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能够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认识其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

(2)以表格形式为主,教师讲授,学生回答。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授课过程
导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战败。

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使中国独立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积极探索救国方案,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一、知识梳理:
学生朗读本部分内容,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过程设计如下:1.
学生快速浏览本节知识,并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2.教师抽查、补充及疏导。

(一)洋务运动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本内容的知识梳理表格。

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然后抽查学生速记情况。

(二)戊戌变法
1、据表格提示,学生采用口述方式,自主完成。

然后学生阅读,巩
(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器物技术(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三、归纳总结
学生先自我归纳,然后教师加以完善,共同总结出中国近代化探索
的特点:
1、方法上:向西方学习
2、学习层面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反映了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机前仆后继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