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九流-中医流派

中国古代九流-中医流派


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
“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
而不觉其“白”。因此“坚”
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
的。该派以赵国人公孙龙为代
春秋末期 郑国大夫邓析
惠施
魏国宰相 《庄子》保 存了惠施的 “历物十 事”
公孙龙 《白马论》
墨家—有知识的劳动者阶层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其社 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反对儒 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提出尚贤、 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反对 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主张; 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 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
后期墨家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 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 “墨家后学”;并对判断、推理的形式 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墨子
墨家思想
兼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 节用—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节葬—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非命—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天志—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争也。”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法是指健全法制;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 商鞅:“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阴阳家代表人物
战国时,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 但以邹衍最为著名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有邹衍小传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战 国末期齐国人,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 “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山东淄博)著 名学者
阴阳家著作
《汉书·艺文志》载: 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梼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 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 篇。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 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苏秦 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最后以苏秦失败,张仪胜利告终。
纵横家思想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 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 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 策略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最好办法。
在历史观上,把《尚书·洪范》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 说,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均由五行所主运
在政治伦理上,亦“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赞成儒家仁义学说
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 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法家—法律法治,以辅礼制
荀子
春秋战国时期 “ 百家争鸣 ” 中主张 “ 法治 ” 的一个学 派。
名家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善于辩论,善 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
名家思想
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 两派。
“合同异”,强调事物的
统一性,即认为万物之“同”
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
“合”其“同”、“异”而一
体。该派以宋国(今河南商丘)
人惠施为代表。
“离坚白”,强调事物的
差异性,即认为一块石头,用
家 法家者流 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名家者流 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墨家者流 贵俭;兼爱;尚贤;右鬼;非命……
阴阳家— 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 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于解释社会人事 而得名。
这一学派,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 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 行家"。
《汉书 ·艺文志》
从横家者流
诸 子
杂家者流
十 农家者流

小说家者流
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 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 见王治之无不贯 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纵横家—政治外交
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 派 《韩非子》:“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 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申不害(韩相19年) :
重术—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韩非子:
尖锐攻击儒墨之道,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 想,形成了较完整的专制主义理论。
名家—中国古代逻辑学
名家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 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 “名家”。
阴阳家思想
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
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 演化论
在地理观上,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 “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 “大九州”之一(胡适曾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大 为赞叹阴阳家的这一地理观念)
法家代表人物
荀子:
在尊王道、举贤能的基础上,主张“性恶论”, 兼称霸力,法后王; 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强调人的能动性,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成分。
商鞅(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称之商鞅,秦相 ):
重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布之于百姓
慎到(赵国人,从道家分化出来的法家):
重势—君主集权,独掌军政
先驱者:儒家学派的最后一 位大师荀子(号荀卿,赵国人,今
山西运城 )
集大成者:荀子的弟子韩非 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
韩非子
法家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法律作用——刑礼不偏、定分止争法家重视法律礼制,但不主张维护贵族特权礼制法律的作用 明确物的所有权,则不能争夺,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慎到:“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
中医学术流派
郑洪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
绪论
《汉书 ·艺文志》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六大学派:阴阳﹑儒﹑墨﹑名﹑法﹑道
儒家者流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道家者流 诸
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子 阴阳家者流 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