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形式、方法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形式、方法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二、核心概念界定
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 识的能力,能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 ,采取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高效率地获 取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新的问题。
学会学习的形式: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 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 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 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 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学习方式、方法: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 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习方式是学生 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 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 面的基本特征。体现在:1.主动性,2.独立 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6.交 互性,7.生成性
个案研究: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 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 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关键,是对学生 学习活动规律的研究。我们知道,教师教的效 果必须通过学生学的活动来实现。然而我们对 教师的教关注过多,而对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 的研究则显得不足。
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 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 。 教师如何掌握先进的学习理念,
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另一方 面,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学习,学习 的形式、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 改进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就成为我 们教学实践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也 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深圳实验学校校本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形式、 方法的个案研究 》
中学部高中数学课题组
课题名称的变更
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 学会学习的形式、方法与创新研究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形式、方法 的个案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背景1:学生的基础、智力因素带来的问题
同一间教室、同一批同学、同一个老师上课, 然而我们却经常感叹:差别总那么大呢?有的是 因学生的智力、基础带来的差异,但其中更多是 由不当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当的学习习惯等非智 力因素带来的影响,就算智力差点,基础差点, 不正在发展时期吗?今天不好不等于明天不好, 一学期、一年、二年、三年、十年后呢?用心分 析他的现状,找到关键点,让他领悟,让他去实 践,奇迹就一定有可能发生。
“学会学习”,是当代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 观。围绕这一课题,近几十年来国外教育理论界 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世纪以来,一些教育家和心 理学家从不同角度来揭示“学会学习”的内在 机制, 桑代克用行为主义的原则并由动物的学习 推及人类学习活动的三条定律:准备律、练习 律、效果律;皮亚杰用建构主义理论揭示意义 学习的过程。其中,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康奈尔大 学教授诺瓦克(JosePh D.Novak)及其同事成立了 研究小组,对“学会学习”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推进了“学会学习”的理论建设。
背景4:教材编写带来的问题
我们认为教学的关键是教给学生
学习的方法,学习数学的关键是思路 的清晰,以知识作为载体,提高学生 的学习能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今天 学生跟我们来学,就是为了明天他离 开老师能自己学。学生学习必须由重 "结论"、轻"过程"向重"过程"、轻"结 论"转变。在过程上下功夫!
文献综述
奥苏贝尔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学习者的学习,如 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1.促使老师更深入细致分析学生情 况,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研究 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3.课题获得的成果是融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 念、最合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于实例 当中,形成丰富的个案分析素材,以后老 师进行学法指导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
背景2: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带来的问题
许多老师都在抱怨,班级里优秀
学生太少,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多, 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出自己的优 秀学生,形成研究氛围,产生群体效 应?如何让学有困难的学生明白问题 所在,改变学习方式,产生更有效的 学习,就是我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各种好的学习方式、方法,老师 也介绍了不少,但经常说、也做了严 格要求,为何总是不起作用呢?每个 人的学习方式、方法是学生长期对学 习各种综合信息领悟的结果,想要改 变决非易事。建立学生档案,加强个 案分析与指导,调动起学生本身的能 动性是关键。
学会学习作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 柱理念之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教育者却做着与此相悖 的工作。过分的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把人 的大脑当成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知识零散,知 识之间没有融合,没有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形 成,更没有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忽 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学有其法,学无定法
最好的学习方法应当 既是科学的,又是适 合于自己的。
会学习,要改变学习 方式,从“学会”转 向“会学”。
背景3:教师过度使用课件带来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
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淡化数学的过程 教学,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像是在看电 影;教师减少了板书示范,学生没有了草 稿本和笔记本。十几张,甚至几十张幻灯 片,课堂容量是加大了,但学生却开不了 口,动不了笔,这样方式教学,时间长了, 就把学生的惰性给养成了,给学生后续学 习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 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 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 由他人来代替的。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人的学习其实就是 按照知识的不同类别把刚学习的内容纳入到以前 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中,有效 地形成学习者知识体系的过程。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 勒曾经指出:
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过: “良好的方法可使我们发挥天赋 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 才能的发挥”.
学会学习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大学生 一生所用的知识,仅有10%左右是 学校学习的直接结果。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若贝尔文学奖,但 他只读了小学,中学一天都没有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