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机关或组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的活动是公文形成的( A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社会条件D.物质条件2.增强公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便于公文的处理和管理,必须强调( D )A.公文语言规B.公文文种规C.公文结构规D.公文体式规3.公文写作是( B )A.为领导立言B.为机关立言C.为群众立言D.为社会立言4.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文件一律改为自右至左,横写横排,左侧装订的通知,发布于( D )A.1950年B.1952年C.1954年D.1956年5.“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语出(B )A.司马迁B.丕C.愈D.轼6.“此令、此布、此告、为要、为盼、特此函达,特此批复”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D )A.经办用语B.引叙用语C.过渡用语D.结尾用语7.“命”这一文种,最早见于( B )A.《周易》B.《尚书》C.《史记》D.《左传》8.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文种名称是( D )A.建议B.意见C.提案D.议案9.公报的用途是( D )A.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B.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传达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D.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10.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人民公布有关法令性事项时用( A )A.布告B.公告C.通告D.公报1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通知>》的类型是(C )A.批转性通知B.转发性通知C.发布性通知D.事务性通知12.从报告容涉及的围看,《政府工作报告》是( A )A.综合报告B.专题报告C.调研报告D.情况报告13.“办法”所规的容更具体、更细致,一般的写法是( A )A.章条式B.条款式C.说明式D.夹叙夹议式14.“接待记录”记录完后,应该交由( C )A.领导确认B.秘书确认C.来访人确认D.旁听者确认15.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除政治性、机要性和规性之外,还具有( A )A.时限性B.法规性C.权威性D.指导性16.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 C )A.拟办B.查办C.注办D.分办17.文书部门查办工作首先经过的法定程序是( A )A.查办立项B.确定查办事由C.明确承办单位D.明确办理要求18.发文办理指的是( B )A.承办部门拟写复文B.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C.将定稿印制发出D.将发出的文件进行登记19.应予归档的文件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办理完毕是指( B )A.全部问题处理完毕B.在公文处理程序上已经办理完毕C.领导批办完毕D.领导人传阅完毕2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推行文件级管理的出发点是( B )A.区分文件的不同保管期限B.便于文件的保管利用C.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D.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1912年元月,临时政府颁发的《公文程式》中规定的公文文种有(ABCDE )A.令B.咨C.呈D.示E.状22.公文写作要求符合规定的体式和程序,是为了保证公文的(BCD )A.政策性B.完整性C.正确性D.有效性E.针对性23.指示的主要特点是(AD )A.针对性B.理论性C.单一性D.原则性E.鲜活性24.报告的适用围主要有(BCD )A.向上级机关提交建议B.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C.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E.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25.一份完整的计划应包括的容有(ABCDE )A.现状分析B.目标和任务C.主要措施D.实施步骤E.执行要求26.对“件”文件进行排列的正确方法有(ABE )A.正本在前,定稿在后B.正文在前,附件在后C.报请性文件在前,回复性文件在后D.依据性材料在前,结论性文件在后E.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判断1分。
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27.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
正确。
28.公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应当用汉字书写,一般不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错误。
29.凡是级别高的机关对级别低的机关行文,都可以使用下行文。
错误。
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所属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的一种行文。
30.通告适用于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错误。
《办法》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31.“提案”是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使用的法定公文文种。
错误。
提案一般在各级政协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中使用。
各级人民大会上使用的建议类法定公文文种称为“议案”。
32.大的机关在选择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形式时,一般采用分工形式。
正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3.公文为什么要求具有规体式?答:公文体式的规化是由公文具有法定效力这一特性决定的。
公文体式如果不规,不仅影响公文的质量和版面形式的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应有作用的发挥,有时还会给工作造成重大失误。
因此,强调公文体式的规化,是增强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方便公文的处理与管理的重要方面。
34.选定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有哪几种情况?答: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发出的公文,其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都负有贯彻执行的责任。
除批复以外,一般的下行公文都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
而且,级别愈高的机关的发文,其主送机关的覆盖面愈大。
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多是使用统称。
(2)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等上行公文,不管请示或报告的容事项如何重要,牵涉面如何广泛,在一般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具体的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
(3)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如通告、公告等告知性公文,以及一些章程、条例、规定等规性公文,它的承办或者贯彻、执行、落实、知照的对象是全社会或者全体人民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35.从机关隶属关系和职权围看,机关之间有哪些基本关系?答:党政机关之间的各种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同一系统的机关,既有上级领导机关,又有下级被领导机关,上下级机关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业务部门之间具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
(3)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不相隶属关系。
(4)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
36.命令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命令(令)的权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布命令的必须是具有乡以上级别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不具备这一级别,或不是执行机关,都无权发布命令;(2)命令的容重要具有不可更改性,处理一般性的公务不宜使用命令这一文种,命令一旦发出,非十分特殊的情况,不能轻易更改,“朝令夕改”是工作的大忌。
37.简述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意义。
答: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归档文件整理能够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文件的查找利用。
(2)归档文件整理可以维护文件的完整与完全,也便于文件的保管。
(3)归档文件整理为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10分)38.试述公文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
答:公文的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是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机关领导在签发公文时,必须确认是白己职权围的有关公文才有权签发,不可越级签发公文。
(2)以机关某个部门名义的发文,可由部门负责人签发。
在这种情况下,核稿与签发往往合并为一道程序,由部门负责人一次完成。
(3)签发人在签发文件时,必须对文件的容和文字作严格的审阅修改,对其所签发的公文容和文字表述的正确性应负完全责任。
如果发现文稿容与发文意图有较大出入,应当退回拟稿部门重新拟写。
(4)文件经签发入审批同意发出时,签发人应在送签的发文稿纸的签发栏明确写“发”“印发”、“急发”等字样,并签署全名,注明年月日,如尚需送机关主要领导人审阅的,要写明“请某某同志审阅后发”。
若审批人圈阅或签名,应当视为同意。
受领导委托代行签发职责的,要注明“某某代答”字样。
(5)几个机关或部门的联合发文,一般应由主办该公文的单位负责,送请有关联署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会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本是(B)A.《周易》B.《尚书》C.《礼记》D.《论语》2.《公牍通论》的作者是(A)A.徐望之B.王充C.甘乃光D.贾谊3.真实、典型、适用、时效是公文撰写过程中(B)A.突出主题的要求B.收集材料的要求C.编列提纲的要求D.起草正文的要求4.在革命战争年代,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在向中央写报告时,必须“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的领导人是(D)A.周恩来B.朱德C.D.5.一般情况下,公文成文时间的确定应以(C)A.印文时间为准B.发出时间为准C.领导人签发时间为准D.完稿时间为准6.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围所确定的文件授受关系是(A)A.行文关系B.行文方向C.行文方式D.行文规则7.写在嘉奖令正文最前面的部分应当是(A)A.先进事迹B.嘉奖容C.号召D.执行要求8.与一般公文相比,议案没有的项目是(D)A.标题B.签署C.成文日期D.发文号9.下列有权发布公告的单位是(D)A.大型企业B.事业单位C.人民团体D.国家政权机关10.通知这一文种产生于(A)A.民国时期B.中共维埃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20世纪50年代11.请示是下级机关写给上级机关的(D)A.述性公文B.告知性公文C.建议性公文D.报请性公文12.“批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C)A.明代的《文章辨体》B.1912年的《公牍通论》C.1948年的《办事通则》D.1951年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3.容侧重在工作的指导方针、努力方向、工作的实施步骤和重要措施等方面的计划类文书是(A)A.规划B.计划C.工作安排D.实施细则14.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定的确定组织原则或办事规则的规章类文书是(C)A.规则B.制度C.章程D.守则15.以下各项中,属于建议类文书特点的是(C)A.告知性B.述性C.说理性D.请求性16.公文在形成、办理、管理和整理归档等环节上都必须体现出(B)A.时限性B.规性C.权威性D.机要性17.一个机关组织和安排公文处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是公文处理的(B)A.组织领导B.组织形式C.组织机构D.组织层次18.组织文件传阅工作的人员应当是(C)A.机关主要领导人B.办公室主要负责人C.文书工作人员D.承办单位负责人19.归档文件分六个步骤进行,正确的步骤顺序是(B)A.装订、分类、装盒、编号、排列、编目B.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C.装盒、排列、编号、编目、分类、排列D.排列、分类、装订、编号、编目、装盒20.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是指(D)A.5—10年B.15—30年C.15—40年D.15—50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