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将进酒》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将进酒》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将进酒【1】
李白
君不见【2】,黄河之水天上来【3】,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4】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

人生得意【6】须尽欢,莫使金樽【7】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8】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9】将进酒,杯莫停【10】。

与君【11】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12】。

钟鼓馔玉【13】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14】。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15】,斗酒十千恣欢谑【16】。

主人何为言少钱【17】,径须【18】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19】,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20】同销万古愁。

【注释】
【1】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2】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3】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4】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

一说指父母。

一作“床头”。

【5】青丝:喻柔软的黑发。

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6】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7】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8】会须:正应当。

【9】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

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10】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11】与君:给你们,为你们。

君,指岑、元二人。

【12】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13】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14】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15】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观名。

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16】恣(zì):纵情任意。

谑(xuè):戏。

【17】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18】径须:干脆,只管。

沽:买。

【19】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20】尔:你。

销:同“消”。

一、文学常识
李白,字,号,又号“”,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为了与另两位诗人与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
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等多首。

二、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奔.流(bèn) 朝.暮(zhāo) 烹.羊宰牛(pēng)
B.金樽.(zūn) 寂.寞(jì) 钟鼓馔.玉(zhuàn)
C.欢谑.(nüě) 恣.意(zì) 相.时而动(xiàng)
D.沽.酒(kū) 颓.废(tuí) 得鱼忘筌.(qu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会.须一饮三百杯
A.会.天大雨,道不通
B.长风破浪会.有时
C.会.盟而谋弱秦
D.会.当凌绝顶
3.下列加点词活用类别不同的一句是导学号()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C.朝如青丝暮.成雪
D.侧身西.望长咨嗟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君不见高堂
..(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
..(被世人冷落)
③钟鼓馔玉
..(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
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
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
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
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
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
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
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②会须
..(应当。

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
③主人何为
..(为什么)言少钱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三、文本精读
1.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轻
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

“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组排比长句,一为时间范畴的夸张(黄河句),一为空间范畴的夸张(高堂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B.“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以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C.结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深沉。

D.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3.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古来圣贤皆寂寞。

”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评”,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

B.“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酒至酣畅之处,不由得“忘形到尔汝”,反客为主了,豪放至此,令人叹服。

C.“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孤独与李白同。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诗人“大济苍生”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由积极进取变成消极颓废、醉生梦死了。

4.对这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应尽情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空对天上明月。

正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辜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

但句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而是说“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8.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9.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的例子。

作者与他有什么相似之处?
10.“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内容:
手法:
11.作者为“与尔同销万古愁”,也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

很多人评说这句诗写得好,表现出诗人豪放之情和狂放之态。

为什么有如此之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