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得概念与目标一、会计得概念与特征1、概念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得方法,核算与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得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得5个基本特征本质:会计就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目标:会计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货币也就是统一计量单位)(以实物计量与劳动计量为辅)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方法:一系列专门得方法。
(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3、会计得发展历程古代会计阶段:会计产生到复式记账法出现之前得阶段。
单式记账法近代会计阶段:以复式记账法产生与《簿记论》问世为主要标志。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阐述复式记账法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
两个重要标志:①会计电算化②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对外)与管理会计(对内)。
二、会计得对象与目标1、会计对象(三种表述):即会计核算与监督得内容——资金运动(资金投入、运用、退出)或价值运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得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包含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大环节(1)资金投入就是资金运动得起点:包含企业所有者投入得资金与债权人投入得资金两部分。
即资金投入=投资+债务(借款)。
投入企业得资金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形成企业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
(2)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指资金进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与销售3个小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3)资金退出:4个上缴税金、偿还债务、向所有者(股东)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2、会计3目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与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3)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第二节会计得职能与方法一、会计得职能1、基本职能:2个(1)核算职能(会计反映职能)——就是首要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得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会计核算三环节:①确认:,判断发生得经济活动就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得内容,归属于那类性质得业务。
②计量:入账得具体金额。
(就是多少?)③报告:就是确认与计量得归纳与总结。
会计核算贯穿经济活动得全过程,主要有:①款项与有价债券得收付②财务得收发、增减与使用③债券、债务得发生与结算④资本、资金得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得计算⑥财务成果得计算与处理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得其她事项。
(2)监督职能(会计控制职能)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与相关会计核算得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三监督:①真实性:就是否就是实际发生得经济业务事项②合法性:就是否符合国家得有关规定③合理性:就是否符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收支计划、预算等会计监督得两个特点:①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核算职能提供得各种价值指标进行得货币监督。
②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得全过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得关系就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得。
会计核算就是会计监督得基础,会计监督就是会计核算质量得保障2、拓展职能: 3个a、预测经济前景b、参与经济决策c、评价经营业绩二、会计核算方法1、会计方法①会计核算方法②会计分析方法③会计检查方法2、会计核算方法体系:7个会计核算方法组成一个循环①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会计核算得起点)②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③复式记账(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得核心)④登记会计账簿(记账)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会计循环由会计工作流程瞧:循环由确认、计量与报告等环节组成由会计核算得具体内容瞧:有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组成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假设——相当于“条件”会计基本假设就是企业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得前提,就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得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4个:1.会计主体假设:指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得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与监督得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区别: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法人),但法律主体(法人)一定就是一个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时间范围。
企业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假设: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就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得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得、长短相同得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分年度与中期报表,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与月度)(1)年度、半年度、季度与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如年度从公历1月1起至12月31止(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她期间得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不同得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4.货币计量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会计核算选择某一种具体得货币作为基本货币单位来统一反映企业得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等,这种基本得货币单位叫做记账本位币)我国得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得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得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得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这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得关系二、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就是指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会计实务中运用得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1)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或指收入、费用得确认应当实际发生(而不就是以款项就是否收付)作为确认得标准。
例如:10月份销售款(房租支付) 有可能在9月、10月、11月收,那么记账时算在哪个月份。
收入得归属期:按权责发生制,实际发生在那月,就记账在哪月,因此记账在10月,算作10月份收入。
费用得归属期按权责发生制,实际发生在那月,就记账在哪月,因此10月房租支付,算10月费用总结:权责发生制两个“凡就是”凡就是属于本期已经实现得收入与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得费用,无论款项就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得收入与费用。
凡就是不属于本期得收入与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支付,也不应当成当期得收入与费用(2)收付实现制(现金制)就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与费用得标准。
收付实现制哪个月收到钱,记账在哪个月上。
2、各类型主体采用得会计基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并非绝对,金额很小,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例:1月份订全年报刊360元)。
以赚钱为目得得,会计基础都就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花钱)事业单位:大部分采用收付实现制,(花钱)但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赚钱),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赚钱)得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第四节会计信息得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一、会计信息得使用者主要包括:①投资者②债权人(贷款人、供应商等)③企业管理者④政府及其相关部门⑤社会公众等,但不局限这五类二、会计信息得质量要求①可靠性(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得要求):真实可靠(实际发生)、内容完整②相关性(有用性):会计信息应与经济决策需要相关③可理解性: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与使用④可比性(1、纵向: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2、横向: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⑤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得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不应以交易或者事项得法律形式为依据。
注意:经营性租(赁)入固定资产:不算企业资产融资性租(赁)入固定资产:算企业资产。
从外在(法律)形式上瞧,融资性租赁也就是租赁,但其经济实质就是融资,因此作为企业得资产核算。
(融资租赁得实质就是融资购买分期归还)⑥重要性:会计信息能反应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得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对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得会计方法与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对次要得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得前提呀,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⑦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流入),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流出)。
会计信息得谨慎性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⑧及时性及时向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得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一、会计准则得构成《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两时间:颁布时间:2006年2月15日执行时间:2007年1月1日起应用于上市公司,并鼓励其她企业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等。
1、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就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得基本要求。
内容包括6个方面:(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①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有关得信息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与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
(3)会计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6个要素(6)财务会计报告。
2、具体准则具体准则就是根据基本准则得要求,就各项具体业务事项得确认、计量与报告作出得规定。
包括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与报告类准则。
(1)一般业务准则: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确认、计量得准则。
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收入、所得税等准则。
(2)特殊业务准则:分为各行业共有得特殊业务准则:包括外币业务、租赁业务、资产减值业务等准则。
特殊行业得特殊业务准则:如适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得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准则,适用于石油企业得天然气开采准则。
(3)报告类准则: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得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表、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
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指操作性指南)就是对具体准则相关条款得细化与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操作性规定。
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政府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三、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时间:2011年执行时间:2013年1月1日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得企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颁布时间:2012年执行时间:2013年1月1日主要特点有:1.要求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另有规定得经济业务或事项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2.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划分为类3.要求事业单位得会计报表至少包括3张: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五、政府会计准则颁布时间:2015年执行时间:2017年1月1日政府会计准则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应用指南3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