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向美国公司的6起收购中 (10大)

万向美国公司的6起收购中 (10大)

万向美国的6起收购从1997年到2007年,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欧洲成了6起收购:(1) 2000年4月,收购美国舍勒公司的专用设备、品牌、技术专利及全球市场网络,从事万向节的营销业务;(2) 2000年10月,收购美国LT公司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汽车轮毂的制造与营销业务;(3) 2001年8月,收购美国上市的UAI公司200万股可立即转换的优先股,获取2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汽车制动器的制造与营销业务;(4) 2003年9月,收购美国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主要从事汽车传动零部件的制造与营销业务;(5) 2005年,收购美国PS公司60%的股权,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营销业务;(6) 2007年7月,收购美国AI公司3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模块装配及物流管理业务。

万向美国公司的6起收购中,舍勒公司是资产收购,其他5起是股权收购。

这些股权收购有一个共同特点:万向美国公司均取得了第一股东地位,获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拥有LT公司35%的股权、UAI 公司21%的股权、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PS公司60%的股权、AI公司30%的股权,但没有一家是全资收购。

万向美国公司收购的6家美国公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性:一是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较多;二是均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营销为主要业务,不少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是美国整车制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三是大部分与万向集团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或者有多年的关注和交往历史。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10大案例》何志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1-01�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舍勒公司创建于1923年,到2000年已有77年的历史。

洛克福特公司创立于1890年,到2003年已有113年的历史。

PS公司由帕沃尔家族于1933年创立,到2005年已有72年的历史。

�美国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舍勒公司是美国汽车市场上三大万向节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之一,在欧、亚、美、澳各大洲设有分公司,在万向节领域的专利数量名列美国之首。

LT公司是供应美国汽车轮毂单元最大的制?装配商之一。

UAI公司在美国制动系列产品的维修市场拥有近乎“霸主”的地位。

UAI在美国、加拿大和匈牙利都设有工厂,其客户涵盖所有美国各大汽车零部件连锁店及采购集团,是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洛克福特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中的翼形万向节传动轴,以及用于重型非高速公司车辆的机械及液压离合器,动力转向装置等。

PS公司是福特公司最早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等公司的一级供应商。

美国AI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模块装配及物流管理的公司,客户包括了通用、福特?美国大型汽车制造商。

�与万向集团的合作与交往舍勒公司是万向集团第一个合作伙伴,至收购时,双方已有16年的供货合作业务关系。

1984年,通过实地考察,舍勒公司正式向万向集团下单生产万向节。

万向集团的万向节产品通过舍勒公司销往美国市场,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第一次产品出口。

1987年,舍勒公司提出全球独家代理遭拒之后,大幅度消减订货合同。

万向集团被迫自力开拓国际市场。

1988年,舍勒公司与万向集团重新签订供货合同,加大订货量。

从此,万向集团与舍勒公司的交易额每年在百万美元的水平。

LT公司与万向集团有多年的业务关系,是万向集团在北美轮毂单元的最大客户。

1996年,UAI公司收购、兼并了多家企业,其中之一是万向美国公司的客户。

从此,万向美国公司开始关注UAI公司,特别留意它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及其变化。

2000年下半年,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开始试着与UAI公司接触,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式。

万向美国公司与洛克福特的接触开始于1995年,洛克福特从万向集团采购汽车零部件供应美国市场。

2000年,万向集团凭着不断提升的优质产品和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洛克福特公司的战略供应商,与之结成了战略同盟关系。

也是在这一年,双方开始谈到并购合作。

交易:时机把握与结构设计目标公司的选择是并购成败的第一位因素,随后的并购交易时机把握与交易结构设计同样重要。

万向美国公司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同时,从交易金额来看,万向美国公司遵循了从小到大的渐进路线。

从股权来看,不做全资收购但要做第一大股东。

�耐心等待最佳时机1994年,美国舍勒公司经营业绩开始下滑。

1995年1月,受鲁冠球委派,倪频赴舍勒公司总部访问,试探性谈判进行了1周。

舍勒公司的主人麦克·舍勒和凯文·舍勒以密信方式告诉倪频:愿意卖掉舍勒公司,价格为1�936万美元。

倪频按兵不动。

1998年,舍勒公司出现严重亏损。

而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3�000万美元。

年轻的舍勒兄弟希望早日卖掉公司,重返大学课程。

此时,倪频了解到另一家美国公司LSB也有意参与收购,但LSB并不需要舍勒公司的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

倪频与其接洽,提出了一个各取所需的联合收购方案,正式出手收购舍勒公司。

LSB公司犹豫一阵之后,最后表示同意合作。

2000年4月,万向美国公司以42万美元获得舍勒公司的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全球市场网络,LSB公司获得舍勒公司的土地、厂房,并接纳其工人。

�精心设计交易结构2000年,万向集团在国内启动汽车制动器项目。

为了尽快进入并占据市场,万向集团希望在海外找到技术、业务对接的平台,从而把收购目标锁定在美国UAI公司上。

当年底,倪频开始与UAI公司接触,探讨收购方式。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万向美国公司在2001年8月以280万美元购得UAI公司发行的200万股年息为8%的可立即转换的优先股,万向美国公司得到了这些优先股相当于获得了普通股的投票权。

另外,为回避UAI公司的巨大风险,分享有可能的未来收益,万向美国公司在交易中设计了3种认股权:期限1年的80万股的认股权,价格为2美元;期限1年的80万股的认股权,价格为2美元或交易前60天的平均股价的90%的价格高者;250万股的违约认股权,在UAI公司违反一定的约定后,万向可用150%的净资产,或600%税息前收益与所有已发行股票的比值的价格购买这些数量的股票。

如万向集团行使前两种认股权,其投票权可达公司的31%;如全部行使,投票权将达43.8%。

在两种情况下,万向均将成为UAI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而保证了鲁冠球提出的“做第一大股东”目标的实现。

收购舍勒公司的最直接效果是,万向集团在美国市场每年至少增加500万美元的销售额。

更具深远的意义则是,万向集团获得了“舍勒”的品牌,之前万向的产品以“舍勒”品牌在美国市场销售,但“舍勒”品牌的主人不再是舍勒兄弟,而是万向美国公司。

这种方式被学者称为“反向OEM”,其实严格说来,这是一次纵向并购:万向集团以制造环节为基础和优势,收购舍勒公司获得了专利技术资源和品牌营销资源,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双端的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整体价值链形成,各个环节的收益尽收于囊中。

这种“本土化”策略,使“万向”产品几乎是在一夜间融入了美国市场。

而日本企业当年为了这一“融入”,从办厂、培训员工、宣传产品,直至让用户接纳产品,花了长达20年的时间!收购LT公司使万向美国公司在北美拥有了加工装配基础。

在此之前,万向美国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汽车零部件营销及其他投资业务,在美国并不拥有实体工厂。

在汽车轮毂单元业务方面,万向集团下属的汽轴公司(现改名万向精工)?引进LT公司的技术后,业绩大幅上升,汽车轮毂单元业务占万向汽轴公司销售额的50%左右,稳定了汽轴公司的利润来源。

万向美国公司控股的LT公司,并购整合后的市场增长率维持在40%,净资产回报率超过40%。

LT公司不仅没有解雇富余员工,相反不断扩建新厂房、不断招收新员工。

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原有的三家主要竞争对手,其中有一家被LT公司收购、一家倒闭、一家公司转产。

LT公司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收购UAI公司,使万向集团获得了多重的效果。

首先,企业形象得以大幅提升。

《汽车通讯》是美国汽车业界人士必读的刊物,该刊对万向收购UAI公司进?了报道。

其他媒体如《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甚至日本的《读卖新闻》和国内也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

这无疑提升了万向集团的企业形象。

由于UAI公司是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万向集团是中国的乡镇企业,双方的收购交易吸引了投资者和读者的大量眼球,实现了万向集团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

第二是业务经营的协同效应,UAI公司每年向万向集团购买2�000万美元的产品,且万向可拒绝UAI公司向其他中国厂商购买同类产品。

2003年10月11日,鲁冠球向万向美国公司发去贺信:“成为洛克福特第一大股东,不仅是对万向技术、产品、市场的有效提?,对万向国际化战略的成功推进,更使我们的精神为之振奋,士气为之鼓舞。

”可见,收购洛克福特部分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有着业务经营提升和鼓舞士气的双重作用和效果。

针对设计、开发和认证能力强的特点,万向将洛克福特公司转型为以技术能力为核心、以加工和装配为基础、以客户为根本的企业,企业增值能力立刻显现出来。

收购控股后第二年,洛克福特公司就开始赢利,年平均投资回报率在200%以上。

同时,万向集团也获得了洛克福特公司的技术、品牌等资源。

美国国内市场向来认为洛克福特公司的技术绝对领先,他们除了拥有大量的产品专利,先进的检测中心、?术中心,对产品的认证、测试、开发有非常高的专业水平外,还有一支非常优秀的科技研发队伍。

最重要的是,并购洛克福特公司后,万向集团获得了仅靠自身资源和能力达不到的强大的品牌效应。

万向美国公司通过收购PS公司,打通了向福?汽车、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供货的另一个渠道。

并购后,PS公司生产的连接部件,和万向集团在中国生产的连杆结合成一个新产品,推向美国市场。

2006年,PS 公司被克莱斯勒公司评为2005年度的“金牌供应商”。

克莱斯勒公司根据前一年度内各供应商的技术、质量、交货等各种指标综合,而评定出“金牌供应商”。

这是克莱斯勒对其供应商的最高荣誉和评价。

PS公司以专业的工程技术能力、稳定的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准确及时的交货能力,荣获这一称号。

收购AI公司3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万向美国公司拥有了AI公司对外采购的绝对控制权。

万向集团在中国?建了与AI公司业务对口的技术采购中心,派人员进驻AI公司各工厂促成其采购转移与业务模式的调整。

对AI公司的并购,是万向集团在海外的最大收购,代表万向集团作为跨国公司在业务布局上的日趋成熟与完善。

背景资料:万向美国公司与多家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美国公司万向集团始于1969年,今天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当时带领6个农民,用自己积攒的4�000元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

几经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万向将汽车零件——万向节,作为主攻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