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胡张初中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统计表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10人,平均分数
75.4,及格率5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
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
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
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
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
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考试人数10人,及格5人,5人不及格,最高分103,最低分57.5。
第一部分读写:失分较多的是理解性填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
失分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不仔细,表意不清。
第二部分是读思:古诗文考查,形式活泛,内容简单,但得分率较低,学生失误原因是语言组织不够恰当。
课内外文言文考查,失分关键在于不会学以致用,不多做思考。
再则教师对文言文复习的局限性,这也让我看到了教学中的漏洞。
第三部分考查的是读写,共70分。
都是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段文字,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些难度,总体得分不高。
接下来是大作文。
从得分看,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好的文章主题鲜明,言辞流畅、精彩、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
同时,卷面的差异也很大,因而一定要加强写字训练。
四、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采取以下措施
1、注重基础,关注语文积累与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语文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文化常识积累等,要继续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化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考试时仔细审题的习惯,作文要写题目的习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保持书面整洁、书写端正和清楚的习惯等等。
2、加强课内外现代文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3、落实文言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可以早早地计划读背,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落实积累;增加一定的阅读量,尤其重视课文内新掌握的字词现象在课外的语段中的灵活运用。
在课堂上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翻译,句式特点,文意把握落到实处,只有在课堂内充分理解才能慢慢沉淀积累,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写作技巧。
做到一周一练,平时强调积累,做到多读、多记、多观察。
5.加强答题技巧的训练。
平时训练试题不在多,而在有效。
关键要加强考生答题技巧的训练,规范答题。