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竞技能力评价分析

竞技能力评价分析

竞技能力评价分析王湛博,丁建伟摘要:竞技能力评价是一个整体性行为,竞技综合能力包括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与集体项目竞技能力,分别对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和集体项目竞技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竞技能力评价具有连续性、项群同组、补偿性、开放性原则等特点,并以简单实例分析了竞技能力的定性与定量评价。

关键词:竞技能力;评价;体系运动项目比赛成绩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的竞技能力因素群决定的。

传统的“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

但是近年来随着多学科在运动训练理论中的交叉渗透,许多学者对于当前的“竞技能力”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郑念军等在其竞技能力新论中就认为:竞技能力是指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2]。

竞技能力评估是一个整体性行为,其内容应包括运动员的个人竞技能力以及集体项目竞技能力,本文旨在对竞技能力评估结构进一步分析,以期能对竞技能力评估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1 竞技能力定位1.1 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运动员的个人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主要是指在参加比赛的项目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外界的一切有利因素,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表现形式一般为1≤1,摒除潜在变量的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最高为1。

表1是不同竞技能力划分的标准。

表1 竞技能力分类竞技能力竞技项目竞技实力影响拳击、摔跤、柔道、击剑、跆拳道、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羽毛球(单打)、网球(单打)、田径、游泳、自行车皮划艇(单人)、赛艇(单人)、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个人绝对实力体操、艺术体操(单人)、跳水(单人)、射箭、田径、举重、射击、花样滑冰(单人)、花样游泳(单人)、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速度滑雪、越野滑雪、滑板滑雪马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双打)、羽毛球(双打)集体项目竞技能力棒球、垒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皮划艇(多人)个人实力与配合帆板(双人)、赛艇、双人跳水、花样滑冰(双人)、雪车协作相关(包括冰壶、网球(双打)、花样游泳(多人)、雪橇(双人)战术运用实力)艺术体操(集体)1.2 集体项目竞技能力根据系统论可知,系统的功能既取决于系统的要素,又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当系统的要素确定之后,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对于集体攻防项目运动员就是系统的要素,而战术体系则是系统的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把集体项目竞技能力定义为由多个运动员配合而参加比赛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个人竞技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又包括运用战术的能力,李宗浩[3]认为:直接竞技项目群存在攻防关系,决定了此类项目群存在战术要求。

而在集体项目中,战术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集体项目竞技能力表现形式为n个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一般为1+1+1+…≥n或者1+1+1+…≤n。

2 竞技能力评价特征2.1连续性整体是指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阶段。

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但是,全局并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和组合,它统率局部,高于局部。

运动成绩是整体,竞技能力、比赛发挥、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是部分;竞技能力发展是一个整体,先天性竞技能力发展与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是部分,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估是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的前奏,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是先天性竞技能力的再发展。

本文认为没有好的先天性竞技能力,即使再高的科学训练也不能取得世界优异成绩,我们知道运动员选拔正是观察青少年的先天性竞技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运动员选拔大部分有硬性指标,例如,要多高,胸围是多少等等,使得当前在一些项目选拔运动员时只注重了运动员表面现象,我们能不能研究一项可以测量运动员潜力的方法呢,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2.1 项群同组项群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田麦久先生以及他的同事在竞技体育领域所建立的重要的基础理论。

项群理论是以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探求项目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规律。

项群理论将竞技体育分为体能类和技能类两大类。

在体能类中又有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在技能类中有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格斗对抗性五个项群。

由于项群理论将不同项目划分为同一项群,使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技术特点、评分方法等有相似之处,这样就有利于寻找同项群运动员或集体项目竞技能力发展的共同规律,有利于竞技能力的共同发展,因此以项群同组进行竞技能力评价,对于竞技能力评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2竞技能力补偿性我们知道,不同项目、不同水平、不同时期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我们追求的确是比赛时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最高水平,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

刘大庆博士的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4]认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存在着某种(些)较差的素质或能力为另一种(些)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补偿的现象,这种现象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特征。

同时列举了李月久、李宁、童非、楼云、李小双五位自由体操世界冠军的技术风格,说明了自身优势能力是对薄弱能力的补偿。

我们某些运动项目的训练,整天在苦苦挖技术细节,训练很投入,负荷很大,训练很热闹,但成绩并没有突破,其原因可能与对运动员个体特点与项目规律认识不深有关[5]。

竞技能力非衡补偿理论同样适合集体项目,巴西足球队正是凭借其超强的进攻性来弥补防守能力差,但这已足够让这支球队在世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2.3 开放性原则李国强等[6]认为:充分开放是竞技能力系统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里的充分开放指的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指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续参量的役使下,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使系统出现涨落,形成有序结构,推进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不断自组织演化。

开放既对内开放也对开放,对内开放是指运用竞技能力评价的灵活多变性,将竞技能力评价用活,而不是生搬硬套,那么中国是不是也可以培养几个博尔特呢?中国再多几个朱建华呢?;对外开放是指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就是与时俱进。

只有不断的跟上时代步伐,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我们的体育才会变得更强大。

3 竞技能力评价体系运动员竞技能力分为先天性竞技能力与后天性竞技能力,没有好的先天性竞技能力就不能获得较高的后天性竞技能力;反之,没有后天性竞技能力提高,即使再好的运动天赋也取得不了优异的成绩,它们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3.1 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价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估是指对运动员先天具有的运动能力进行的评估,包括形态、机能、心理、智能等。

运动员竞技能力先天性评估依靠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综合加以判断,“博尔特现象”的出现更促使运动员先天竞技能力评估成为运动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估主要针对运动员选材方面,主要从家系、父母、个人生活环境、个人形态,平时表现等方面考察评估,进行根据少年身体、体形、心肺功能指标和运动素质心理等的特点,可建议他们从事某项运动训练。

3.2 后天性竞技能力评价后天性竞技能力是先天性竞技能力的后续,主要是指在参加比赛的项目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外界的一切有利因素,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

后天性竞技能力评估就是对运动员自身的、外界的一切因素的评估,运动员自身的能力评估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技战术水平、心理、智能、竞技状态等的评估,外界因素评估包括对手竞技能力、比赛场地、社会条件、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等的评估。

图1竞技能力评估结构4.竞技能力评价体系实施竞技能力评价实施主要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

定性分析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当前国内预测界常用的就是两种预测方法的结合。

4.1 定性评估竞技能力定性评估主要是凭借教练员、专家的经验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进行的评估。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明了,容易进行,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的综合分析判断,包括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人员。

通常有主观概率、体育专家、体育类推等评估方法。

4.2 定量评估竞技能力定量评估主要依据体育测量、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而进行的评估,由于定性预测主要依据主观经验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它的等级只能用等级相关来评价,较之定量预测显得不够精确。

[7]定量评估主要包括线性回归、马氏链分析法、灰色系统法、神经网络法等。

4.3 定性与定量评估结合我们在选拔运动员时,总是希望选拔一个具有较高先天性竞技能力运动员,再经过科学训练达到优秀成绩。

但是我们不能预测运动员到底有多大潜力,但是我们却可以根据先天性竞技能力加上后天性竞技能力的训练来预测达到较好成绩。

经专家评估之后的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去除潜在变量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经过科学训练之后的名次。

表2 3名男子青少年100米成绩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 1 2 3 4 5 MD S RXmax1号14 3 14″68 14″72 14″57 15″00 14″85 14″76 0.17 -1.122号14 3 14″57 14″68 14″76 14″90 14″65 14″71 0.13 -1.083号14 3 14″77 14″57 14″81 14″45 14″68 14″66 0.15 -0.6以100米运动员选拔为例,,测得数据如下表,3名具有较高先天竞技能力的男子青少年5次运动成绩,如表2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运用统计学加以处理之后,再根据定性分析,便可得知三位青少年运动成绩名次,这是最常见的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估的应用。

结束语竞技能力评价是一个整体性行为,包括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价与后天性竞技能力评价,竞技能力评价具有连续性、项群同组、竞技能力补偿性、开放性原则等特点。

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当前还没有具体针对运动员先天性竞技能力发展与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关系的具体研究,尤其在我国的弱势项目田径、篮球等方面,我们应该对于先天性与后天性竞技能力的评价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价也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2] 郑念军等.竞技能力新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51.[3] 李宗浩.集体同场对抗类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特征_核心竞技能力及其制胜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148-149.[4]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D].北京体育大学,1997,4.[5] 刘大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49.[6] 李国强等.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64.[7] 陈志强等.体育多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1):53.[8] 李瑞文等.体育多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54.[9] David S.Moore.统计学的世界[M].中信出版社,2003,512.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 is a comprehensive petitive ability includes evaluation of athletic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evaluation of team events competitive ability. Through evaluating the athletic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eam events competitive ability,we believe that 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 has continuity、the same group、compensatory and openness characteristic etc.And then ues an example to analyse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fixed quantity.Keywords:competitive ability;evaluate;syste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