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冻机组操作规程

冷冻机组操作规程

冷冻机组操作规程
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冷冻机组的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新和成梅渚动力车间冷冻工段
3.责任者:动力车间冷冻工段长,冷冻操作员工
4.正文:
冷冻机组型号及辅助设备参数:
开机前的准备
4.2.1 开机前的检查
4.2.1.1 拆下电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从电机轴端看为逆时针旋转),检验压缩机能否用手盘冻(应盘动自如,无卡阻现象),然后重装
联轴器;
4.2.1.2 检查油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4.2.1.3 合上电源开关,按报警试验钮,警铃响,按消音钮,报警消除;
4.2.1.4 按电加热按钮,加热灯亮,确认电加热器工作后,按加热停止钮,加热停止灯亮;
4.2.1.5 检查水泵的起动、停止按钮及指示灯是否正常;
4.2.1.6 按油泵启动按钮,油泵灯亮,油压在,能量调节柄扮向加载位置,吸气端能量调节指示表针向加载方向旋转,证明滑阀加载工作正常,然后能量调节柄扮向减载位置,指示表针向减载方向旋转,最后停在“0”的位置上;
4.2.1.7 需要注意的是,在机组送电后,严禁接触压缩机联轴器;
4.2.1.8 检查各自动安全保护断电器,各保护项目的调定值如下
(1)排气压力高保护:;
(2)喷油温度高保护:70℃;
(3)油压与排气压力差低保护:;
(4)油精过滤器前后压差高保护:;
螺杆式冷冻机组操作规程:
注意:开机遵循先开冷却水,后开机组的原则。

4.3.1启动
合上主电机电源和控制电源,将按钮拨到开机,机器进入自动运行状态,若参数不在设定的运行参数范围内,需要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后方能继续运行或再次开机。

水泵和风机等设备未接入机组自动控制的,要按照自动开机的程序手动启动这些设备后方能开启机组。

4.3.1.1.压缩机的起动
(1) 必须先检查机组各部电器元件的情况,如报警装置,油泵,能量调节阀,电磁阀是否正常.
(2) 打开压缩机排气阀(一般为常开).
(3) 滑阀指针应在零位上,即10%负荷.
(4)起动水泵向蒸发冷凝器供水.
(5)起动压缩机,10秒钟后,压缩机正常起动会转为正常运行,油压与排气压差,为保持在至公斤范围。

(6)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应对各运动部件的温度,压力密封处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4.3.1.2.冷凝器的操作
(1)检查各阀口的启闭状态:放油阀、放空阀关闭,其余阀们应开启。

(2)保证冷凝器水箱液位的积水,冷却水的压力,以防电机空转烧坏。

(3)操作经常注意冷凝压力,最高压力不应超过,若超过,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排除。

(4)根据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水温情况分析是否需要放空气。

(5)根据水质情况、冷凝器进出水温差,定期除水垢,一般一年清除一次。

(6)使用时间较长的冷凝器应定期化验冷凝器的出水,是否有漏氨现象。

4.3.1.3贮氨器的操作
(1)贮氨器正常工作时,除放油阀外,其他阀均应开启。

(2)在正常使用中,贮氨器内液体相对稳定在40%---60%之间,最多不超过80%,最少不超过30%;过高容易发生危险,过低不能保证制冷系统正常供液。

(3)贮氨器压力不得超过,若超过这个压力,当班人员应立即停机,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后再开机,以免发生事故。

(4)贮氨器液面严禁看到油位,需实行不定期放油。

4.3.1.4蒸发器的操作管理:蒸发器的作用是通过节流阀(液氨)的降压,达到吸热蒸发的作用,液氨降压后,吸取乙二醇的温度,达到降温的效果。

(1)蒸发器温度的调节,可根据乙二醇的温度来调节,供液越多,相对蒸发器压力越大,蒸发温度越低,相对吸气压力也就越小。

(2)蒸发器供液量的调节,可根据液位计来判断,因其在工作中,液位根据压力的变化而导致,液位上下有所波动,一般液位控制在50%左右。

.
4.3.2停车操作步骤:
4.3.2.1正常停车:
1、遵循先关机组,后关冷却水的原则。

2、将按钮拨到关机,机器进入自动关机程序,等所有附属设备停止后关闭主电源,机组停机后水泵继续运行30分钟后关闭。

如环境温度接近并可能低于0℃,务必将冷却水排空,并保持排水阀开启直到下次启动机组,以免冻结而损坏机组。

3、压缩机的停车
(1)能量调节阀板在减载位置,使滑阀退位到零位。

(2)按主机停止按钮,停主机。

(3)关闭油冷却器,蒸发器的供液阀,蒸发器的水泵。

4.3.2.2非正常停车:
1、故障停机
机组装有安全保护装置,当压力、温度等超过规定范围时,控制器起作用使主机停车,同时报警,故障显示,指出事故部位,消除事故后,才能再次启动。

发生故障停机时操作步骤如下:
a、切断电源;
b、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2、紧急停车
当机组或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紧急停机:
a、按紧急停机按钮;
b、切断电源;
c、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3、断电停车:
切断电源,把机组按钮拨到关机,防止送电时机组自动启动运行。

岗位责任制
4.4.1 操作工必须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岗位操作法,掌握基本技能,熟悉生产流程、设
备能力、构造原理,持证上岗操作。

4.4.2 生产组织领导与协作关系:
4.4.2.1 操作工受当班调度和工段长的领导,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开车和正常运行期
间可根据需要直接和维修组或调度联系。

4.4.2.2 工段长受车间的领导,履行工段职责,组织好工段内的学习,安排好工段内的
一切工作。

4.4.3 责任制
4.4.3.1 应遵守事项:
(1) 认真执行岗位操作法、不得违反安全规程。

(2) 未经班长同意,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 善于学习及熟悉本工段操作原理、操作技能及各项规章制度。

对于不合格制度有责任向有关部门提出修改,但在新制度未建立以前不得更改原有的制度。

(4) 不懂操作、不知操作要求、不知安全规程者一律不准单独操作。

应做的工作:
(1) 每隔半小时对所属设备、管路巡回检查一次,对动力设备应经常用听、查、看等办法检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应报告班长。

(2) 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环境清洁卫生。

(3) 如实、按时、认真、整洁地填好操作记录,不得填错或虚报,不得擅自改动。

(4) 完成本岗位的安全生产任务。

4.4.3.3 责任:
(1) 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和安全生产。

(2) 负责消除设备、管道跑冒滴漏。

(3) 杜绝各种不正常现象的产生。

(4) 完成本班生产任务。

达到各项技术指标。

(5) 保证设备、管道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4.4.4交接班程序:
4.4.4.1 交接班手续:
(1)接班提前十五分钟进入工段,进行集体交接班。

(2)交班班长填写好交班记录,向接班长交班。

(3)接班者到本岗位检查无误签名后,交班者方可离开。

4.4.4.2 交班内容:
(1)各设备运行情况、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2)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情况、未处理完的事项。

(3)工艺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4)公用工具、测量仪表是否具全。

(5)设备、管道及环境清洁卫生情况。

4.4.4.3 接班者应检查事项:
(1)各设备运转情况、动力泵开关、电器开关是否正常。

(2)各设备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是否正常,各仪表指标是否正确。

(3)检查上班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4)了解上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事故的经过和原因分析。

(5)检修公用工具、测量仪表。

(6)设备、管道及环境是否整洁卫生。

4.4.4.4 相互责任:
(1)交班者对于接班者认为尚有问题时,经同意到交接时间正点后才能离开,接班后发生的事故由接班者负责。

(2)财政开支交班者漏交、不会面,在交班后发生的事故应分析原因,如确系漏交所造成的,交班者应主要责任,接班者也负一定责任。

(3)当班者应尽力完成不正确现象的处理工作,和其它基本工作。

本班能完成的不得拖到下班,无法完成的,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经同意后下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