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农业2、农产品供给3、农产品需求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5、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6、粮食安全7、农产品的期货交易8、比较成本学说9、土地10、土地集约经营1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12、土地制度13、土地产权14、土地所有制15、土地使用制1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1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8、农业劳动力19、农业劳动力供给20、农业劳动力需求21、农业劳动生产率22、农业剩余劳动力23、农业技术进步2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5、农业资金26、农户资金27、农业财政资金28、农业信贷资金29、农业家庭经营30、农业合作社31、交易费用32、外部性33、无公害农产品34、农业产业化经营35、农业保护政策36、农业经营一体化37、农业生产专业化38、农业保护政策39、黄箱政策40、绿箱政策41、感知风险42、信息搜寻43、良好操作规范44、有机食品45、食品认证46、农业产业结构47、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48、现代农业49、农业现代化50、可持续发展51、可持续农业52、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二、简答题1、试分析农业的特性。

2、试从农业的地位来说明当前农业保护的必要性。

3、从农业的基本贡献角度论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4、简述农业的多功能性。

5、土地的经济特点有哪些?6、土地制度的定义及特点?7、土地所有权特征有哪些?8、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有哪些?9、简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与转包之间的区别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谁?权利有哪些?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原则有哪些?12、你认为在中国该如何构建利用和配置水资源的机制?13、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有哪些基本特点?14、农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1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16、承包方享受的权利有哪些?17、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主要类型?18、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19、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20、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21、中国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23、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是什么?24、如何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25、什么是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两种理论的关系如何?26、试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农业信贷、合作社农业信贷与政策性支农之间的关系。

27、试分析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

28、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29、农业兼业化的原因是什么?30、合作社基本原则是什么?3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32、农业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3、农产品的交易特性有那几个方面?34、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35、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36、良好操作规范的目的?37、良好操作规范的意义?38、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39、传统农业保护政策所造成的问题?40、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41、契约关系的类型?42、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43、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途径?44、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生产经营者行为?45、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消费者行为?46、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47、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48、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49、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50、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51、我国农业新阶段的基本特征?5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53、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原则?54、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55、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56、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57、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58、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59、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60、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61、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62、东西方生态农业的异同?63、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64、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三、论述题1、试用农产品供求价格弹性来分析不同农产品的市场定价规律?2、试论述农产品供求蛛网理论及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条件?3、农产品的期货交易的功能及运行特征?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5、你认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坚持哪些原则,如何解决?6、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7、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有哪些?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8、试述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必要性,你认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9、你认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转移有什么特点和困难?如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0、借鉴国际经验,试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11、结合实际,论述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2、何谓农业信贷资金?论述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3、论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小额贷款的重要作用及面临的难题。

14、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15、分析新阶段发展农业合作的必要性。

16、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关系类型与特征?17、现代农业保护政策的方向与基本趋势是什么?18、合作社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未占主导地位的原因?19、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目标?20、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有哪些方面?21、无公害农产品必须达到的要求有哪些?22、为什么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23、为什么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24、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5、从中国农业的现实情况说明为什么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四、案例分析题1、2003年,吉安市吉州区白塘街道五里村委会一组的部分田地因国家修路获得一批征地补偿款。

五里村一组制定的分配方案是:在校学生、参军服役的因户口不在本组可参加人口分配,但不参加责任田分配。

大部分村民签字表示同意后,开始分款。

1979年出生于五里村一组的姚某,1999年考入南昌某大学,2003年继续深造就读硕士研究生。

当他得知村小组以自己没有田为由拒绝分配给他其他征地款后,找到村小组要求参加分配。

村小组负责人认为,姚某已按照人口比例分得了征地款,他考上大学后户籍就不在本村小组,在村里也没有其责任田,没有理由按责任田分配比例分得其他征地款。

请通过此案例分析:姚某做为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分享其他征地补偿款?依据是什么?2、蔡某与尹某为同村村民,1995年,两人签订了农村土地转包协议,蔡某将其承包的3亩责任田转包给尹某,协议签订后,蔡某依约将责任田交于尹某。

2004年,尹某与他人在上述土地上开始从事红砖生产经营。

蔡某发现后表示反对,认为尹某擅自改变土地性质,严重破坏了耕地,要求退还责任田,但尹某不同意,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请通过此案例分析:转包后私自改变土地用途,承包人是否有权收回土地?3、村民李某于1998年承包了村里的25亩耕地,承包期为30年。

现李某欲外出务工,私下将其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了同村的孙某,转包费为每年每亩480元。

对此群众议论纷纷,认为李某通过转包土地从中渔利,要求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

请通过此案例分析:村委会是否有权收回李某转包的土地?其依据是什么?4、1994年3月,张某承包村里50亩荒地,期限30年。

2004年冬,村委会帮助其积极申请政府投资10多万元,将这块地彻底改造成了良田。

村委会与张某重新签订了一份承包合同,标的物由荒地变成了耕地,承包期限、承包费等内容未作任何变动。

2005年12月,矿主李某经探矿发现张的承包地下有丰富的铁矿石,便主动找上门来要其“转让”承包地用于开矿。

张某感觉自己也不便开采,于是以23万元的价格将承包地私自转让并订立了“十年的有偿转让合同”。

合同规定,有偿转让到期后张某把土地使用权收回。

经过矿主一段时间私挖、滥采,50亩良田已面目全非,复垦已相当困难。

2006年6月,张某以涉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请通过此案例分析:张某转让承包地因何违法?5、Y村初中女学生刘某某,父母离异后由母亲直接抚养,其母再婚时母女二人都被取消了土地承包权和征地补偿款分配权,承包地被强行收回,直到其母再次离婚后土地权益才得到了恢复,母女二人曾多次上访要求补偿她们恢复土地权益前的损失,并声言母女二人的土地承包权是用离婚的代价换来的。

请通过此案例分析: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是如何规定的?6、精准农业是相对于粗放农业而言的,是用精准农业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农业。

精准农业技术包括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种子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田间作物动态精准监测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2000年春季开始在兵团推广精准农业技术。

当年测土施肥面积达350万亩,测土微机决策平衡施肥达58万亩,化肥深施达830万亩,施复合肥、专用肥150万亩,采用优良品种占总播面积的80%,种子包衣面积305.37万亩,膜上膜下精量半精量播种407.2万亩,膜上精量点播机试制成功,小麦、水稻等谷物收获已达到精准收获技术的要求,棉花机器收获经五年试验获得成功,收获棉花5.3万亩。

精准农业技术第一年推广就获得很好的效果:采用测土微机平衡施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单产的情况下,可以节约十个标肥;采用优良品种并包衣可增产5-10%;采用膜上半精量、精量点播可以节约棉种2-4公斤;采用机器收获棉花,一台五行式自走采棉机一个班次可采棉150亩,可代替700人手工采棉,每采一公斤籽棉可节约0.1一0.5元;;采用喷灌不仅可节约用水30%左右,而且作物可增产10-15%,采用滴灌可节约用水40-50%,而且作物可增产20-30%。

屡创棉花高产神话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年来加大膜下滴灌、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精准技术的普及推广,目前已初步形成精准技术唱“主角”的现代农业格局。

据兵团农业局统计,2008年兵团农业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1184.52万亩,占总播面积76.2%。

实施种衣剂面积1220.17万亩,高密度栽培面积766.58万亩,测土施肥面积788.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886.9万亩。

时至今日,新疆兵团的农业精准技术正在走向整合。

以棉花种植为例,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之后,可通过遍布田间的管网给棉花“打点滴”,按时按量将水、肥送到棉花根部。

更重要的是,通过膜下滴灌向农作物高度可控性给水给肥,为精准施肥、精准用药、机械化精准采摘等技术提供了一个整合平台,从而推动了农业栽培模式整体升级。

通过上述材料分析:(1)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精准农业技术进步属于哪一类?(2)农业技术进步对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3)你认为兵团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7、在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之际,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