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观课体会
从教三十多年来,除了教予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外,我还注重孩
子们成长的培养。现在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们都
把他们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来“供奉”着,多数家长不知如何来正确
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是孩子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完全的溺爱,对孩子
绝对的放任自由,从不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加以约束;有的家长确对孩
子要求的过于严格,将自己的所有期望都施加在孩子身上,什么都要
求孩子按自己的标准来,使孩子们失去主见;更有甚者对孩子的教育
是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任其发展。致使现在的青少年成长中出现了许
多问题。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及解决方法,希望借此能抛砖引玉。共同关心中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习问题
1、学习无兴趣
现在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而是机械被动地学习,所以学习效果不佳。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
积极地去学习,这样一个天资并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能取得娇人的成
绩。
近年来由于各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的时间
被填得满满地,没有自己支配的余地,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
多低,出现心理疲劳,如思维迟钝,情绪压抑,易烦躁等不健康心理。
我们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
分数划分学生只是一种粗糙简单的方法。学习的能力包含复杂的因
素,只有使他们综合发展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地保持比较稳
定的发展。
2、上课不遵守纪律,缺少自制力
我国现行中学教育绝大部分是采取大班授课制。如果有个别学生上课
不遵守纪律就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此种情况却不是个别而是普
遍。有的同学太爱说闲话,看他很像演说家,如果你让回答问题,或
者让他自由发言,他又象个哑吧,有的学生上课太爱动,一会儿摸摸
这东西或发出声响,或者捣捣周围同学。
中学生注意时间短,稳定性差,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课。我们必须
注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注意品质,才能遵守课
堂纪律。对于极个别学生还是要严加管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都投到
学习上。
3、学习不努力,考试靠作弊
现在的学生有许多不知道用心学习,主要表现上课不注意听课,练习
不愿做,做作业靠抄袭,哪怕是抄书都不知道怎样抄,还去抄别人的
作业。结果考考试时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偷看,靠考试作弊来获得成绩。
平时不学习,考试靠作弊,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呢?我认为主要是做为学生家长要学习懂得
教育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单纯以分数轮成绩,懂得尊重
孩子,对孩子进步多鼓励,使孩子享受到因努力而得到的喜悦。对孩
子的缺点给予指出并及时给予纠正,不能听之任之。作为教师要对学
生进行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让学生在平时好好学习,在考试
时一定要恪守诚信,不弄虚作假,不能靠作弊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或学习方法
现在的学生有的也很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就是不理想,追其原则,发
现时他们的学习习惯或学习方法不是很好。
作为老师,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们好的学习习惯和有
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成绩优异的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让
大家一起进步。
5、没有目标
学生们没有目标,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要学什么,为谁学习。
这个问题源自家人生活处事随意懒散,在生活中本身就缺少短期
目标和长期目标。遇到事情容易放弃,也容易绕过。要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家庭环境必须要有一个改善,对孩子才有好的影响。
6、厌学心理
如果学生处于一个严厉的家庭环境,家长的高压政策容易引起孩
子的反抗,这种反抗可能引起孩子的厌学心理,甚者影响孩子的自信
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则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管理的空间,恢复孩
子对学习的兴趣。
二、青春期问题
1、青春期叛逆
孩子拥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不再听取父母的想法,总认为自己的
是对的,越是对他们管教,他们就越叛逆。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
了解这些变化的存在,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的正确引导。
2、沟通困难
家长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对待小孩子的状态,总是要求孩子该怎么
做,忽略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许多的分歧。
家长更容易把一些负面的评价贴到孩子身上,把一个成长过程的
现象看成是一个人个人品质的问题,沟通自然无法继续。孩子永远都
需要赏识,永远都需要正面的评价,他们才会对自己有信心,才会承
担责任,才会有心情处理好各种困扰!
3、异性好感和交往问题
青春期早期开始,孩子开始关注着装和外貌。对于学生来说,特
别钟情发型和鞋,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作为一个正常的
孩子,必然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些现象一定会引发家长的焦虑。一
个方面害怕孩子深陷其中而耽误了学习,一个方面害怕孩子受到身体
上的侵犯。
我们似乎把精力集中在焦虑本身,而忘记了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
对这些问题。本来,这些道理也就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但是我们似乎
总是没有机会,没有正确的方法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悦的听到我们
的忠告。通常,事情都会搞得很糟糕,最终事情会向相反的方向去发
展。真正能做好的家长和老师,必然是通情达理,理解孩子变化,懂
得孩子需求,能从容对待孩子的变化并给予正确的建议。
三、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
有些学生对社会对他人都存在敌对心理,不屑于他人的一些做
法,总是做出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举动,有些学生则“唯利是图”,
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究其原因,是其存在错误的价值观、
人生观,而这可能来源于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作
为教师,应该认真地了解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尝试站在青少
年的立场上细心体察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的行为、语言、愿望、爱
好,而不要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用成人的眼光、思想去看待他们。这
样就能理解中学生成长中出现不良行为的必然性,就会正确认识和评
价中学生的行为。及时的发现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让
孩子们都健康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