地点:目录实验一数据库的建设、修改与删除实验二基本表的创建、修改与删除实验三数据更新操作实验四SQL数据查询与索引实验五视图定义与管理实验六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实验七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一、实验目的(1)、巩固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2)、学会使用SQL Server创建数据库,并进行简单的管理工作。

(3)、掌握修改、分离和附加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SQL Server2000提供了哪几个基本服务?每个服务的作用是什么?SQl Server2000提供的几种基本服务以及作用是:1)MS SQL Server,一般的数据库功能都是由他提供,如文件管理、查询处理、数据储存等。

2)DTC,是分布式事务处理协调器支持跨越两个或多个服务器的更新操作来保证事务的完整性。

3)SQL Server Agent,fuze SQl Server自动化工作,如果需要SQL Server在指定的时间执行某一个储存过程,就需要用到这个服务。

4)Search Service,是全文查询服务,负责全文检索方面的工作。

(2)、在安装完成之后,应至少先启动哪个服务?使用哪个工具来完成启动SQL Server2000服务的任务?应至少先启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来启动SQL Server2000的服务任务。

(3)、SQL Server2000提供了哪些系统数据库?每个系统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SQL Server2000提供了6个系统数据库,他们分别是:1)master数据库记录SQL Server的所有的系统级别的信息;2)temdb数据库保存所有的临时表和储存管理过程;3)model数据库是为用户创建数据库提供的模版;4)msdb数据库公SQL Server代理程序调度警报和作业以及记录各种操作;5)northwind和pubs是示例数据库。

(4)、一个数据库至少包含几个文件和文件组?一个数据库应至少包含一个数据库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

一个数据库应至少包含一个文件组,即主文件组。

(5)、什么时候应当备份master数据库?1)在sql出现严重bug2)在改变sql的根本配置候3)在改变用户角色4)在强制修改master数据库(6)、欲在某SQL Server实例上建立多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包含一个用于记录用户名和密码的users表,如何操作才能快捷地建立这些表?把这个表建立在系统数据库model中(7)、掌握SQL Server 2000常用的系统函数,并完成以下操作:1)返回系统当前的日期和时间;select getdate();2)返回当前日期的年份;select year(getdate());3)返回字符串“weare abcgoo”select len('weare abcgood') as '字符串长度';一、实验目的(1)、巩固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2)掌握使用SQL创建修改基本表结构的方法。

(3)、掌握删除基本表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shiyongSQL语言创建以下基本表:1)创建导师情况表professor。

create table professor(pno char(6) not null, --导师编号pname char(8) not null, --姓名psex char(2), --性别page smallint, --年龄scores char(6), --职称phone char(8), --电话号码primary key(pno));2)创建研究生表students。

create table students(sno char(6) not null, --学号sname char(8) not null, --姓名ssex char(2), --性别enter_date datetime, --入学年份scores decimal(5,2), --总分course char(20), --研究方向pno char(3), --导师编号primary key(sno),foreign key(pno) references professor(pno));3)创建用户表users。

create table users(uno char(6) not null, --用户编号uname varchar(8) not null, --姓名age smallint, --年龄type varchar(8), --用户类别password varchar(10), --密码authority varchar(10), --权限primary key(uno));(2)、修改基本表结构:1)将导师表增加一个“研究方向”列course,字段类型为字符型,长度为20个字符。

alter table professor add course char(20) --研究方向2)修改用户表将年龄列删除。

alter table users drop column age(3)、删除基本表。

使用查询分析器删除“用户表”。

drop table users实验三数据更新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更新操作的概念与方法。

(2)、掌握使用SQL语言完成各类更新操作(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已创建的导师表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

1)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professor values('p001','刘辉','男',55,'教授','88421011')insert into professor values('p002','张颖','男',57,'教授','88234421')insert into professor values('p003','王虹','男',49,'教授','88322377')insert into professor values('p004','杨莉','女',60,'教授','88424422')insert into professor values('p005','涂劲松','男',52,'教授','87012202')2)将“王虹”老师的年龄改为53岁。

update professor set page=53 where pname='王虹'3)将“professor”表中的教师编号为“p005”和年龄为60岁的女教师记录删除。

delete from professor where pno='p005'or page=60(2)、在已创建的学生表students中添加、修改、删除数据。

1)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s001','王敏','女','2006-9-1',324,'软件','p002')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s002','刘晨','男','2005-9-1',335,'电工','p004')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s003','张力','男','2005-9-1',351,'自控','p005')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s004','李静','女','2005-9-1',321,'英语','p002')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s005','王俊','男','2006-9-1',345,'管理','p001')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s006','周涛','女','2006-9-1',344,'机械','p003')2)将“刘晨”的导师编号改为“p003”。

update students set pno='p003' where sname='刘晨'3)将总分地狱310的学生记录删除。

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s<310实验四SQL数据查询与索引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库查询和索引的概念与方法。

(2)、掌握使用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和系统查询。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查询学生表中的总分在310分以上的所有学生的学好、姓名、性别、研究方向等信息。

select sno,sname,ssex,course from students where scores>310(2)、查询研究生表中在校时间超过3年的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year(getdate()-enter_date)>'3'(3)、查询职称为“副教授”的导师的人数。

select count(*) from professor where scores='教授'(4)、查询“王虹”老师所带的研究生姓名与性别。

select sname,ssex from studentswhere pno=(select pno from professor where pname='王虹')(5)、在“导师编号”列建立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p_suoyinon professor(pno)(6)、在“学号”列建立唯一索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