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教育出版社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大家一起来排队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互相玩玩具,发现可以用交换、轮流、合作的方法玩到更多的玩具,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说说自己是如何和周围的同伴一起玩的。

学习初步的社交方法。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懂得互相谦让、爱护玩具。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个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玩自带玩具,教师:小朋友都带来了好玩的玩具,每一样玩具都很好玩,现在请你们带着自己的玩具去玩。

[点评:让幼儿在自由愉快的玩耍中主动地尝试与同伴交往。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提问:你带了几样玩具?刚才玩玩具时,你玩了几样?哪些小朋友玩了许多玩具?怎么玩的?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和同伴一起玩的,教师引导幼儿从中发现、总结出交换、轮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并表扬互相谦让的幼儿。

[点评:让幼儿从自己的实践中找出方法并与全班小朋友交流,给幼儿互相学习的机会。

教师适当总结,帮助幼儿学会交换、轮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

3、请几组幼儿上来演示一下刚才玩玩具的情况,让幼儿互相学习如何一起玩玩具。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爱护玩具。

玩“玩具宝宝我们爱护你”的游戏,让幼儿对着玩具宝宝说,增加活动的游戏性。

活动延伸:
幼儿自主活动,尝试与别人交换、轮流、合作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1)鼓励幼儿主动与别人交换玩具,能够互相合作、谦让。

(2)在玩耍中注意指导幼儿爱护玩具。

[点评: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实践,主动交往能力得到了培养。

日常教育活动渗透:
在幼儿看图书时,区角活动时,喝水、分点心引导幼儿轮流、合作、互相谦作,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玩纸棒
活动目标
1、探索纸棒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
2、在玩纸棒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5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

3、在玩纸棒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根纸棒;2、毛绒玩具若干;框六个。

3、音乐3段(1进场2棒操3放松)。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手持纸棒,排成一列来到场地上,边拿纸棒边模仿各种动作,逐渐维成一个圈。

2、集体练习纸棒操。

(放音乐)师:我们走成六路纵队,听着音乐来做操吧!
二、探索玩纸棒的不同方法。

(1)自由玩纸棒,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2)请有创意玩法的幼儿在队伍前面介绍并演示玩法,让其它幼儿学一学。

(3)幼儿合作玩纸棒,进一步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4)结伴说说合作玩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5)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推出助跑跨跳的动作。

(6)以组为单位用纸棒搭成不同宽度的"小河",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宽度跳过小河。

三、游戏(1)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师:好多的小动物被大灰狼抓到小河的对岸,小朋友想不想去救它们呢?我们用刚才学的新本领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过小河去就它们吧。

先请一个小朋友去试试看,大家轻点,别把大灰狼吵醒了。

(在小朋友示范时,教师重点强调来回答路上都要助跑跨跳的方法。


(2)第一遍游戏(小河是一样宽的)针对幼儿不好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评。

(因幼儿人数较多,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
(3)第二次游戏。

(第二遍游戏,小河一头宽,一头窄)有些小动物不小心又被大灰狼抓走了,这回小河也被大灰狼挖宽了。

大家要小心点哦。

助跑跨跳时要注意安全。

四、
活动结束:(放音乐)放松、整理活动。

小猪尿床了
活动目的:1、使幼儿知道睡觉以前要先小便。

2、培养幼儿能安静地听故事。

环境创设:小猪、小兔画各一幅。

活动重点:使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睡前要小便。

活动难点:能听故事正确回答提问的问题。

活动流程: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讲故事——提问——讲述故事第二遍——小结
活动过程:1、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呀,有一位很可爱的动物宝宝来到了我们小二班,看看是谁来了呀?我们把它请出来好不好?(出示小猪图片)是谁呀?幼:小猪。

师:现在张老师讲一个有关小猪的故事给小朋友听,故事的名字叫“小猪尿床了”,尿床的意思是就是小便在床上,那小猪怎么会尿床的呢?仔细听哦。

2、讲故事(把故事完整地说一遍)
3、提问
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知道小猪怎么会尿床的吗?幼:……
师:那你们想不想帮助小猪,动动小脑筋告诉小猪怎样才会不尿床?幼:……
4、讲述故事第二遍
师:恩,你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真棒,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张老师边讲故事边问小朋友,看看你们听得认真不认真?小耳朵本领大不大?(边看图片边讲故事边提问)
①小猪家有几张床?②小兔睡哪张床?小猪呢?③看电视的时候,他们都喝了什么?④要睡觉了,猪妈妈怎么说?(辅导提问)睡觉前要做什么?睡觉前为什么要小便?⑤小兔小便了吗?小猪呢?⑥睡到半夜什么东西在滴?⑦这一晚他们睡在哪里?
5、小结
师:原来呀,小猪是这样尿床的,我们小朋友午睡前要小便吗?回到家里,晚上也要睡觉的,睡觉前要做什么啊?(睡前小便)
三只小猪
设计意图:
离开爸爸妈妈,面对陌生的环境,初入园的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

频繁的说教和安慰往往效果不大,而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只小猪上幼儿园》正是一个反映初入园孩子心理和行为的阅读材料,它容易引發孩子的共鸣,从而帮助孩子渡过入园难关。

目标:
1.学习有序地翻阅图书。

2.学习跟别人打招呼,会使用礼貌用语“你早”“再见”。

3.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

准备:
1.教师用大图书一本,幼儿用小图书每人一本。

2.木偶:小猴、小狗、小猫。

过程:
一、运用木偶情境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
1.教师操作木偶小猴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与小猴互相问好。

(1)小猴愉快地出场,和幼儿打招呼:“嗨,你好!我是快乐的小猴。


(2)引导幼儿和小猴打招呼:“小猴,你好!”
(3)教师问小猴:“你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小猴高兴地说:“今天我上幼儿园了!”
2.以同样的方式表演小狗、小猫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景。

二、引导幼儿集体阅读,学习翻阅图书的方法
1.出示大图书,引出故事。

师(出示图书封面):三只可爱的小猪也来了,它们也要去上幼儿园。

它们的表现怎么样呢?我们来猜一猜。

2.师幼一起阅读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教师的讲述,学习一页一页有序地阅读小图书。

注意根据幼儿翻阅相应图页的情况适当调整讲述速度,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引导幼儿讨论问题,了解故事情节
师:三只小猪在家是怎么样的?
师: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师:其他小猪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喜欢干什么?
师:他们后来愿意上幼儿园了吗?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巩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理解
1.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指导。

辅助提问:
●你认识这三只小猪了吗?他们各穿什么样的衣服?
●你能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猜出他们的心情吗?
2.交流、分享。

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的动作和表情有什么变化?
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3.学习三只小猪来园和离园时的礼貌用语。

师:三只小猪都很有礼貌,他们去幼儿园是怎么和老师打招呼的?
师: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和老师是怎么打招呼的?
五、引导幼儿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讨论。

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
师:你喜欢上幼儿园吗?
师:你喜欢在幼儿园做什么?师:幼儿园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快乐的事情?
师:如果你是小猪会怎样上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在班内布置幼儿情绪表现栏,让幼儿用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脸谱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

2.利用来园、离园活动巩固幼儿对礼貌用语的学习。

附: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

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木木、花花和嗡嗡出生了。

三只小猪每天在牧场里跑来跑去。

调皮捣蛋。

猪妈妈和猪爸爸商量道:“送孩子们到幼儿园去吧。

怎么样?”猪爸爸说:“好的!”
第二天,三只小猪跟着妈妈到小猪幼儿园去了。

“哇!这么多小猪啊!”三只小猪吓了一跳。

来,大家先来打个招呼:“老师早!”“小朋友早!”
忽然,木木大声哭起来:“妈妈不见了!”于是,花花和嗡嗡也跟着哭叫:“妈妈……妈妈……”
小朋友们开心地做体操去了,三只小猪却一直往牧场那边看。

老师亲切地说:“来!我们一起赛跑,跑到那边摸一下白杨树后才能跑回来哦!看看谁能跑第一!”
“我这里有空位呢。

”“来,排我这里。

”其他小猪帮助他们排好了队。

“预备——跑!”真快!真快!三只小猪都跑得好快。

放学了,妈妈来接三只小猪了。

“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三只小猪告诉老师和小朋
友:“我们明天还来玩,我们喜欢上幼儿园了。


三只小猪一路赛跑回牧场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