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幼儿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作者:杨芳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第02期
【摘 要】儿童早期启蒙教育的形成对他今后的人际关系及对他人的态度都具有很大影
响。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建立良好社会关系,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养
成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良好的品格,加强幼儿养成教育工作是极为重
要的。本论文通过对幼儿养成教育的了解,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对应的
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养成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
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管理行为与幼儿主体发展之间存在的
问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下面是我在工作过程中
一点体会。
一、幼儿养成教育概述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成长和教师教育质量。如果常规
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
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幼儿来说,建立良好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
园,由于环境变化和心理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
幼儿园生活和学习,就要建立良好常规。我认为,在幼儿常规培养中,教师管理工作应做到管
而不死、活而不乱,才能实现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还应根
据幼儿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主动性。
二、幼儿养成教育存在问题
(一)自由型常规教育
教师强调让幼儿自由地发展,认为常规教育是对幼儿主体性的限制。所以,教师较多地考
虑如何让幼儿“活”起来,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由活动,却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
的要求,结果滋长了幼儿自由散漫的习性。
(二)管制型常规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将“常规教育”和“如何管理幼儿”等同看待。常规教育成了对幼儿
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以督促、提醒和提要求为主,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其结果不利
于幼儿个性发展,使幼儿成为“木头人”,甚至使有些幼儿从心理上抵触教师,不喜欢幼儿园。
(三)教条型常规教育
在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把教育规则“教条化”,认为常规教育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在实践
中死板地看待问题,坚持已有规定。如吃饭一定要都吃完才能走,不考虑幼儿的身体和食欲等
问题,这种方式势必会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说教型常规教育
在此类常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说教方式对幼儿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且这类教育方式
以限制性常规居多,如“不许大声说话”“不能乱丢玩具”等,却没有引导幼儿去理解行为被禁止
的真正原因,忽视幼儿通过体验习得常规特点。
三、加强幼儿养成教育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称为“隐蔽课程”,包括学校风貌、宿舍、教室、图书馆、教
学和生活设施、校风校纪、学校的历史传统、名誉、师资水平、规章制度、课堂教学、教师和
职工的思想品行、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等。他们相信,学生在隐蔽课程中获得经验有助于他
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学校应重视校风建设,并将之作为一门隐蔽课程,具体做法包括加
强学校民主化管理,制定严格校规校纪,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工作和活动等。
(二)提出新教育方式——资讯处理模式
学校道德教育应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运用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
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认知发展法等各种现有教育方法。在这种方式中,教师策划、布置、引
导和督促学生的活动,如小组活动、座谈会、辩论会、审判、角色扮演、游戏等,使学生有机
会主动参与富有心智刺激和团体活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觉得道德教学是富有挑战、满足感和
趣味的学习,从而使这些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心智上、社会上及道德上需求。
(三)加强社会氛围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本质是体验。德育教育过程是由知、情、意、行等环节结合而成,体验贯穿
于各个环节。要推行体验教育就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
个课堂、阵地,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实践教育,既进行认知教育又进行实践教育,使未成年
人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练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创业精神和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加强和改进幼儿思想道德建设
要重视在实践体验中培养道德习惯,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
地位。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教
育,还来自少年儿童体验。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根本。对于幼儿来说,让他们在体验中获
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目的和途径。
参考文献:
[1]赖娇香.浅谈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
[2]庞凤兰.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宁夏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