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业管理课件阿里巴巴案例介绍马云创业史

创业管理课件阿里巴巴案例介绍马云创业史


马云的活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为了防止马云有别的 想法,当时杭州师范学院的副校长黄书孟跟马云制订 了一个“5年之约”,到了那个学校5年内不能辞职出来。
当时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杭州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 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相应越来越多。所 以,很多老板找马云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 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5年之约”还没有到期。
第一次创业
1992年是中国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年初邓小 平的南巡重新激发了中国人对改革开放抱有的希望。为数 不少的人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开始创业。
郭广昌创立了复星集团; 胡葆森成立了河南建业集团; 冯仑、潘石屹、王功权等六君子创立了万通; 俞敏洪第二年创立了新东方; 商界传奇牟其中用几火车皮罐头从俄罗斯换回四架飞机,轰动全国。
——马云的世界之门
少年时代
马云1964年9月10日出生于浙江 省杭州市,小学时非常顽皮, 经常替朋友打架出头,初中时 因打架过多,被学校责令退学, 被迫转学到杭州市八中。12岁 时,马云买了台袖珍收音机, 每天听英语广播,从此对英语 开始感兴趣。此后,马云开始 到西湖边免费给外国游客当导 游练习口语。
为新公司起名“阿里巴巴”的初衷,始于马云最初就 想创办一家国际化公司,经过考察,马云发现世界各 国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这个词,并且各国发音都 一样;另外,阿里巴巴是一个愿意与别人分享财富的 善良青年,这与阿里巴巴业务的初衷也非常相似。
“隐形人”蔡崇信的加入
1999年,马云与代表德国Investor AB公司的蔡崇信谈 投资合作,最终没有谈成。但蔡崇信随后宣布辞去 Investor AB副总裁的职务,加入阿里巴巴。当时蔡崇 信年薪70万美元,加入阿里巴巴后月薪500元人民币。
1996年3月,由于杭州电信也 做了一个中国黄页,分食市 场,马云决定和杭州电信合 并。中国黄页作价60万元, 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现金 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
1997年,马云得到外经贸部进京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 务中心(EDI)的邀请,将自己所持“中国黄页”股份 出售,拿回10多万元,赴国家外经贸部任职。
由于翻译社的其他收入远高于翻译收入,有人劝马云 关闭翻译社,但马云坚持初衷,为了解决教师们的兼 职需求,继续运营翻译社。
1995年,亏损三年后,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这时马 云和校长的5年之约已满,他向学校提出了辞职,并 离开海博翻译社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今天,海博翻译社已如当年马云所愿,成为杭州最大 的翻译社。
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 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 和何一兵。
1995年5月,中国黄页正式上线,此时,离中国能上 Internet还有3个月。
1995年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 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 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 名曰“金鸽工程”。
进入大学后,马云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了锻 炼口语,他去杭州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免费给外国人当 导游,也正是这些西方游客打开了马云的视野。
在大学里,马云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 之后马云当选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 学联主席。
教师工作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 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国 语系英语专业毕业,获文学 学士学位,之后被分配到杭 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 科技大学),任英文及国际 贸易讲师,每月工资110元。 之后马云被评为杭州市优秀 青年教师,他发起西湖边上 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 翻译界小有名气。
蔡崇信当时的收入,用马云开玩笑的话说就是“可以买 下几十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蔡崇信,出生于台湾,加拿 大籍华人。耶鲁大学经济学 学士及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 学位。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 并担任CFO,阿里巴巴“十 八罗汉”之一。他为18个创 始人准备了一个完全符合国 际惯例的英文合同,上面明 确了每个人的股权和义务。
三次高考
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首 次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之后去 应聘宾馆服务员失败,父亲让他给 自己单位蹬三轮送杂志。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 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之后 继续给杂志社蹬三轮。
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 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 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 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 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 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
蔡崇信的到来,使阿里巴巴 开始真正的规范化运作。
接触互联网
1995年,马云受杭州市政府委托作为翻译到美国洛杉 矶沟通落实一起外商的高速公路投资情况,结果发生 戏剧性的一幕——马云遭到软禁,在设法逃脱后,马 云到了西雅图,通过昔日同事的介绍解除了一家互联 网公司VBN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世界。
马云尝试了互联网,但是在互联网上搜索不到任何关 于中国的信息,马云认为创业机会来临了,他向亲戚 朋友借了2万元,准备第二次创业。
之后马云和他的团队创办了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 公司,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 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 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最后马云因 与公司领导理念不同离开国富通。
创立阿里
在游长城的过程中马云受到启发,决定创办一家电子 商务网站。
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带领后来被称为“十 八罗汉”的团队回到杭州,凑够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 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
此时的马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英语老师。
由于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在1992年成立杭州 市第一家翻译社“海博翻译社”,海博取英文“hope” 的谐音,意为“希望”,聘请英语老师和外教做翻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翻译社共5人,房租每月1500元,但每月营业额600不 到,为使翻译社维持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 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还曾 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 脚医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