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必修1.doc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必修1.doc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考情1.生产与消费(三年5考)①生产决定消费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③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三年4考)①公有制为主体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考向分析1.从内容上看,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主要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同时也考查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侧重考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2.从形式上看,近几年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偶尔有少量的非选择题。

选择题、非选择题基本以当前居民消费情况、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等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考点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时政热词] 从“海淘”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

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

(2)拉回海外消费,需要国内产品来一场“品质革命”,跟上消费升级步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生产端入手,破除体制障碍,降低企业成本,推动适应新需求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知识拓展] 现实中如何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对国家来说,既要重视发展生产做好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重视引导消费需求,或刺激或抑制某些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2)对生产者来说,既要重视生产过程,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商品竞争力;又要重视消费环节,只有正视市场上的消费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3)对消费者来说,既要继承优良消费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适当扩大消费需求。

2 社会再生产(1)社会再生产: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

(2)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3)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的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3 大力发展生产力依据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现实依据: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举措生产力角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角度: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人才角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角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剖析: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其价格也在不断地下降,人们对轿车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剖析:汽车性能提升,价格下降,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这说明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剖析:适度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4.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力中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中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部分。

(×)剖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这个最大实际。

(×)剖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易混点一:混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正确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①从性质看,前者是决定作用,后者是反作用。

②从表现看,前者表现为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刺激消费;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费欲望;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费水平。

后者表现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从作用结果看,前者使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后者使生产发展,经济增长。

[矫正训练1] 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答案 A解析材料告诉我们,正是有了汽车的生产,才能激起人们对汽车的消费欲望,最终成就汽车大王,A符合题意。

B错误,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材料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C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D排除。

易混点二:混淆“生产决定消费”的四种表现,混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四种表现巧用“角度法”,区分生产的决定作用和消费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从“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消费的程度、消费的发展”角度,区分生产的四个决定作用。

从“目的和落脚点、导向作用、带动作用、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区分消费的四个反作用。

[矫正训练2] “今天,你跑步了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方式与消费观念悄然改变,“跑步经济”兴起,随之带来的是运动手表和智能手表等科技产品的热销。

材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产品开发要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③市场需求对生产有调整和导向作用④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消费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悄然改变,表明生产决定消费,①正确;随之带来的是运动手表和智能手表等科技产品,说明市场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正确;产品的开发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故②错误;材料未体现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故④错误。

命题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2018·北京高考)“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

”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懒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①符合题意;“懒人经济”的出现也使得相关服务业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而扩大其交易规模,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者就业,②符合题意;“懒人经济”的消费既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有享受性消费,因此笼统的认为“懒人经济”会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的观点错误,③排除;“懒人经济”不一定会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2017·江苏高考)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

2016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B.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C.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D.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产与消费。

网络和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提供的平台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改变了他们的消费方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网络电影市场需求,进而催生了网络电影市场规模的激增,引得相关企业纷纷增加投入,并获得丰厚的回报,A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3.(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答本题,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是消费的动力、生产能够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说明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的影响;可以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说明新能源汽车生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组织答案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

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

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

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

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