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
要内容摘:贡布里希教授从一个我们日常惯见熟闻,可不是出于无知便是由于自命不凡而不悄一顾的问题――艺术家们在描绘现实时为人什么会用如此众多的风格――开始,重新检验了许多在我们看来已经理所当然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

作者在论证中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现代科学的许多分支,使其论题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获得了某种科学的精确性。

这部著作出版于1960年,至今仍在艺术界、美术界、哲学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它已成了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不仅在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了自然科学领域。

关键词:心理学艺术错觉
这是一部不断令人思索,不断产生硕果的著作,因为它让我们重新看待了艺术批评、艺术鉴赏和艺术史所赖以立足的如此众多的假定,它所涉及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它所叙述的界限。

这本书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论导论:心理学和风格之谜(Psychology and the riddle of style)。

第一章:从光线转为颜色。

第二章:真实与定型。

第二部分。

第三章:皮格马利翁的能力。

第四章:论希腊艺术的革新。

第五章:公式和经验。

第六章:云中的物像。

第七章:错觉的条件。

第八章:第三维的多义性。

第九章:艺术中的视觉分析。

第十章:漫画实验。

第十一章:从再现到表现。

按照作者的构思,本书的结构是拱式布局:每一章都有一个中心论题,这些中心论题的大方向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

但是,由于本书不是一个严密的演绎体系,
每一章都像是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起来的单篇论文。

当我读完第一和二章后得知
黑白照片跟被摄风景之间是一种转换关系,它要把风景的色调转换到一段黑白范围之中,因而有种种变化,谈不上是转录现实风景。

艺术家同样不能转录其所见,只能把风景翻译成他所用的手段的表现形式,因而随其手段的表现范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绘之作。

艺术家所描绘的风景是凭借其原型的内部成分的关系暗示出来的,需要使用一套标记系统标出原型的一系列区别性特征,例如“开”、“关”原理和镂花图案之类,“是”和“非”式的标记系统。

画家是把可见世界的森罗万象折衷简化为一系列色调层次,绘画是转换,不是“摹本”,所以绘画犹如科学实验,探索的是新的标记系统,是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反应,而不是物质世界的本性,因而是心理学问题。

(甚至康斯特布尔作品的逼真性也不是源于单纯的转录,而是来自把所见之物向绘画术语的翻译。

尽管一个简单的形和色的代码就足以产生出可以读解的物像,但是,这种代码还可以达到任何微妙的水平。

)德国画家里希特的自述表明,从尽力写实的主观愿望出发,最终作品仍然各有各的面貌和情调,艺术家的个性影响着他的作品,赋予母题以变形。

绘画风格支配着艺术再现,风格的客观性受到绘画工具的限制。

从逻辑上讲,“真”和“假”这种概念只能应用于命题,绘画本身不是命题,因而有真假的不是绘画,而是绘画的说明文字。

从说明文字不符合所画之物,甚至说谎的实例,可以看出绘画是怎样应用修改定型的手法,以求忠实于别的形状。

绘画是从概念入手,而不是从视觉印象
入手。

艺术家使用定型跟人们使用法规汇编一样,没有图式就把握不住母题。

自然的过程是按图式和矫正的步骤进行,图式是最初的近似值,借以逐步逼近要描绘的形式。

不能混淆一个形象的画法和看法,艺术家的造型意志,其实是同调意志,使新形状同化于艺术家既有的图式和模式。

艺术家的心理定向支配艺术家去寻找他所能描绘的侧面,艺术家是见其所欲画,而不是画其所已见。

艺术家跟作家一样需要语汇才能“摹写”现实。

从信息角度看,所谓绘画的真实就是说,理解该标记系统的观看者,不会从中得到假信息。

可以跟我们站在原处一样见到那么多正确的信息。

客观信息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家不可能包罗万象。

正确的肖像不是忠实地记录视觉经验,而是忠实地总结成一个表现原型结构关系的模型,精确度达到所要求的程度。

因为再现的形式不能脱离它的目的和社会的要求。

(产生于时代的心理定向使某种特殊风格的作品能够为公众理解。

用熟悉之物再现不熟悉之物的倾向导致奇怪的错乱现象出现在甚至是史料性的图片报道中,在描绘世界时,需要图式。

)艺术是心灵之事,所以任何一项可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艺术家无法转录他所见到的东西,他所能做的只是把他的所见翻译成他绘画手段的表现形式罢了。

艺术家只能描绘他的工具和他的手段所能描绘的东西。

艺术家会被可以用他的惯用手法去描绘的那些母题所吸引。

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看到的东西。

在一件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完全幸福的时刻是从未有过的。

没有一种媒介,没有一个能够加以塑造和矫正的图式,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模仿现实。

只要真有耐心,爱好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任何画家都能够完成工细的作品。

读解物象跟倾听言语一样,给予我们的东西总是很难跟我们在识别活动触发的投射过程中所补
充的东西区分开来。

形状是绝对的,所以在你画任何线条的时候都可以说它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色彩却是全晚相对的。

所有的艺术发现都不是对于相似性的发现,而是对于等效性的发现。

这种等效性使我们能按照一个物象去看现实,而且能按照现实去看一个物象。

艺术之所以有一部历史,是因为艺术的错觉不仅是艺术家的劳动成果,而且是艺术家分析形相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姓名:高微
学号:200710600002
学院:美术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