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她深深思 念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 节倍思亲,便写了《醉花阴》寄给赵明诚。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分组研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知人论世
李清照聪慧颖悟、才华过人,颇受人喜欢。 18岁时,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 诚是金石家,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生活安定优裕。《如梦令》,火爆京城文 艺圈,让父亲的大师哥(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 也忍不住为她点赞。《如梦令》其二这首词是李 清照早期作品。
比词作,寻意象:想抓意景象物特特点征
如梦令(一)
夏
李清照
日 常记溪亭日暮,
繁 沉醉不知归路。
武陵春
风住尘李香清照花花已已尽尽,暮 日晚倦梳头。 春 物是人非事事休,落
花 兴尽晚藕回花舟,
欲语泪先流。 花
图 误入藕花深处。
闻说双溪春尚好,图
争渡,争渡,
也拟泛轻舟。
惊起一滩鸥鹭。
只恐双溪舴zé 艋měng舟, 载不动许多愁。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小知识
李清照的愁词大概以靖康之变为 分水岭,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局面:
前期多写她悠闲生活,少数作品 有思念丈夫的闺情之作;
后期多感叹身世,流露对中原的 怀念,抒发自己在丈夫死后孤独漂泊 在外的悲愁之情。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辨音律,悟基调
如梦令(一)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音乐一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辨音律,悟基调
如梦令(一)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研词作,知方法: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颂其 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 也。” 意思是:读书要指了解作者这个人 并研究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知人论世,即知其人、论其世,了解 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客观、 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这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常用的方法。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析情感,找方法: 感情基调
想象意境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é 艋měng舟,
载不动许多愁。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愁
音乐一 音乐二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音乐二
感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感 情 基调
析情感,找方法: 抓想关象键意字境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如梦令(一)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
争渡,争渡,
惊
惊起一滩鸥鹭。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晓词作,知词人 李清照
李清照, (1084年—1155年),号 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 丘),宋代女词人。在男尊女卑的旧社会, 女性参与诗词创作的不多,她才学俱佳,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后人 将其作品收集于《漱玉词》。素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
她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李格非) 曾是苏轼的学生,做过提点刑狱,为人洗 刷冤屈,也喜文学艺术,精通经史,长于 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书香门第的 家庭熏陶下,李清照小小年纪文采出众。
湖南省长沙县特立中学:王畅
读诗句,找同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曲新词酒一杯 ,
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初读词,正读音
如梦令(一)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感忧伤,探词人
李清照聪慧颖悟、才华过人,颇受人喜欢。 18岁时,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 明诚是金石家,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 搜集整理,生活安定优裕。
《武陵春》写1135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下, 入据中原,一家流寓南方,丈夫途中病逝,清 照只身流落金华。写本词时,作者已是53岁了, 当时北宋已亡,丈夫已死,环顾四周凄凉的环 境,回忆自己悲惨之往事,即景抒情写下此词。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课内练习
如梦令(二)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课内练习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醉花阴
李清照
我们可以结合作者经历和自己的生活 经验,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 领会、推测作者在词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部编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件1
知原因,悟词情: 忧愁 悲痛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é 艋měng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授课内容: 如梦之旅——《如梦令》群文阅读系列教学
授课学科: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人教版2011部编版 授课年级: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诵读 授课教师:王畅 授课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特立中学
指导老师:梁伟林 录课教师:罗斌 录制时间:2018年5月16日
如梦之旅
——《如梦令》群文阅读系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